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那些名气不太大的文官(5)

作者:看黑先生

在把皇帝、皇后、宰相、首辅简介展示完后,今天把明朝那些不太有名但在历史上也曾闪光过的文官也汇总收录,共计三十四位。

明朝那些名气不太大的文官(5)

(1) 齐泰(?—1402年),本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明太祖赐名泰。明应天溧水(今江苏南京溧水)人。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乡试解元,次年成进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临终,齐泰召授顾命辅佐皇太孙,建文帝登基后,命他与黄子澄同参国政,不久晋升为兵部尚书。。削藩引发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之后他请削燕王朱棣属籍,声罪致讨,力主伐燕。建文军屡败,齐泰等被罢官,又被建文帝召还,不久又遭贬官。建文四年(1402年),京师(今南京)失守,齐泰奔走外郡以图兴复。被燕军执于京师,不屈而死,祸及九族。

(2) 黄子澄(1350年-1402年),江西分宜县(今为大岗山乡大坑村)人,名湜,字子澄,以字行。黄子澄于明太祖洪武十八年时考取了会试第一,历任编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职,伴读东宫。明惠帝即位后,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共同建议削藩。结果引发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夺得帝位后,将黄子澄逮捕并处死,株连九族,女眷世代充官妓。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黄子澄获得平反。

明朝那些名气不太大的文官(5)

(3) 胡濙(yíng)(1375年-1463年9月20日),字源洁,号洁庵,又因谥号“忠安”,又称作“胡忠安”。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明朝初年重臣、文学家、医学家,明宣宗托孤五大臣之一。胡濙为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历授兵科、户科都给事中。曾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朱允炆下落。胡濙历仕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为人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被比作北宋名臣文彦博。其中任礼部尚书三十二年,累加至太子太师。明英宗天顺七年(1463年)逝世。

(4) 王直(1379年-1462年10月15日),字行俭,号抑庵。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西门村)人,祖籍金陵。东晋太傅王导之后,与金溪王英齐名。永乐二年(1404年)进士。授修撰。历事明仁宗、明宣宗二朝,累升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统三年(1438年),修《宣宗实录》成,升礼部侍郎。正统八年(1443年)升任吏部尚书。正统十三年(1449年),明英宗亲征也先时,命他留守北京。“土木之变”后,时局仓卒,当时群臣朝议上奏,都以王直为首。明代宗时,力主派使臣迎接英宗回归。英宗复位后,王直因未居内阁而免于贬谪,不久后致仕归乡。天顺六年(1462年)薨逝。王直在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论编纂纪注事,多出自他的手笔。《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文典雅纯正,有宋元之遗风“。有《抑庵集》及《抑庵后集》。

(5) 王恕(1416年-1508年),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王恕登进士第,选庶吉士。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等,也是首任河道总督。正德三年(1508年)去世,年九十三。王恕历仕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刚正清严,始终一致。与马文升、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与其子王承裕并为“三原学派”的代表人物。

(6) 马文升(1426年-1510年7月13日),字负图,汉人,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钧州(今河南禹州)人。景泰二年(1451年),马文升登进士第,授为御史。明武宗时上疏乞去。正德四年(1509年),遭权宦刘瑾削秩除名。正德五年(1510年),马文升去世,年八十五。马文升,一生功勋显著,先后辅助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与王恕、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

明朝那些名气不太大的文官(5)

(7) 刘大夏(1437年1月31日-1516年6月29日),幼名瑞昌保,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天顺三年(1459年)乡试第一。天顺八年(1464年),登进士第,授翰林院庶吉士。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去世,年八十一。

(8) 谢迁(1450年1月11日-1531年3月6日),字于乔,号木斋,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状元。弘治八年(1495年),入内阁参与机务。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为人秉节直谅,见事明敏,善持论。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政绩卓著,时人云“”,为当时世称的“天下三贤相”之一。武宗嗣位,屡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时宦官刘瑾专权,排斥忠良,谢迁上奏请诛刘瑾,不纳,遂与刘健同致仕归。后遭刘瑾报复,夺诰命。刘瑾死后,复职,致仕。嘉靖六年(1527年),复入阁,居位数月,力求去。嘉靖十年(1531年)去世。

