天天看點

《中國食品安全報》專訪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炜

作者:黃山市廣播電視台

"五嶽回來不見山,黃山回來不見嶽。安徽省黃山市因"黃山"而得名,因"文化之徽"而以"旅遊"著稱。國内旅遊資源豐富,景區衆多,每年吸引千萬中外遊客前來參觀。

如何讓廣大市民和中外遊客"吃得安心,吃得舒心"?如何在食品安全監管中尋求創新發展?打造"食品安徽"品牌有哪些新舉措?近日,《中國食品安全報》記者在本次采訪中采訪了黃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李偉。

記者:人們吃了一天,先給安吃。食品安全一直是公衆關注的最重要話題,黃山市市場監管局正在通過哪些法規和做法來保護公衆食品安全?

李偉:讓廣大市民和中外遊客"吃得自在,吃得舒心",一直是黃山市委、市政府的明确要求和莊嚴承諾,也是黃山市市場監管者的神聖使命和首要責任。

近年來,黃山市市場監督局圍繞黃山旅遊發展,對安徽省餐飲服務品質标準提出提高要求,深入推進旅遊餐飲食品安全标準化建設,建成省級餐飲品質安全座2座、市級旅遊餐飲标準化示範座25座、示範店729座。

為進一步探索食品飲料食品安全監管和社會治理新模式,2020年8月,黃山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探索實施"周三查房",按照雙随機突擊檢查的原則,将市、縣、鄉三級市場監管部門關聯起來,邀請社會各界參與監督檢查, 提升全市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水準。今年以來,黃山市市場監督局堅持每周"周三檢查廚房",創新工作方法,持續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準,着力打造"周三檢查廚房"黃山模式。

目前,黃山市市場監督局已将"周三檢查廚房"納入年度市到縣食品安全綜合目标考核,推動"周三檢查廚房"正常發展。結合食品飲料食品安全監督的實際情況,每周确定檢查對象,圍繞檢查主題,每周三下午到現場檢查圖檔和文字等形式報告檢查,重點解決公衆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難以阻擋。

統計資料顯示,自2020年8月以來,黃山市共組織50次"周三廚房"活動300餘次,出獄執法人員1.8萬餘人次,邀請"兩代表一員"600餘人,社會監督800餘人,媒體記者580餘人,覆寫全市各鄉鎮街道, 檢查餐飲服務機關8200多個戶,發現和整改問題3200餘例,80例,檢查無不合格食品604公斤。

記者:夏秋兩季是旅遊旺季,也是食品安全風險高發的季節,黃山市市場監管局是用什麼做法來保護廣大人民的食品安全的?

李偉:為保障廣大夏季食品安全,按照安徽省市場監督局、黃山市市場監督局的統一部署,精心策劃,積極行動,深入開展全市夏季食品安全整治專項行動,堅決堅持食品安全底線。專項行動期間,全市共檢查了33969個業務機關,檢查覆寫率達100%,發現并及時整改風險隐患10390個,取檢食品1822批次,195例,宣傳教育訓練271個,教育訓練40328人。

随着經濟社會的發展,網絡訂購逐漸成為快節奏生活的"必備品",網絡食品安全也是我們的首要任務。為確定網絡食品安全,黃山市市場監督局組織網絡訂購食品安全專項整改行動,制作"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台提供商實施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十大",并采訪第三方網絡訂購平台,開展"食品安全4号"網絡訂購專項整改行動。

黃山市市場監督局還通過該局網站和微信公衆号向網紅餐廳征集公衆關注,邀請"兩人代表一員"、值班主管、社會愛好者和媒體記者參與全過程,向社會公開監管執法行為,引導社會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管。

對于秋季招生,黃山市市場監督局還會同市教育、衛生、公安部門釋出《關于進一步加強2021年秋季學校食品安全風險檢測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聯合開展學前校園食品安全檢查、秋季學校食品安全檢查,抓好校園食品安全。

記者:目前疫情仍處于不穩定階段,為了保證進口冷鍊食品安全,黃山市市場監管局怎麼做?

李偉:黃山市市場監管制度上下警示疫情防控"常态化"并不意味着"常态化","低風險"不代表"零風險",堅持"快速、通過、阻斷、嚴格"的工作要求,做深入、務實、精細化進口冷鍊食品市場監管工作,確定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一是快速反應,執行上級要求。釋出《關于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鍊食品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謹慎、不癱瘓、不厭戰,細化進口冷鍊食品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從實戰出發,加強應急演練;

