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的崩溃就在一瞬间,崩溃过后就是无尽的沉默

作者:芯明灯学习方法

语言暴力,杀人于无形

语言是杀人于无形的利器,却被很多家长忽视了。

许多家长打着担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的名义,看到孩子拿起手机,就认为是贪玩不愿意学习、在网上认识一些杂七杂八的网友,甚至还经常性地以打压、讽刺的方式批评孩子:

“你这样的孩子养来有什么用。”

“说一句就受不了了,现在的孩子也太自私了,根本不考虑父母。”

孩子的崩溃就在一瞬间,崩溃过后就是无尽的沉默

往往最伤孩子心的莫过于:“我生你有什么用!”

“如果不是因为你,我现在能这么让人看笑话吗?”

“我的所有不幸全部是你造成的,你活着就是给我添堵。”

孩子的崩溃就在一瞬间,崩溃过后就是无尽的沉默

现在的孩子在学习竞争压力中,已经够自卑了,回到家还要长期处于这样的负面环境中。

遇到批评,与家长产生矛盾只会是第一步,接下来将逐渐走向两个极端;

一种是孩子与家长矛盾激化,出现反社会的端倪;

另一种是,孩子不再愿意为自己辩解而是越发沉默,从此患上“空心病”。

前者是伤害别人,后者是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结局无疑是进监狱,而伤害自己轻则会自残重则会出现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情况。

孩子的崩溃就在一瞬间,崩溃过后就是无尽的沉默

空心病

现在的孩子们因为受教育水平高,更多的孩子在遭遇负面打压的时候,选择伤害自己而不是伤害别人,以至于让自己患上“空心病”,也就是“习得性无助”的现象。

习得性无助也就是无助感。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就在动物中发现了类似的心理现象。

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电击。

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尽管在给电击前笼门已打开,但是狗并没有逃走,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

狗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塞利格曼将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指的是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现在时代早就变了,家庭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才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