(9) 伍文定(1470-1530),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任常州推官时,曾,论功第一。嘉靖三年(1524),讨获海盗董效等二百余人。嘉靖六年,召拜兵部右侍郎,其年冬擢右都御史,代胡世宁掌院事。云南安铨、凤朝文起事,诏进文定为兵部尚书,提督云南、四川、贵州、湖广军务,督军讨伐。嘉靖八年,四川巡按御史戴金疏劾文定,尚书方献夫、李承勋亦诋文定好大喜功,伤财动众。文定遂于同年三月二十四日致仕。嘉靖九年七月卒于家。年六十一。天启初,追谥忠襄。

(10) 汪鋐hóng,字宣之,行荣四,号诚斋,南直隶徽州府婺源县大畈(今江西婺源)人。生于成化二年(1466年)九月十八,卒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七月初七。历经四朝,纵横官场三十余年,一生历任十七职,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明代唯一同掌吏兵二部权利的人。,创造师夷之长技以驭夷狄的成功战例,。

明朝那些名气不太大的文官(5)

(11) 聂豹(1487年2月6日—1563年11月19日),字文蔚,号双江。明永丰(今属江西)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任华亭知县。嘉靖四年(1525年),召为御史。后因,忤旨罢归。嘉靖四十二年十一月四日(1563年11月19日),聂豹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聂豹一生,弹劾污吏几十人。,穷到被冤枉入狱,被逮时,连押京师伙食费都拿不出。落职后,为了生计,经常步行往返于吉安的青原山等书院教学。在华亭,抚灾民,。在平阳时,毅然拿出军用粮食赈济灾民。一生所到各县以及松江县、姑苏、八闽、三晋之间,门徒不少于千人,。,斩虏首千余级。主筑北京明城墙,。江南倭寇猖獗时,同张经一道取得了“”。聂豹为王守仁心学正统传人。

明朝那些名气不太大的文官(5)

(12) 杨博(1509年6月11日-1574年9月23日),字惟约,号虞坡。山西蒲州(今运城永济)人。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早年随翟銮巡视九边时便受赏识,其后在兵部受到张瓒、毛伯温两位兵部尚书的器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时,兴屯田、修水渠、筑屯堡,使百姓安居乐业,境内肃然。后任兵部左侍郎,经略蓟州、保定军务,两次击退蒙古首领把都儿和打来孙的进攻。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受命总督宣府、大同和山西军务。万历元年(1573年)因病重致仕归乡。万历二年(1574年),杨博去世,年六十六。。出入朝廷四十多年,始终以兵事著称。

(13) 杨继盛(1516年6月16日-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明朝中期著名谏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杨继盛登进士第,初任南京吏部主事,师从南京吏部尚书韩邦奇学习律吕。后官兵部员外郎。因上疏弹劾仇鸾开马市之议,被贬为狄道典史。其后被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在狱中备经拷打,终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遇害,年四十。明穆宗即位后,以杨继盛为直谏诸臣之首。

明朝那些名气不太大的文官(5)

(14) 欧阳一敬(?-1570年),字司直,江西彭泽人,明朝言官,官至太常少卿。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欧阳一敬中进士,任萧山知县,后任给事中,弹劾太常少卿晋应槐成功。担任兵科给事中的时候。隆庆元年(1567年)正月,杨博京察事件发生,欧阳一敬。隆庆三年(1570年)十二月,高拱复任首辅消息传出,欧阳一敬辞官回乡,途中忧郁而死。

(15) 赵贞吉(1508年12月16日-1576年4月13日),字孟静,号大洲。四川内江桐梓坝(今四川省内江市内)人,南宋右丞相赵雄之后。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出身,授翰林编修,迁国子司业。“庚戌之变”时,俺答包围京师,赵贞吉。后两次遭权臣严嵩中伤,被夺职。明穆宗时复出,。因与高拱不合,于隆庆五年(1571年)致仕归乡,居家闭门著述。万历四年(1576年),赵贞吉逝世,年六十九。。

(16) 谭纶(1520年—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明朝抗倭名将,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又。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谭纶受命任台州知府,以防御侵扰沿海的倭寇。谭纶在当地招募乡勇千人,练兵御倭,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挫倭寇。次年,数万倭寇再扰台州,谭纶亲率死士大战,三战三捷,使军威大振。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受任福建巡抚,剿灭福建倭寇,收复兴化。隆庆二年(1568年),出任蓟辽总督,负责京畿防务。自居庸关到山海关,修建防御台三千座,加强东北防务。明神宗即位后,被起用为兵部尚书。万历五年(1577年),谭纶去世,年五十八。。著有军事著作《说物寓武》二十篇。

明朝那些名气不太大的文官(5)

