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作者:承颐说历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引言:

五代是中国古代史上又一个分裂割据时期。虽然统称为“五代”,却不是一个完整的朝代,此时正是唐宋交替之际,风云激荡,各方皆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接替出场。而这种情况,在后周世宗柴荣统治期间有了实质的转变。

宋初的政治措施就是在后周世宗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所作的进一步发挥。而在后周与宋交际之时有一个群体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稳定作用,使得政权更替变得平稳,那就是后周遗臣们。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宋前形势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恭帝柴宗训即位后的第二年,时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周灭亡,中原王朝迎来了新的朝代——宋朝。与以往因朝代变迁而产生的大规模杀戮不同的是,改朝换代这种想想都觉得腥风血雨的场景竟变得十分平和,权力也顺利的让渡给了下一个朝代。而使得权力更迭如此顺畅的主要人物有两个,分别是后周宰辅范质以及陈桥兵变的主角赵匡胤。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先来看范质,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疑点,他本是后周宰辅,且是拥有实权的那种,权力可想而知必然不小,他不帮着自己所在的阵营后周去加强统治、减小被改朝换代的风险,反而帮着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建立宋朝,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他是被迫的。我们从范质的仕宦履历来看,他对于后周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他从开始做官的时候就先后受到两位宰相和其他高官的赏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而办事得力的范质在后汉时期也是贵人不断,时任枢密使的郭威对他大加赞赏。在官场上十分照顾范质,郭威废汉建周后,范质的地位随之水涨船高,很快登临宰相之位,这可是实打实的高官啊。

在赵汝愚先生的《宋朝诸臣奏议》就有提到,“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日与议军国大事,其权重于宰相。”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后周世宗柴荣继位不久,范质即升为首相。在整个后周期间,范质始终恩遇不断,特别是王峻被罢、李榖致仕、王朴猝死后,范质已经是后周朝臣中资历最老、最具实权的人物。

与此同时,郭威就是以枢密使身份建立后周,前枢密使王峻的飞扬跋扈又历历在目,因此对于中书门下、枢密院两大中枢核心机构的调整已是刻不容缓。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柴荣登基之初,就开始着手对宰相人员进行调整,在李榖、范质、王溥之外又任景范为宰相,可以看出世宗所拟定的宰相人选无一例外均为熟识军政之人,这些人也都积极参与军机事务。

世宗设立多位宰相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降低个别宰相专权的风险,但也不仅是如此,世宗还有第二重意图,从世宗所拟定的宰相人选来看,绝大多数都是科举及第者,这么做的真正用途就是为了整治五代武人乱政、结束乱世,以文抑武、提高文官的政治地位就是最好的解决途径之一。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而枢密院的人员组成向来鱼龙混杂,意识形态也是良莠不齐、难以统一,显然与世宗的意愿相悖,在调整中舍弃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过世宗的政策却被范质所反对,窦仪、陶榖因此无缘任相,这也反映了世宗对于范质极为倚重。但是在病危之际世宗先是不顾范质的反对任魏仁浦为相,临终又力主王著入相。然而世宗的设想却始终没有全面实施,周世宗临终钦定的宰相人选王著也被范质一票否决,范质的专断可见一斑。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都知道“专断”这个词,并不能算是一个褒义词,通常这个词一旦出现,必然出事儿,在范质这里也不例外,在陈桥兵变之前,其实朝廷对于赵匡胤兵变的事情多少知道点儿。但是很奇怪的是,范质对此却几乎处于放任不管的状态,毕竟兵变这种事,是火上房的程度啊!这多少有点不正常。

但站在范质的角度来看,事情瞬间变得合理起来,原因有二:一是在兵变之前范质实际上就已经知道了,不过他与赵匡胤之间提前达成了协议;二是范质认为赵不会造反,所以这个时候别人再说什么他也是不会听的。看看,专断,害人呐。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范质在得知兵变消息后的反应是惊愕的,毕竟他从来没想过要反了后周,即便不提世宗对他的倚重和恩义,单从利益角度出发,范质此时已是首相加参知枢密院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投靠赵匡胤最多也不过如此,完全没必要啊。