加大對進口冷鍊食品案件的查處力度,對違反進口冷鍊食品管理規定經營行為的查處,按照有關規定從上級查處,依法納入信用體系, 并将所有嚴重違法行為移交公安機關。

二是加強監管,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今年年初,黃山市市場監管、公安、衛生、交通、商務等五部門釋出《黃山市關于打擊非法經營進口冷鍊食品行為的通知》,對進口冷鍊食品生産經營企業嚴格執行進口冷鍊食品提前24小時報告, 進口冷鍊食品無檢驗檢疫證書、核酸檢測證書、消毒證書、可追溯性證書、地方監管倉庫清關證書和追溯編碼,不得加工銷售。自"安徽冷鍊食品追溯平台"上線至今,黃山市累計登記進口冷鍊食品企業主體1236個,采購批次1186批次,證據批次2204個,建立入銷賬戶數量4196個,全部出庫進口冷鍊食品全部配置設定代碼, 特殊區域銷售。

三是規範建設,加強集中監管。2020年底,黃山市在全省率先實作進口冷鍊食品集中監管倉庫全覆寫,共有9個集中監管倉庫,每個集中監管倉庫已成立倉庫監管、核酸檢測、集中殺滅三個小組。完善監管倉庫運作管理、應急預案、值班值班等制度,具備人員、物資、技術力量,執行核酸檢測、預防性和綜合消毒要求。每個倉庫都設定了中轉倉庫(待檢驗區),核酸檢測結果不出來,不與其他進口冷鍊食品混入倉庫。同時,"黃山城進口冷鍊食品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在全省首屆應急演練中舉行。

記者:2021年3月,安徽省政府辦公室釋出《關于實施"安徽食品"品牌建設的意見》,提出努力打造"食品安徽"品牌。目前,黃山市在推廣"安徽食品"品牌建設的局面如何?

李偉:黃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安徽食品"品牌建設,8月23日,市委書記淩雲在食品安全工作批複中強調,"要把'安徽食品'品牌建設為新抓手,努力推動黃山有機食品産業高品質發展, 為建設生态化、國際化、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新黃山做出新的貢獻!7月16日,市長孫勇主持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轉達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設"安徽食品"品牌的實施意見,審議并通過《關于推進"安徽食品"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 具體部署推進"安徽食品"品牌建設,将"安徽食品"品牌建設工作納入市政府年度食品安全評審評價重要内容。市糧食安全辦公室先後召開了主任(擴容)會議、"安徽食品"品牌建設推廣會和認證評估教育訓練,部署推進全市"安徽食品"品牌建設和認證評估工作,確定高品質完成品牌建設任務。

目前,我們已出台《黃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關于推廣"安徽食品"品牌建設實施意見》,制定了《陽山市2021》《安徽食品》品牌建設和培育規劃,結合黃山市食品工業實際發展情況,從推廣食品品牌标準體系建設,加強重點食品品牌的培育, 加強品牌建立管理,加強宣傳引導,提升品牌支援能力等五個方面确定了21項具體措施,推動"食品安徽"品牌建設。

記者:小作坊雖然"小",但事關民生"大事",也是目前亟待解決食品安全的"難事"。針對這一障礙,黃山市市場監管局采取了哪些做法進行改進?

李偉:針對小食品工廠中的房間"多小散"的情況,黃山市市場監督局堅持問題導向,實施小食品工廠中的房間"千萬"整改更新工程(建設多個小食品工廠中的房間集中加工示範區,打造十精品标杆食品工廠中的房間,建設百家示範食品小作坊, 完成千家小食品工廠中的房間注冊),堅持分片、标杆引領、典型驅動、綜合管理,大力推動小食品工廠中的房間高品質發展,重點建設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助力人民心髒工程振興。

在2020年小作坊培育考核工作的基礎上,黃山市市場監督局指引部分小作坊對标準食品生産企業,再次進行改造更新,使裝置設施布局更加合理,工藝更加科學完善,産品品質安全管控更加有效。目前,黃山市已建成精品标杆食品作坊10個,充分發揮其示範和引導作用。此外,選擇一批硬體條件較好、意志較強的小作坊作為示範對象進行培育,按照要求建立标準化食品作坊,根據當地情況、分類和政策,通過行政指導、資本獎勵等措施進行規範推廣。

為加強對小食品作坊的監督管理,黃山市市場監督局創新食品網格管理聯合工作機制,依托網格成員加強日常巡查,實作違法違規行為快速發現、有效監管、及時處置。黃山市市場監管部門與文化旅遊部門、住房建設部門形成聯合工作機制,開展聯合檢查,打擊無證小作坊,堵塞其産品銷售管道。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機關在食品工廠中的房間隐患檢測、日常管理、宣傳教育等方面,聯合管理、綜合管理,實作工作的無縫對接。通過整改、幫助和指導,使小食品工廠中的房間要上崗,全面監督。

記者:接下來,黃山市市場監管局還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護公衆"舌尖安全"?

李偉:黃山市市場監督局将努力打造全國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作為新的起點,打造"安徽食品"品牌作為新抓手,堅持"走出去、走下去、走進去",善于向強者學習,敢于與快跑、敢于與優秀同行賽跑, 要"知難難,苦不說苦"的勇氣,加強對食品安全全鍊條、全過程的監管,築牢食品安全防線,確定廣大中外遊客"安全在舌尖上",為打造全實力的"安徽食品"品牌貢獻黃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