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云南密码》导演:望引起人们对“万物一体”的思考

《云南密码》导演:望引起人们对“万物一体”的思考

图为《云南密码》电影导演李成才,他接受了媒体记者云的采访。苗超

(生物多样性会议)《云南密码》导演:希望唤起人们对"一件事"的思考

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 苗超)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会议(COP15)1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开幕,一部名为《云南密码》的电影对140多个缔约方和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的代表大震撼。12日,电影导演李成才对媒体记者《云专访》表示,"希望这部电影能引起人们对'万物合一'的思考。"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巨大折痕之间,海拔高度差为4,390米。巨大的海拔差异造就了云南独特的小气候,拥有除海洋和沙漠以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是中国17个重点生物多样性区域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的核心和会议区域。

《云南密码》导演:望引起人们对“万物一体”的思考

图为电影《云南密码》中景美山古茶林的图片。电影截图

云南以其生物多样性而闻名,生物的多样性不仅与云南有关,而且与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有关。"生态文明:在地球上建立生命共同体"不仅是COP15大会的主题,也是对未来的美好讯息。在此背景下,云南制作了一部影片,展示了当地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云南密码》。

李成才介绍,《云南密码》解释了云南土地的生物多样性密码,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何发现、发现和尊重这个"密码"。他希望这部电影能激发人们对"一件事"的思考。

《云南密码》导演:望引起人们对“万物一体”的思考

图为电影《云南密码》中黄塔的照片。电影截图

"在电影中,格子呢和迟到的蚊子的故事说明了'一件事'的概念,它生活在相互依存,合作和共生之间。李成才说,塔黄生长在云南海拔约4500米的高原流石滩上,它们层叠的条状将整个花序轴线包裹起来,在寒冷的高原形成了温室环境,也为迟来的蚊子提供了栖息之所。作为对塔黄色的晚眼蚊子授粉的回报,两个物种之间形成了双赢机制。"你为我授粉,我为你养马。正是在云南高原的恶劣环境中,该物种进化出生存密码。

"这部电影不仅展示了云南的自然法典,也展现了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法则。李成才说,他引用了哈尼梯田和普洱茶。

《云南密码》导演:望引起人们对“万物一体”的思考

图为电影《云南密码》中哈尼梯田的图片。电影截图

1300多年前,崇拜大自然的哈尼族祖先来到云南的哀山,在森林周围丰富的水资源周围,在森林下建房,在村子周围挖田取水,开垦了三千多个哈尼梯田,如天梯。流下梯田的水在河流中形成水蒸气,并进入大气层进入雨水。人的活动不仅不会破坏自然的循环,反而会帮助自然变得更加良性。

《云南密码》导演:望引起人们对“万物一体”的思考

图为电影《云南密码》中一头亚洲象的照片。电影截图

在云南景眉山完好无损保存的千年百万亩古茶林中,当地彝族、棕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直接在森林中培育茶叶,使茶叶林呈现出"树层一灌木层一草本层"的立体群落结构。他们在古茶园长期管理中形成了系统的地方生态知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这个密码不仅属于云南,也属于全人类。为了挖掘出显示生物多样性的云南密码,李成才带领团队穿越峡谷、茂密的森林、雪山,长期与原有的森林融为一体。它们将直升机航拍、无人机航拍和改良的跨机航拍相结合,捕捉极端地理环境中的极端和罕见的图像,同时将大场景与特殊视角相结合,完成云南垂直高度的塑造,还采用大量的延时摄影、微观和微观摄影,呈现出丰富而美丽的微观生活世界。(完整)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