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真的很喜欢《种地吧》这种代入感极强的真人秀节目。除了涉及嘉宾们隐私的画面,大多的生活和工作画面,都被镜头真实的记录下来。看嘉宾们使用各种农机具种地,好眼馋啊!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要不是参加这档节目,这些艺人们也好,作为观众的我们也罢,恐怕一辈子也看不到这么多农机具,堪称是最正宗的明星版变形计。除了种粮种菜,还种花,养鸡,养羊,养水产等。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跟着镜头,一次性看遍农村有关于种养殖的所有项目。最苦的还是他们刚入驻节目的时候,屋子简陋,一亩又一亩的未开垦的土地,总是赶上下雨或者刮风的天气,加上技术不熟练。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别说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艺人了,就是我认识的土生土长的农村远房亲戚,看完综艺后也直呼佩服。现在的农田大多数是合作社统一耕作,大多全面机械化耕种,又快又省力气。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很少看到像嘉宾们这样实打实的靠人力下地干活的场景,关键他们基本都是零经验劳作。而且貌似十个勤天最初借农机具时出了不少状况。因为操作不当,没少弄坏借来的农机具。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还因为遇人不淑,借到了根本不实用的农机具,白白花了钱受了气。更是因为不注意细节,或者在学习种植知识时有疏漏,出现操作失当的情况,实践过程中,大多要靠他们自己。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来助力的嘉宾们都很好。从张绍刚和麦家开始,不仅帮助做家务,还自掏腰包买东买西。否则这十个勤天,干完一天的强体力劳动,回家再做饭的话确实很辛苦,关键做不了太丰盛。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名副其实的劳作纪实节目,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的190天。冬天冒雪挖排水渠,雨夜十个人搬运30吨化肥,手撒142亩地的化肥……连观众都在弹幕中说“他们不像是演的,像真农民”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他们接触到的所有事物都是新奇的。从入驻乡村之前,就开始考取一些基础农机具的驾驶证。到入住后直接开种小麦,参观羊场实习,去水产养殖场学习,熟悉玫瑰剪枝和培育……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因为嘉宾们自己也跟着下地体验,知道劳作的辛苦,所以花钱给他们购置装备非常豪爽。龚俊跟庞博差点把超市给嘉宾们搬过来。还有技术支持,张绍刚带来设计大师帮忙搞装修……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眼看着大家种地越来越熟练,对新知识接受的越来越快,还把原本简陋的居住环境搞得越来越美。最初听说他们参加培训时学习了木工、瓦工等,还有些纳闷,现在装修全用到了。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李耕耘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大哥。要是没有他就立不起规矩来。前期,装修房屋也大多是他在主导。后续,弟弟们盖羊圈,制作栅栏等也多亏了他的指导。赵一博做的三D效果图不错。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鹭卓和卓沅的日常互坑成为大家疲惫之余很好的调剂。蒋敦豪和李耕耘的对外交际能力较强。陈少熙和王一珩做事情喜欢卷起来。赵一博的点子多,家务熟练度也相对是比较高的。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每个兄弟都有了自己的拿手菜。每个人都学到了很多实用技能。每期到来的飞行嘉宾,都被十个勤天给震惊到了。所以都情不自禁的拼命给他们送好吃的,给他们添置各种生活用品。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713男团的到来,他们作为前辈,自己淋过雨,所以对这些后辈的弟弟们格外心疼。光外卖就点了二十多样,还买了很多水果,圆了十个勤天的篝火演唱会梦。

《种地吧》代入感强,明星版变形计,心疼又佩服他们

听说《种地吧》快收官了,真心感到不舍。这期是少年篇(其实应该算是青年篇),难道还有中年篇?这么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不断学习新知,中年人的精力和体力很难跟得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