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利用AI谱写完成《第十交响曲》,人工智能真能让“贝多芬复活”?

作者:环球网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派记者青木,"艺术创新还是技术噱头?据德国《图片报》报道,贝多芬管弦乐团上周末在波恩首演了贝多芬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艺术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当贝多芬于1827年去世时,只剩下少数手稿,其中一些手稿很短且未完成。为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总部位于贝多芬出生地波恩的德国电信组织了一支由来自德国、奥地利和美国的专家、音乐家、作曲家和人工智能专家组成的团队,将贝多芬一生的草稿、笔记和乐谱输入到人工智能系统中,并分析和学习贝多芬的风格,应用复杂的算法, 加上人工雕刻,终于完成了贝多芬的杰作。

利用AI谱写完成《第十交响曲》,人工智能真能让“贝多芬复活”?

瑞士管弦乐团演奏了《第十交响曲》,向贝多芬致敬

周六的首映式吸引了全球的关注,许多观众将这一幕描述为"令人震惊"和"贝多芬的复活"。"我仍然不确定哪些是贝多芬,哪些是由人工智能添加的,"德国著名歌手沃尔克说。他甚至想象他的音乐可以受到人造音乐的"启发"。

"如果算法做得好,每一次尝试都是合理的。参与创作的哈佛大学音乐教授莱文说。萨尔茨堡卡拉扬研究所所长罗德说,《第十交响曲》的创作可以想象成"人与机器之间的乒乓球游戏"——基于其数据、人工智能建议以及做出选择和整合的专家团队。然而,音乐会指挥德克·卡夫滕(Dirk Kaften)说:"我认为这听起来像贝多芬。但当我被问到是贝多芬吗?我的回答是:不!"还是有很多音乐家认为,虽然人工智能是'聪明的',但终究很难取得新的突破,只是模仿人类的创造,人工智能并不能产生人类的灵感。

人工智能创造音乐现在是一种趋势。此前,团队已经使用人工智能来完成舒伯特等著名作曲家的未完成作品。在流行音乐的世界里,这样的创作是无穷无尽的。Boomy,MURU,Amper Music和AIVA等Aithron音乐初创企业也获得了融资。瑞典人工智能音乐初创公司Starmony最近获得了35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增加人工智能音乐创作应用的研发。将来,用户可以在几分钟内创建和发布自己的热门歌曲。"这就像现在的图片,视频编辑软件。德国文化学者佩特兰德尔告诉《环球时报》,用户将能够在手机上录制自己的歌曲,并通过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软件创作自己的音乐。

不仅在音乐行业,艺术创作也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智能。最近,伦敦大学学院的学者创作了几部"毕加索作品"。研究人员首先将毕加索的画作输入计算机,分析他的创作风格,绘画技巧,然后输入一些创意内容并生成作品,然后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

"这可以被称为艺术吗?"慕尼黑公司Rottel的提问也代表了相当多的人的观点。在他看来,这些人工智能的产品缺乏最重要的艺术元素——人类的灵感。就像用人工智能创造文学一样,人工智能很难创造伟大的音乐和艺术。他认为,只要人类控制着人工智能的创作过程,人工智能就不能取代人类创作的艺术作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