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医学黑历史:“反应停事件”导致1.2万海豹畸形儿

作者:君安观察

上世纪世界医药史上发生了一个大丑闻,一种名字叫“反应停”的药物,被吹捧成神药。

怀孕初期的孕妇吃下后,生出的孩子形如海豹,人们惊呆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医学黑历史:“反应停事件”导致1.2万海豹畸形儿

上个世纪60年代初,非常震惊且影响深远的事件,就是“反应停事件”。

“反应停”是一种西药,学名叫沙利度胺,早在1957年由西德格兰泰药厂生产。

它的作用是镇静剂,可以改善失眠症,也能减轻孕妇的妊娠反应。

为了缓解怀孕初期的恶心、呕吐,孕妇们如获至宝,医院和经销商也大力推广。

当欧洲许多国家惊现出生的婴儿形如海豹,没有手臂和腿,手和脚直接长在身体的躯干上。

究其原因,畸形婴儿与他们的母亲在怀孕初期服用了“反应停”有关。

这一爆炸性新闻立即轰动了全世界,“反应停事件”被公认史上最大的药害事件。

而在“反应停”出售前,有关机构并没有对此药仔细检验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美国却躲过一劫,源于凯尔西医生。

​01 “反应停”是怎么暴露的

从1959年开始,西德各地陆续生出手脚异常的畸形婴儿,出生的婴儿形如海豹。

德国医生伦兹博士感到特别的好奇,是基因突变吗?他决定对这种畸形儿产生的原因展开调查。

他发现,这些畸形婴儿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是,没有手臂和腿,手和脚直接长在身体的躯干上,而且畸形儿死亡率在50%以上。

医学黑历史:“反应停事件”导致1.2万海豹畸形儿

还有一些婴儿无肢、无手、没有脚或没有指、缺耳、没有眼睛。

看着这些可怜的孩子,看着这些孩子们的父母眼中流露出的无助眼神,坚定了伦兹博士找到真相的决心。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悲剧?

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孕妇的饮食、起居,对家族基因等方方面面进行研究后,伦兹博士发现这些孩子的母亲在怀孕初期都服过一种缓解妊娠反应的药物。

这种药就是“反应停”,学名为沙利度胺,对孕妇早期的妊娠反应很有效。

当年很多国家,药店里都有这种药,孕妇们为了缓解怀孕初期恶心、呕吐的现象,也不用去医院开处方,自己去药店买来服用。

效果还真的不错,服用后反应就没了,因此这种药很受怀孕早期孕妇们的青睐。

医学黑历史:“反应停事件”导致1.2万海豹畸形儿

一传十,十传百,当时欧洲有十几个国家的医生都使用这种药。

伦兹博士,经过调查取证,于1961年 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剂反应停”。

他的论文发表后,引起悍然大波,人们大为震惊!

因此“反应停”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02 “反应停”怎么来的

1954年,西德的格兰泰药厂的穆克特博士助手药剂师昆兹在合成抗生素时,合成了沙度利胺。

他们经过研究发现,这种药物不但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还可以抑制妊娠早期孕妇的呕吐反应。

这一重大发现使他们兴奋不已,不久,他们开始在大鼠身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没有发现副作用。

于是,1957年10月1日沙度利胺以“反应停”为药名开始销售,生产厂家以各种广告形式进行大力宣传。

经销商也使出浑身解数,通过各种渠道推广“反应停”。

“反应停”一下被吹捧为神药,醒目的广告语“孕妇的理想选择”铺天盖地*。

一时间,这款产品成了孕妇们爱不释手的药品。

它不仅在联邦德国极受欢迎还走出国门,在欧洲、非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畅销。

到了1959年,仅西德就有100万人服用过反应停,直至伦兹博士的论文发表,科学家才开始关注“反应停”。

03 “反应停”带来的悲剧

市场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惊天的悲剧。

1961年,继伦兹博士的论文“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剂反应停”之后,澳大利亚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也提出“反应停”是婴儿畸形的元凶!

这个观点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麦克布里德,亲手接生的产妇中,就有许多人生下海豹儿,而这些产妇都服用过“反应停”。

与此同时,欧洲和加拿大也陆续出现海豹儿,据统计已经发现过8000名海豹儿。

医学黑历史:“反应停事件”导致1.2万海豹畸形儿

病理学实验也证明了麦克布里德的观点:“沙利度胺对灵长类动物有很强的致畸性。”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药物学家对“反应停”提出了质疑。

