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學黑曆史:“反應停事件”導緻1.2萬海豹畸形兒

作者:君安觀察

上世紀世界醫藥史上發生了一個大醜聞,一種名字叫“反應停”的藥物,被吹捧成神藥。

懷孕初期的孕婦吃下後,生出的孩子形如海豹,人們驚呆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醫學黑曆史:“反應停事件”導緻1.2萬海豹畸形兒

上個世紀60年代初,非常震驚且影響深遠的事件,就是“反應停事件”。

“反應停”是一種西藥,學名叫沙利度胺,早在1957年由西德格蘭泰藥廠生産。

它的作用是鎮靜劑,可以改善失眠症,也能減輕孕婦的妊娠反應。

為了緩解懷孕初期的惡心、嘔吐,孕婦們如獲至寶,醫院和經銷商也大力推廣。

當歐洲許多國家驚現出生的嬰兒形如海豹,沒有手臂和腿,手和腳直接長在身體的軀幹上。

究其原因,畸形嬰兒與他們的母親在懷孕初期服用了“反應停”有關。

這一爆炸性新聞立即轟動了全世界,“反應停事件”被公認史上最大的藥害事件。

而在“反應停”出售前,有關機構并沒有對此藥仔細檢驗其可能産生的副作用。

美國卻躲過一劫,源于凱爾西醫生。

​01 “反應停”是怎麼暴露的

從1959年開始,西德各地陸續生出手腳異常的畸形嬰兒,出生的嬰兒形如海豹。

德國醫生倫茲博士感到特别的好奇,是基因突變嗎?他決定對這種畸形兒産生的原因展開調查。

他發現,這些畸形嬰兒存在一個共同的特征是,沒有手臂和腿,手和腳直接長在身體的軀幹上,而且畸形兒死亡率在50%以上。

醫學黑曆史:“反應停事件”導緻1.2萬海豹畸形兒

還有一些嬰兒無肢、無手、沒有腳或沒有指、缺耳、沒有眼睛。

看着這些可憐的孩子,看着這些孩子們的父母眼中流露出的無助眼神,堅定了倫茲博士找到真相的決心。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悲劇?

經過大量的走訪,調查孕婦的飲食、起居,對家族基因等方方面面進行研究後,倫茲博士發現這些孩子的母親在懷孕初期都服過一種緩解妊娠反應的藥物。

這種藥就是“反應停”,學名為沙利度胺,對孕婦早期的妊娠反應很有效。

當年很多國家,藥店裡都有這種藥,孕婦們為了緩解懷孕初期惡心、嘔吐的現象,也不用去醫院開處方,自己去藥店買來服用。

效果還真的不錯,服用後反應就沒了,是以這種藥很受懷孕早期孕婦們的青睐。

醫學黑曆史:“反應停事件”導緻1.2萬海豹畸形兒

一傳十,十傳百,當時歐洲有十幾個國家的醫生都使用這種藥。

倫茲博士,經過調查驗證,于1961年 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為:“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劑反應停”。

他的論文發表後,引起悍然大波,人們大為震驚!

是以“反應停”被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02 “反應停”怎麼來的

1954年,西德的格蘭泰藥廠的穆克特博士助手藥劑師昆茲在合成抗生素時,合成了沙度利胺。

他們經過研究發現,這種藥物不但具有良好的鎮靜催眠作用,還可以抑制妊娠早期孕婦的嘔吐反應。

這一重大發現使他們興奮不已,不久,他們開始在大鼠身上進行實驗,實驗結果沒有發現副作用。

于是,1957年10月1日沙度利胺以“反應停”為藥名開始銷售,生産廠家以各種廣告形式進行大力宣傳。

經銷商也使出渾身解數,通過各種管道推廣“反應停”。

“反應停”一下被吹捧為神藥,醒目的廣告語“孕婦的理想選擇”鋪天蓋地*。

一時間,這款産品成了孕婦們愛不釋手的藥品。

它不僅在聯邦德國極受歡迎還走出國門,在歐洲、非洲、拉丁美洲、澳洲、日本以及中國台灣地區暢銷。

到了1959年,僅西德就有100萬人服用過反應停,直至倫茲博士的論文發表,科學家才開始關注“反應停”。

03 “反應停”帶來的悲劇

市場繁榮的背後,隐藏着驚天的悲劇。

1961年,繼倫茲博士的論文“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劑反應停”之後,澳洲産科醫生威廉.麥克布裡德也提出“反應停”是嬰兒畸形的元兇!

這個觀點發表在《柳葉刀》雜志上,一石激起千層浪。

麥克布裡德,親手接生的産婦中,就有許多人生下海豹兒,而這些産婦都服用過“反應停”。

與此同時,歐洲和加拿大也陸續出現海豹兒,據統計已經發現過8000名海豹兒。

醫學黑曆史:“反應停事件”導緻1.2萬海豹畸形兒

病理學實驗也證明了麥克布裡德的觀點:“沙利度胺對靈長類動物有很強的緻畸性。”