(17) 赵南星(1550年4月19日—1628年1月23日),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北直隶真定府高邑(今河北省高邑县)人。明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东林党的首领之一。万历二年(1574年),赵南星登进士第。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与孙鑨lóng负责癸巳京察,触动在朝者利益,被罢黜。此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赵南星被重新启用,任吏部尚书。为政期间,革新吏治,整肃朝纲,风气为之一新。但随着东林党人与阉党斗争的失败,赵南星。明思宗即位之初,即清查魏忠贤案,为其平反。天启七年十二月(1628年1月),赵南星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18) 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江苏无锡人,万历八年(1580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万历十五年(1587年),因为上疏申辩,词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圣旨责备,贬谪为桂阳州判官。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顾宪成提名内阁大学士的人,都是明神宗所厌恶的,从而触怒神宗,。回到家乡以后,同弟弟顾允成倡议维修东林书院,偕高攀龙等讲学其中,同时宣扬他的政治主张。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农历十月,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讽议朝政,逐渐聚合成一个政治集团“东林党”。由于许多东官员纷纷上疏推荐重新起用顾宪成。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朝廷封顾宪成为南京光禄寺少卿,但是顾宪成没有接受任命,继续留在家乡从事讲学议政。万历四十年(1612年),顾宪成于家中去世。

(19) 邹元标(1551年-1624年),字尔瞻,号南皋。江西吉水县县城小东门邹家人,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三君”。邹元标,九岁通《五经》,万历三年(1575年)在都匀卫所(后改名南臬书院)讲学。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入刑部观察政务,与伍惟忠友好,为人敢言,勇于抨击时弊,因反对张居正“夺情”,,潜心钻研理学。万历十一年(1582年),回朝廷吏部给事中,他又多次上疏改革吏治,触犯了皇帝,再次遭到贬谪,降南京吏部员外郎。以疾归,。天启四年(1624年),邹元标在家中病逝,享年七十四岁。

(20) 李廷机(1542年-1616年),字尔张,号九我,晋江浮桥(今福建泉州市鲤城区)人。,万历十一年中进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祭酒,迁南京吏部右侍郎。皇帝雅重廷机,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四十年致仕,加封太子太保。万历四十四年,卒,赠少保,谥号文节。

(21) 李三才(1552年—1623年),字道甫,号修吾,祖籍陕西临潼县任村里(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坡李村),侨居顺天府通州张家湾(今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万历二年(1574年),考中进士,授职户部主事。后来。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以右佥都御史总管漕运,巡抚凤阳各府,期间数次上疏陈明矿税之害,并裁抑矿税使。以,加官至户部尚书。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有朝臣想要引李三才入内阁,由此诽谤他的言论四起。东林党人极力为其辩护,从而形成党争。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引退回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遭御史弹劾,被贬为平民。天启三年(1623年),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未及上任即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22)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南直隶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东林八君子”(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和叶茂才)之一。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万历二十年(1592年)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被贬广东揭阳典史。在家讲学二十余年。天启元年(1621年),高攀龙重获起用,被任命为光禄寺丞。天启六年(1626年),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奏本,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党人。该年三月,,时年六十四岁。

(23) 杨涟(1572年7月10日-1625年8月28日),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明末著名谏臣,“东林六君子”()之一。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杨涟登进士第。初任常熟知县,举全国廉吏第一。明神宗病危时,杨涟力主太子朱常洛(明光宗)进宫服侍神宗。光宗即位后,他极力反对郑贵妃求封皇太后。光宗病重时,杨涟上疏力陈其过失,得以获光宗召见,受顾命之任。李选侍在光宗逝世后,欲挟太子朱由校(明熹宗)把持朝政。杨涟说服朝臣,挺身而出,闯进乾清宫,拥熹宗即位,并逼李选侍移出乾清宫,安定朝局。天启五年(1625年),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诬陷受贿二万两,历经拷打,惨死狱中。杨涟终生致力于争“红丸案”、“移宫案”以正宫闱,反阉党以遏止魏忠贤,为挽救混乱的政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24) 左光斗(1575年10月12日—1625年8月30日),字遗直,一字拱之、共之,号浮丘,又号苍屿。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横埠镇)人。明末东林党人,水利专家,“东林六君子”之一。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及第,授中书舍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被举任为浙江道监察御史。天启五年三月十九日(1625年4月25日),因对抗权宦魏忠贤而下狱。七月二十六日(8月30日)在狱中被折磨而死,享年五十一岁。左光斗为官清正、磊落刚直,被誉为“铁面御史”,为挽救明王朝做出了许多努力,出任屯田监察御史期间,在天津实施“三因十四议”的屯田方案。还主持了西北水利空间范围内的京东、畿辅的水利屯田实践,取得明显成效。