兵变发生以后,如何获得范质的支持就成了赵匡胤集团的重中之重。赵匡胤这边选择了客省使潘美,潘美的身份既与后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与赵匡胤交情匪浅,堪称最佳中间人。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而范质也从最初的自责到冷静后知事不可逆,以自己的妥协为代价换取周恭帝母子的性命无虞。且范质在赵匡胤答应之前一直称其为太尉,并不承认赵的帝王身份。直到得了赵匡胤的许诺之后,范质才率百官下拜,正式承认赵宋政权的建立。

宋初地位“尴尬”的后周遗臣

范质并非是一个实打实的开国功臣,此时的他与赵匡胤的心并不齐,赵匡胤留着范质更多的是为了平稳过渡政权。那么现在既然已经达到了目的,范质的作用也就没有那么大了。北宋建立以后,出于对政局的权衡,以范质为首的后周宰辅集团得以延续。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但是两个月后,范质、王溥即罢参知枢密院事,这是剥夺二人发兵遣将之权的必然之举。虽然二人的官职未变,但是地位上较后周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

可范质并没有就此离开政治舞台,他明白,一旦自己没有了作用,即便赵匡胤碍于情面不会明着对他怎么样,但暗处的小动作也不会少,这样的日子势必是不好过的。想要重新靠近权力中心,达成保住自己,保住后周同僚以及周恭帝母子性命的目的,必须有个“投名状”才是。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很快,机会就来了,北宋建立的两个月后,昭义节度使李筠发动了叛乱,不仅如此,原后周外戚李重进等人也纷纷有异动的迹象,一时流言四起,风声鹤唳。在这样外情汹汹的政治形势下,范质的政治倾向,对于安抚四方节度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他也抓住了这次机会,选择不变其位,坚定的选择了宋朝,并参与到有关宋室安危的战争中去。

赵匡胤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此时稳住大后方才是重中之重,只要后方不起火,自己就不会陷入到腹背受敌的状况中去,因此,他也选择了和原后周遗臣们合作,共同保卫刚刚建立不久的宋政权。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对于昭义节度使李筠的叛乱,赵匡胤选择百般忍让,这并不是说赵匡胤的脾气有多好,为人有多仁义,而是因为此时实力不足,彼时北宋由于刚刚建国,部署比较仓促,并不愿意和与李筠多战。甚至发出“我未为天子时,任汝自为之,我既为天子,汝独不能小让我耶?”的感叹,不想与之交战之情溢于言表。

平定此乱之后,赵匡胤还对李筠及其亲属十分优待。当然,优待也是带有政治意义的,毕竟在五代见惯了如走马灯般政权交替的地方节度使们,他们最关心的无外乎两件事:一是自己的安危;二是是否继有原有的权力。赵匡胤的优待对于他们而言是一剂强心剂。反观李重进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正如日本学者竺沙雅章在《宋朝的太祖与太宗——变革时期的帝王》中所言:“李重进既是周室亲戚,又是禁军的前辈将领,很难处理好和他之间的关系,必欲置其死地而后快”。

另一条决定李重进的待遇不如李筠的原因是,此时李筠叛乱的事情已经了了,形势发生了变化,打赢帝国保卫战的宋廷士气大振,宋初的最大难关已经安然渡过,宋廷上下对李重进的反叛有恃无恐。李重进兵败之后,赵匡胤对于李重进及其家属也是大开杀戒,同样是节度使叛乱,赵匡胤选择拉一个打一个,事后又恩威并施,足见其政治素养。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而范质等人因充足的政治经验、优秀的处事能力和在此次叛乱过程中选择站队宋廷,为稳住大后方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被赵匡胤彻底接纳,此时的他们才算是真正进入了宋廷的决策层,这点从范质参与到宋初几次重大决策中去,且建议被赵匡胤重视可见一斑。

一波将平,一波又起

乾德二年(964年),我们本文后周遗臣的代表——范质,一病不起,不久即与世长辞,临终之前“戒其子旻以毋请谥、毋刻墓碑”一方面折射出他内心一相侍二主的酸楚,同时也显示了他追求儒家最高境界的决心。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与此同时,识时务、且在军国大事上几无贡献的王溥、魏仁浦也顺水推舟一起辞相。中书门下的空缺意味着中枢体制的又一次调整,后周遗臣的下一个代表——赵普,接替前人,登上相位。开始了他在太祖朝长达十年的独相生涯。此时的后周遗臣已经基本融入宋廷之中。