在此之後,越來越多的藥物學家對“反應停”提出了質疑。

格蘭泰公司開始拒不承認副作用,但随着調查的深入,公司不得不召回市場上的所有産品,不再銷售。

經統計,“反應停”在1959年至1960年初的銷售總量的峰時,與畸形嬰兒1960年至1961年出生峰時的間隔,整整為一個孕期。

而停止使用“反應停”10個月後,畸形嬰兒不再出現,時間間隔也是整整一個孕期,證明由反應停所緻的生殖毒性無疑。

聯邦德國衛生部估計,反應停導緻1萬多個先天畸形兒,其中5000個存活,1600個最後需要用假肢。

醫學黑曆史:“反應停事件”導緻1.2萬海豹畸形兒

格蘭泰公司在事實面前,迅速收回市場上所有産品,但1萬多名海豹兒已經無法挽救。

1961年,這種藥物不再允許銷售,格蘭泰公司拒絕承擔責任。

直到2012年,格蘭泰公司首席執行官才為曾經的錯誤公開道歉,并制作了名為“生病的孩子”銅像。

醫學黑曆史:“反應停事件”導緻1.2萬海豹畸形兒

最終還是引來,憤怒的人們一片罵聲。

在這個事件中,中國和美國幸免于難。

中國當時因環境複雜沒有引入這種藥,而美國是因為一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審批員凱爾西醫生。

凱爾西醫生認為,這種藥的實驗資料不足,是以她拒絕在“反應停”進入美國的審批單上簽字,使美國在反應停事件上逃過一劫。

​04 人類的健康需要凱爾希這樣的醫生

“反應停事件”的發生,說明當時大部分國家的藥品監管制度寬松。

當市場對“反應停”一片叫好聲中,幾乎沒有一個國家的藥監部門提出,藥品隻有進行嚴格臨床實驗才能上市。

藥品的内幕,老百姓是不知情7,甚至對僞科學的胡言亂語,更是一無所知。

通過“反應停事件”,人們渴望多一些像負責審批“反應停”的弗朗西斯.凱爾西這樣的醫生。

凱爾西,一位畢業于芝加哥大學的藥學博士。

醫學黑曆史:“反應停事件”導緻1.2萬海豹畸形兒

一直極力反對“反應停”在美國上市,她聲稱:“反應停”不能挽救生命,把這種藥物拿出去銷售對患者沒有好處。

美國的梅瑞公司是銷售藥品的公司,當他們得知“反應停”在美國之外的國家銷售火爆時,為了拿到“反應停”在美國的銷售權,曾動用了各種手段威脅凱爾西醫生。

甚至揚言要動用國會的關系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調動凱爾西醫生的工作。

但是凱爾西醫生頂住了壓力,堅持自己的看法,拒絕在該藥物進入美國的審批單上簽字。

為此,梅瑞公司還自以為是,通過免費發放“反應停”,在美國境内造成40個“海豹兒”出生。

有人說,如果允許“反應停”進入美國,将導緻至少上萬名畸形兒。

華盛頓郵報一篇《FDA女英雄阻止惡性藥品進入市場》的報道發表後,FDA局長堅決支援凱爾西醫生。

美國總統肯尼迪也站出來支援FDA,凱爾西醫生也是以成了阻止“反應停”進入美國的英雄。

凱爾西醫生的做法使美國在“反應停事件”中逃過一劫。成功保護了美國患者,獲得白宮頒發的獎章。

人們不禁感慨,凱爾西這位審批官應當成為全世界藥審官的榜樣,有這樣的醫生,老百姓的生命才有保障。

​05 “反應停事件”給世人的啟示

“反應停事件”後,對于躲過一場巨大災難的美國政府,決定改革藥品的上市制度。

醫學黑曆史:“反應停事件”導緻1.2萬海豹畸形兒

1962年,美國頒布新法律,要求藥品上市之前,要制定合理的藥品試驗計劃,并在實驗過程中遵循嚴格的科學原則。

這次事件後,使得美國FDA的專業性、科學性、權威性和信賴度大為提高。

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藥務必謹慎。

現在沙度利胺,是作為一種鎮靜劑用來治療結節紅斑、神經痛、關節痛、淋巴結腫大等疾病的藥物。

當你看到它的說明書關于用藥禁忌一欄時,你會發現有這樣一句警示語:“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的字樣。

但是,當“反應停”剛上市時,它的藥瓶上并沒有這句警示語,這句提示語的由來,是用1萬多名海豹兒的血淚史換來的。

反應停在出售之前,并未仔細檢驗其可能産生的副作用。

隻是在大鼠身上做實驗,後來人們才發現,大鼠和人類不一樣,體内缺少一種把“反應停”轉化成有害異構體的酶,是以大鼠不會引起畸胎。

醫學黑曆史:“反應停事件”導緻1.2萬海豹畸形兒

“反應停”作為20世紀規模最大的、最悲慘的藥物災難,被載入史冊。

它給世人敲響了必須重視藥品安全性的警鐘。

任何新藥在用于臨床之前必須經過徹底檢查,尤其是孕婦用的藥。

追述“反應停”事件的原因和教訓,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醫藥管理的重要性。

​結語:

“是藥三分毒”。

無論患者還是醫生都有一種心裡,如果經濟條件允許,能用好藥一定比普通康複的藥好得快。

醫學黑曆史:“反應停事件”導緻1.2萬海豹畸形兒

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人類的健康,不是亂吃藥,是藥三分毒。

“反應停事件”告訴世人:

切忌對藥物、尤其是化學藥物的随意濫服。

(來源:琴書茶語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