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世界最无耻的协议

作者:古原

作者:漫天雪798

“人文经济学会”刊载了一篇文章《爱尔兰经济以12%的惊人速度增长,为什么?》(见今天第二条),源自著名的经济教育基金会(FEE),作者是劳伦斯·里德。

文章以精练的笔法说,在世界经济哀鸿遍野的情况下,2022年爱尔兰经济以12.2%的惊人速度增长。其原因就是爱尔兰更自由,该国经济自由度列世界第三。

而经济自由的主要表现在于,产权和自由契约得到了有效保护,引人注目的是,爱尔兰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2%(原文如此,似乎有误,应为12.5%),是除了全球著名的避税港之外,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劳伦斯·里德风趣地写道:如果你认为爱尔兰的自由与繁荣之间没有联系,请联系你的经济学老师并要求退款。

里德说得没错。所有繁荣,都必然有自由因。

没有经济自由,哪怕遍地金矿,也无济于事。阿富汗和朝鲜人,就是“睡在金矿上的穷人”。哪怕是在管制最严格的国家,只要稍稍往减少管制的方向迈进一小步,经济马上就会爆发出增长的活力。市场犹如压在巨石下的种子,稍有阳光和雨露就能冲破重重阻力生根发芽。

爱尔兰是这些年欧洲乃至全世界自由和繁荣的灯塔,2021年其人均GDP已经达到令人惊叹的90478美元,在英国国家中排名第一,远超英美澳新加等国家。

如果我们直观地观察其原因,那就是爱尔兰的低税率。这是爱尔兰的国策,从2003年以来,爱尔兰的企业税率就一直维持在12.5%的低水平,还为跨国公司提供多种税收优惠。由此,它吸引了苹果、谷歌、Facebook等巨头,将自己的欧洲总部设在了爱尔兰,它的人民,由此享受了全世界最高的生活水准。

当然比它更低的地方是全球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和避税天堂,例如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这些加勒比小岛本来是鸟不拉屎的地方,既没有资源又没有人口,英属维尔京群岛只有1.9万人,开曼群岛只有6万人。极少的人口本来不足以支撑有效的分工合作,打造强大的经济。然而正是因为根本不征所得税,吸引了全球大量的公司和个人将资金转移到了那里,于是英属维尔京群岛居然就有了38500美元的人均GDP,而开曼群岛,更是达到了8.5万美元。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一国想发展经济,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降税。

这个道理其实是很明确的:即便是那些最虔诚的集体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税收是对公民财产权的掠夺。财产权不保,就会减少储蓄和投资,当然就不会有强大的经济。而每减少一分税收,就是让财产权走向更加完整,由此必然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动能。

因此,只要一国致力于经济进步和民生改善,就会竞相降低税率吸引投资,形成一个良性的低税率竞争机制。

然而这种良好的做法在2021年被“世界政府”美国领导的G7打破。在当年的G7财长峰会上,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动员欧盟和世界各国签署全球企业最低税率协议,将最低企业所得税定为15%。目前,已经有140多个国家同意这个协议。

其目的就是要防止跨国企业转移利润少缴税款,并且保障实质性税率不能低于15%。各国——在美国看来都是地方政府——要是采取一些“土政策”使实质性税负低于这个标准,一方面将会受到制裁,另一方面,会将差额补回来。

比方说谷歌欧洲总部在爱尔兰,若是执行爱尔兰12.5%的税率,那么相差的2.5%,美国国税局(IRS)的特务,就可以将这个差额补征。

嗯,让你逃无可逃,利润转移了也白费工夫。

至于说全球避税港,以及实质性低税率的地区,例如新加坡、香港(虽然名义税率高于15%,但是有诸多豁免,使实质税率较低),将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跨国企业有可能会重新选择投资目的地,降低该地的竞争力。

耶伦在协议初步签署后发表讲话:“今天 , 由占全球GDP 90%以上的130个国家达成的这一协议是一个明确的信号:“逐底竞争”离结束又近了一步 。”“我认为你看到的是多边主义的复兴——G7 和 G20 中的主要国家愿意合作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全世界最无耻的协议

世界上最颠倒黑白的“大洋国”语言腐败,莫过于此。

我来“翻译”一下这个协议的主要内涵。

这意思就是说,我美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1%,你们怎么能太低呢?你们都“恶性竞争”“逐底竞争”,投资都跑到你那里去了怎么可以?我经济不行了,老大还怎么当?所以你们必须提高,让美国企业即便跑了也无济于事。

我21%,你12.5%不行,意思就是:哪一国若是稍稍对民众好一点,减少一点征掠,就是一种罪。

然后在美国的号召下,全球大部分国家居然就同意了。这意思就是:一伙强盗集团开会说,你抢得太少不行,显得我太贪婪,必须至少抢15%,少了不行,多了不限。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税收增加纳税人负担,必然减少资本积累,降低经济进步速度,对什么征税就是打击什么,最终结果对所有人不利。开支税收的过程,又将进一步扭曲资源配置,将稀缺要素吸引到政府项目中,并且可以用税金照顾特定群体。一国税收和开支规模的大小,直接代表了它的权力大小和管控程度。

决定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是人均占有资本量。资本量越大,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人们生活水平就越高。因此,对任何一人征税,都将降低人均占有资本量,其实质都是对所有人征税,降低所有人生活水平。相反,对任何人减税,都将提高人均占有资本量,提高所有人生活水平。

所以不论在何时何地,减税都永远是正确的。经济进步了,要减税,它会使经济进步速度更快;经济衰退了,更要减税,它会使经济得以复苏。

不可以追求“堵塞漏洞”。让一国的高税收可以勉强地被忍受的,恰恰是它存在一定漏洞。不可以主张对他人征较高的税,那对你并没有任何益处,反倒会减少资本量最终有损于自己,因为钱留在他手里必然转化为储蓄和投资,有利于所有人。

更不可以追求所谓税收的“公平”。奥斯维辛逃离了一个犹太人,这没有什么不公平的,你不能要求把他抓回来,实现所有人都被囚禁的“公平”,当然也不能要求将铁门焊死并拉上电网以“堵塞漏洞”。我们应当期望的是所有人都逃离。

同理,我们应当追求的是所有人的税收都降低,而不是要求所有人“平等”地被征收。

当全球各国实行竞争性税率,这就增加了人们用脚投票的权利,资本就可以流动到低税率的地区,实现效用的最大化,造福于包括该国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竞争性的税率机制,逼迫各国尽可能地降税,以吸引人口和资本,那些征敛过多的国家,就会流失人口和资本,丧失竞争力。由此,实现竞相减少征敛的良性机制,这是世界往自由和繁荣的方向的迈进。

一国之内,一省之内,也应当实行这种机制,则繁荣可期。

大陆这些年一直在减税降费,这无疑是正确的。例如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是25%,但是对小微企业实行了很多优惠和抵免,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实质税率已经降到了2.5%(2022年),100万-300万的部分,是5%。

期望步子能够迈得更大一点,期望各地能够多出台一些减免的“土政策”,将所有税种的实质税负都降下来,这样经济就可以更好地发展,才能有实力应对美国的打压。毕竟,经济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

至于说那个协议,我们应先将税率降到15%,其他的不需要管它,该减就减,他们也不能把我们怎样,企业会用脚投票的。在民众福祉的改善面前,这种协议就是个屁!

公号:漫天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