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平安私人银行总裁李明:私行客户“创一代”进入财富传承阶段,个人、家族、企业服务需求趋于融合

作者:这是愤世嫉俗的

记者:潘伟 编辑:陈旭

"零售商必须离开,私人银行家必须零售。这句话被民营企业誉为贵贵。

传承是财富管理生命周期的关键部分,随着商业开始考虑私营部门更深层次的客户需求,私营部门业务无疑是财富管理的明天之星,也是商业银行抢购的赛道。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和创业者群体成为商业银行的新方向,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优质的金融科技服务,是银行占据主动的关键。

10月18日,平安民营升级愿景服务体系,依托平安综合金融、"民营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优势,打造覆盖"个人、家庭、企业"的综合服务,推出慈善策划等专项服务。

平安民营银行行长李明告诉记者:"近十年来,民营银行客户的服务主张发生了变化。以前,私人银行业务是客户自己的解决方案,包括一些业务服务,专注于提供财富管理。随着整个财富群体数量和年龄的增长,一代私营客户进入了传承阶段,他们的服务需求从个人客户转移到他们的家庭和企业,个人和家族企业的服务需求往往是一体化的。

<h2>企业与家族风险隔离成为共同需求</h2>

对于投资,有些人选择储蓄,也有人的股票浮动,还有人到专业机构照顾资产进行全方位的配置。

随着高净值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财富管理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投资渠道从单一走向多元化,覆盖面更广的人群,私人客户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根据《202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20年中国高净值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个人)数量将达到262万,比2018年增长65万,复合年增长率为201,从2018年的12%增加到2018-2020年的15%,预计到2021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数量将达到约296万人, 高净值人士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到96万亿元。

虽然国内资产管理规模不断扩大,但财富管理仍处于成长阶段,商业银行理财竞争将更加激烈。

平安民营银行行长李明表示,民营银行客户服务主张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创造私人客户进入财富传承阶段,服务需求从个人客户到家族和企业,而个人、家族、企业的服务需求往往一体化。

其次,在服务内容上,从单纯的财富管理到非财富管理,包括企业风险隔离、家族风险隔离、企业管理服务等,都是非常普遍的需求。

第三,传承家族精神,通过慈善策划传承下家族精神的载体,造就一代孩子的能力越来越融合。为此,银行推出了慈善策划服务,可以帮助客户设立慈善课题、管理慈善项目、举办慈善活动等,帮助家庭实现传承价值,塑造家庭价值观。

李明介绍,通过服务私人客户,做一块大社会财富"蛋糕",通过慈善策划服务,引导财富走向善行,是平安民营银行做好第三次分配、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的时代要求。

<h2>整合财务和非财务资源,快速响应客户需求</h2>

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如何在国内居民财富配置的拐点获得客户的认可,提高客户粘性,正成为民营企业关注的焦点。

平安银行零售客户资产(AUM)管理和民营银行合规客户管理今年发展迅速,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底,平安特拥有超过100万财富客户,较上年末增长9.6% 年末,管理零售客户资产总值为2,982.1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3.6%,其中私人银行合规客户SUM余额为人民币1,343.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

李先生表示,客户资源的独特性和差异化是私营部门客户数量快速增长的驱动力之一。平安集团拥有2.2亿个人客户,通过集团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和机制,可以改造和迁移客户,近50%的私营客户来自集团渠道。

财富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未来银行应在哪些领域推动私人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

李明告诉记者,未来,银行应该能够持续关注整个市场客户的需求群,应该有更敏锐的洞察力来捕捉客户需求的变化。同时,整合金融和非金融资源,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李明看来,中国的财富管理还是一个蓝海市场,所以平安民营推出了一档大型的财富管理人才招聘计划。李先生表示,他希望建立一支私人银行家团队,他们了解资产配置,同时又拥有技术的力量,从财富健康的角度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服务,并以更具包容性的方式接触更多的人。

每日经济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