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南密碼》導演:望引起人們對“萬物一體”的思考

《雲南密碼》導演:望引起人們對“萬物一體”的思考

圖為《雲南密碼》電影導演李成才,他接受了媒體記者雲的采訪。苗超

(生物多樣性會議)《雲南密碼》導演:希望喚起人們對"一件事"的思考

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 苗超)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會議(COP15)11日在雲南省昆明市開幕,一部名為《雲南密碼》的電影對140多個締約方和30多個國際機構群組織的代表大震撼。12日,電影導演李成才對媒體記者《雲專訪》表示,"希望這部電影能引起人們對'萬物合一'的思考。"

雲南位于中國西南部,位于亞歐闆塊和印度洋闆塊擠壓的巨大折痕之間,海拔高度差為4,390米。巨大的海拔差異造就了雲南獨特的小氣候,擁有除海洋和沙漠以外的所有生态系統類型,是中國17個重點生物多樣性區域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的核心和會議區域。

《雲南密碼》導演:望引起人們對“萬物一體”的思考

圖為電影《雲南密碼》中景美山古茶林的圖檔。電影截圖

雲南以其生物多樣性而聞名,生物的多樣性不僅與雲南有關,而且與中國乃至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有關。"生态文明:在地球上建立生命共同體"不僅是COP15大會的主題,也是對未來的美好訊息。在此背景下,雲南制作了一部影片,展示了當地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的《雲南密碼》。

李成才介紹,《雲南密碼》解釋了雲南土地的生物多樣性密碼,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如何發現、發現和尊重這個"密碼"。他希望這部電影能激發人們對"一件事"的思考。

《雲南密碼》導演:望引起人們對“萬物一體”的思考

圖為電影《雲南密碼》中黃塔的照片。電影截圖

"在電影中,格子呢和遲到的蚊子的故事說明了'一件事'的概念,它生活在互相依存,合作和共生之間。李成才說,塔黃生長在雲南海拔約4500米的高原流石灘上,它們層疊的條狀将整個花序軸線包裹起來,在寒冷的高原形成了溫室環境,也為遲來的蚊子提供了栖息之所。作為對塔黃色的晚眼蚊子授粉的回報,兩個物種之間形成了雙赢機制。"你為我授粉,我為你養馬。正是在雲南高原的惡劣環境中,該物種進化出生存密碼。

"這部電影不僅展示了雲南的自然法典,也展現了這片土地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法則。李成才說,他引用了哈尼梯田和普洱茶。

《雲南密碼》導演:望引起人們對“萬物一體”的思考

圖為電影《雲南密碼》中哈尼梯田的圖檔。電影截圖

1300多年前,崇拜大自然的哈尼族祖先來到雲南的哀山,在森林周圍豐富的水資源周圍,在森林下建房,在村子周圍挖田取水,開墾了三千多個哈尼梯田,如天梯。流下梯田的水在河流中形成水蒸氣,并進入大氣層進入雨水。人的活動不僅不會破壞自然的循環,反而會幫助自然變得更加良性。

《雲南密碼》導演:望引起人們對“萬物一體”的思考

圖為電影《雲南密碼》中一頭亞洲象的照片。電影截圖

在雲南景眉山完好無損儲存的千年百萬畝古茶林中,當地彜族、棕人利用自然生态系統,直接在森林中培育茶葉,使茶葉林呈現出"樹層一灌木層一草本層"的立體群落結構。他們在古茶園長期管理中形成了系統的地方生态知識,展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這個密碼不僅屬于雲南,也屬于全人類。為了挖掘出顯示生物多樣性的雲南密碼,李成才帶領團隊穿越峽谷、茂密的森林、雪山,長期與原有的森林融為一體。它們将直升機航拍、無人機航拍和改良的跨機航拍相結合,捕捉極端地理環境中的極端和罕見的圖像,同時将大場景與特殊視角相結合,完成雲南垂直高度的塑造,還采用大量的延時攝影、微觀和微觀攝影,呈現出豐富而美麗的微觀生活世界。(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