赵普此人,原为归德节度掌书记,起先被封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后凭借在国家大政方针方面的突出贡献,走在了其他竞争者的前面,率先登宰执之位,成为枢密副使。在太祖罢免吴廷祚之后,赵普顺利的来到了枢密使的位置。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赵普上任不久之后,就极力打击了他权力之路上的劲敌——另一位从龙功臣、枢密副使李处耘。不久之后,李处耘郁郁而终,赵普扫清了他通往官僚体制最高层的又一块绊脚石。直至乾德二年(964年)登上权力巅峰,官拜宰相。

赵普登庸,同时意味着中书门下不再是以往在决策方面的形式机构。中书与枢密院“其职遂分,是谓两司”,东西二府的格局正式形成,同时也孕育出他与太宗赵光义的政治斗争。新的斗争即将拉开帷幕。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赵普登庸后,太祖的萧曹故人李崇矩接任枢密使,霸府元从王仁赡任枢密副使。枢密院的人员配置已经齐备,但是中书门下却只有赵普一人为相。在中央文官内部,其他人在地位、功劳上都与赵普相差甚多,因此太祖决意为赵普设置副手,而不是设置其他宰相。

在副相的人选上,窦仪再次走进了太祖的视线。窦仪不仅从龙有功,且在文学上可以弥补赵普的不足,治理地方,功绩卓著,属于一个能办实事的官员,最重要的是他还有公望,这使得他成为了太祖心中副相的最佳人选。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可是窦仪和赵普现在并不是一边的,通常这种情况下,要么窦仪在后续的工作当中逐渐往赵普方靠拢,成为赵普一党,要么一直说不到一起去,仍属对立状态。事实证明,窦仪选择了后者,起因是窦仪卷入了赵普署敕一事当中。

原本赵普和陶榖已经商量好了借署敕一事,提高陶榖的地位,结果被窦仪横插一脚,改为由赵普政敌太宗署敕,赵普及陶榖对窦仪的怨恨可想而知。后又因乾德年号之事使得二人裂痕更深,而窦仪也在年号之事后不久即撒手人寰,太祖甚惋惜。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与此同时,赵普与赵光义之政争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高锡参劾太宗藩邸心腹石熙载之后,太祖本欲授予太宗的岳丈符彦卿兵权,也因赵普的力谏而止。太祖“欲大用之”的枢密直学士冯瓒,因与太宗的亲密关系而为赵普处心积虑除掉,并因此险些丧命,太宗帐下判官刘嶅也因此事丢官。总之,赵普任相初期在与太宗的政争中处于主动进攻状态。

通常人过于得意,接下来就是失意,自古的道理,百验百灵。赵普愈加的飞扬跋扈,朝臣的不满也是不绝如缕,先后涌现出诸多朝臣对赵普及其党羽发动攻击,在后周遗臣雷德骧、卢多逊等前仆后继、不遗余力地打击下,攻守易势,赵普最终被贬出朝。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而反观太宗这边,不但幕府人才济济、又与朝中政要有着良好的关系往来,并屡屡在他们危急关头伸出援手。这也是太宗和赵普争斗多年最终赢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用《宋史》中“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一句用来总结此次争斗,笔者深以为然。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纵观此次争斗,可以看出这些已经见惯改朝易代的后周遗臣们,深知参与继统之争所带来政治风险,除部分的投机分子外,他们或置身事外、明哲保身,或左右逢源、隔岸观火,即使难耐怒火,将矛头指向飞扬跋扈的赵普,但同时对太宗也一贯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都不愿意越雷池一步与任何一方结党,这也使得他们在政治中枢内具有稳定的生命力。而斗争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后周遗臣还会在将来掀起新的争斗。

后周至宋:风云激荡的时代还有不流血的更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结语:

历朝历代都有遗臣,后周遗臣这一人群,恰好处在唐宋之间制度变革融会贯通之际,从范质到赵普,再添上窦仪、雷德骧、卢多逊等人,他们共同在历史的舞台上借政斗演绎着时代的变革,他们与帝王、其他功勋耆老们一起共同创建了宋人笔下的“祖宗之法”,对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宋朝诸臣奏议》

《宋朝的太祖与太宗——变革时期的帝王》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