格兰泰公司开始拒不承认副作用,但随着调查的深入,公司不得不召回市场上的所有产品,不再销售。

经统计,“反应停”在1959年至1960年初的销售总量的峰时,与畸形婴儿1960年至1961年出生峰时的间隔,整整为一个孕期。

而停止使用“反应停”10个月后,畸形婴儿不再出现,时间间隔也是整整一个孕期,证明由反应停所致的生殖毒性无疑。

联邦德国卫生部估计,反应停导致1万多个先天畸形儿,其中5000个存活,1600个最后需要用假肢。

医学黑历史:“反应停事件”导致1.2万海豹畸形儿

格兰泰公司在事实面前,迅速收回市场上所有产品,但1万多名海豹儿已经无法挽救。

1961年,这种药物不再允许销售,格兰泰公司拒绝承担责任。

直到2012年,格兰泰公司首席执行官才为曾经的错误公开道歉,并制作了名为“生病的孩子”铜像。

医学黑历史:“反应停事件”导致1.2万海豹畸形儿

最终还是引来,愤怒的人们一片骂声。

在这个事件中,中国和美国幸免于难。

中国当时因环境复杂没有引入这种药,而美国是因为一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批员凯尔西医生。

凯尔西医生认为,这种药的实验数据不足,因此她拒绝在“反应停”进入美国的审批单上签字,使美国在反应停事件上逃过一劫。

​04 人类的健康需要凯尔希这样的医生

“反应停事件”的发生,说明当时大部分国家的药品监管制度宽松。

当市场对“反应停”一片叫好声中,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药监部门提出,药品只有进行严格临床实验才能上市。

药品的内幕,老百姓是不知情7,甚至对伪科学的胡言乱语,更是一无所知。

通过“反应停事件”,人们渴望多一些像负责审批“反应停”的弗朗西斯.凯尔西这样的医生。

凯尔西,一位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的药学博士。

医学黑历史:“反应停事件”导致1.2万海豹畸形儿

一直极力反对“反应停”在美国上市,她声称:“反应停”不能挽救生命,把这种药物拿出去销售对患者没有好处。

美国的梅瑞公司是销售药品的公司,当他们得知“反应停”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销售火爆时,为了拿到“反应停”在美国的销售权,曾动用了各种手段威胁凯尔西医生。

甚至扬言要动用国会的关系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调动凯尔西医生的工作。

但是凯尔西医生顶住了压力,坚持自己的看法,拒绝在该药物进入美国的审批单上签字。

为此,梅瑞公司还自以为是,通过免费发放“反应停”,在美国境内造成40个“海豹儿”出生。

有人说,如果允许“反应停”进入美国,将导致至少上万名畸形儿。

华盛顿邮报一篇《FDA女英雄阻止恶性药品进入市场》的报道发表后,FDA局长坚决支持凯尔西医生。

美国总统肯尼迪也站出来支持FDA,凯尔西医生也因此成了阻止“反应停”进入美国的英雄。

凯尔西医生的做法使美国在“反应停事件”中逃过一劫。成功保护了美国患者,获得白宫颁发的奖章。

人们不禁感慨,凯尔西这位审批官应当成为全世界药审官的榜样,有这样的医生,老百姓的生命才有保障。

​05 “反应停事件”给世人的启示

“反应停事件”后,对于躲过一场巨大灾难的美国政府,决定改革药品的上市制度。

医学黑历史:“反应停事件”导致1.2万海豹畸形儿

1962年,美国颁布新法律,要求药品上市之前,要制定合理的药品试验计划,并在实验过程中遵循严格的科学原则。

这次事件后,使得美国FDA的专业性、科学性、权威性和信赖度大为提高。

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务必谨慎。

现在沙度利胺,是作为一种镇静剂用来治疗结节红斑、神经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疾病的药物。

当你看到它的说明书关于用药禁忌一栏时,你会发现有这样一句警示语:“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的字样。

但是,当“反应停”刚上市时,它的药瓶上并没有这句警示语,这句提示语的由来,是用1万多名海豹儿的血泪史换来的。

反应停在出售之前,并未仔细检验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只是在大鼠身上做实验,后来人们才发现,大鼠和人类不一样,体内缺少一种把“反应停”转化成有害异构体的酶,所以大鼠不会引起畸胎。

医学黑历史:“反应停事件”导致1.2万海豹畸形儿

“反应停”作为20世纪规模最大的、最悲惨的药物灾难,被载入史册。

它给世人敲响了必须重视药品安全性的警钟。

任何新药在用于临床之前必须经过彻底检查,尤其是孕妇用的药。

追述“反应停”事件的原因和教训,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医药管理的重要性。

​结语:

“是药三分毒”。

无论患者还是医生都有一种心里,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能用好药一定比普通康复的药好得快。

医学黑历史:“反应停事件”导致1.2万海豹畸形儿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人类的健康,不是乱吃药,是药三分毒。

“反应停事件”告诉世人:

切忌对药物、尤其是化学药物的随意滥服。

(来源:琴书茶语微信公众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