(25) 袁化中(1577—1625.9.20),字民谐,号熙宇。山东济南府武定州(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泰昌元年(1620年)提升为御史。袁化中耿直、清廉,勇于扶正压邪。明熹宗时,上书论述时政八事曰:“”,均切中利弊要害;又与杨涟等上书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贪污行径,魏党大恨,诬其受熊廷弼贿万金,下镇抚狱,受尽酷刑,冤死狱中。

(26) 魏大中(1575年12月15日—1625年8月28日),字孔时,号廓园,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魏大中少时家酷贫,自学成为生员,后从师高攀龙。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授官行人。多次奉命出使任事,毫不扰乱地方。天启时,历任工科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等职。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杨涟疏劾魏忠贤,魏大中亦上《击逆珰疏》,率同僚弹劾魏忠贤。天启五年(1625年),与杨涟、左光斗等同被构陷,。

(27)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钱谦益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后为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为礼部侍郎。康熙三年(1664年),八十三岁高龄去世。

明朝那些名气不太大的文官(5)

(28) 黄尊素(1584年-1626年6月24日),初名则灿,字真长,号白安,一作白庵,浙江省余姚县(今浙江余姚)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天启初(1621年)擢御史,力陈时政十失,忤魏忠贤,被夺俸一年。后又上疏论事,再忤魏忠贤意,被削籍归。不久。有《忠端公集》。与同为阉党所害的;与汪文言并为当时“东林党的两大智囊”。

(29) 周起元(1571年-1626年),字仲先,号绵贞,福建海澄(今福建厦门海沧)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御史任上,上疏力斥诋毁东林故,谪为广西参议。天启三年(1623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十府,指控织造太监李实贪恣不法,又为苏州同知杨姜辨冤,遭魏忠贤恨,,逮入狱中,拷掠至死。

(30) 缪昌期(1562年-1626年),字当时,一字又元,号西溪,谥号文贞,南直隶江阴(今江苏张家港塘市街道)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职检讨。因东林党首领杨涟代草弹劾魏忠贤的上疏而遭后者的忌恨,,惨死狱中。

(31) 刘懋(?-1631年),字黾夫,号养衷。陕西临潼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历任项城(今河南沈丘)、宁陵(河南省东部)、新安(今河南新安)诸县知县,升给事中。因得罪阉党首领魏忠贤,削去官职。崇祯二年,御史毛羽健上书说“驿递一事,最为民害”,接着刘懋又给上书称:“当今天下州县困于驿站的约十之七八,而驿站用于公务的仅十分之二,用于私事的占十分之八”,崇祯二年五月正式议裁,刘懋改任兵科给事中,专管驿递整顿事务,。

(32) 杨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一字子微,自号肥翁、肥居士,晚年号苦庵,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杨嗣昌是兵部右侍郎兼陕西三边总督杨鹤之子,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崇祯十年(1637年)出任兵部尚书,翌年入阁,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仍管兵部事,深受崇祯皇帝信任。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杨嗣昌提出“”之策镇压农民军,同时。但他的计划没能成功,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以“督师辅臣”的身份前往湖广围剿农民军。他上任督师之初,明军在四川玛瑙山大败张献忠,但随后被张献忠“以走致敌”的战术牵制,疲于奔命。崇祯十四年(1641年),(一说自杀),享年五十四岁。

(33) 刘宗周(1578年-1645年),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jí山,学者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天启元年(1621年)为礼部主事,四年起右通政,参与东林党活动,曾因上疏弹劾魏忠贤而被停俸半年并削籍为民。崇祯元年(1628年)为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十四年(1641年)为吏部侍郎,不久升任左都御史,因。清兵攻陷杭州的消息传到绍兴时,正在进餐的刘宗周即推开食物恸哭绝食。期间,清贝勒博洛以礼来聘,刘宗周“书不启封”。绝食二十三天,于闰六月初八日卒。

明朝那些名气不太大的文官(5)

(34)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汉族,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世人尊称石斋先生。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今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人, 祖籍福建莆田,其曾祖从莆田迁徙至漳州。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改庶吉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1645年-1646年)时,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因。顺治三年(隆武二年,1646年)壮烈殉国,享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