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作者:电驱时代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1理想堡垒安全车身(上)

日前,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公布了最新一期车型的测试结果,理想L8除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得到了M(一般)外,其他项目均得到了G(优秀)的评价,值得一提的是,理想L8在正面25%偏置碰撞(包含主副驾)和侧面碰撞甚至下面的细分项都得到了G,这在中保研还属首次。那么理想L8的在车身设计上究竟采用了什么样的设计?

● 理想堡垒安全车身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怎么理解这些钢材到底有多坚硬呢?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红色的热成型钢,它的屈服强度超过了1500MPa,相当于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15吨的重量,放五辆理想L8问题不大;黄色为超高强度钢,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约10吨;灰色是高强度钢,每平方厘米承重约5-6吨。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笼式车身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碰撞时的安全性,这种结构在出现事故时,溃缩区能够像风琴折叠起来一样来吸收撞击力,而座舱区会相对完整,最大程度确保乘员的生存空间。当然汽车除了笼式车身外还有3H车身(源于马自达)和GOA车身(丰田开发的吸能技术)。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 正面25%偏置碰撞

  包子有肉也不在褶上,中保研再严苛说到底也就是开卷考试,不少车企为了应付考试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应试教育,比如面对驾驶员侧25%偏置碰撞测试时,大家知道考啥就重点复习,但面对选考的副驾驶25%偏置碰撞测试,咱们不选就好了,分数自然也就上去了。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其实早在2012年,美国IIHS就针对主驾驶进行了25%偏置碰撞测试,到了2016年,IIHS怀疑车企都是应试教育,曾偷偷安排了当时热销的SUV进行了副驾驶25%的偏置碰撞测试,结果果然大跌眼镜,因此敢在中保研做选做题的,也可以说是条汉子了。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据理想工程师分享,他们当时也在思考就算不参加副驾驶的测试,这一侧要不要和主驾驶做的一样,毕竟关乎不少成本和标定的问题,在和CEO李想沟通后,李想反问了他们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你们这么不喜欢自己的太太吗?”对于这句话,您细品......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其二是副驾驶侧有拖车钩,出现碰撞时变形也不一致;其三是气囊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座舱设计都和主驾驶位不同;其四根据数据统计,副驾驶侧出现严重事故的概率要比驾驶员侧高近2个百分点,因此对理想汽车来说,这一侧的安全也同样是Must。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对于丢轮保命,理想工程师也并不否定这种做法,但却认为有点应试教育,由于丢掉车轮不会出现车轮侵入乘员舱的情况,所以前方双侧脚部的钢材都会选用强度差一些的材料,以此来降低成本,这无疑增加了乘员受伤的风险;此外碰撞测试固定25%的面积,如果真实事故是20%或者30%以上时,车轮还能正常丢出去吗?

2理想堡垒安全车身(下)

● 侧面碰撞测试、顶压测试和追尾测试

  在美国等国家,车身侧面碰撞造成的死亡率占车祸死亡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理想L8的侧面碰撞及其子项目依然是全优通过,值得关注的是,在中保研结构侵入量评价结果一项中有一行醒目的备注:B柱距驾驶员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29cm。这是什么意思呢?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作为对比,比亚迪宋MAX和上一代思域在中保研的侧碰表现都不够理想,其中宋MAX B柱距驾驶员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cm,思域为8cm,可以说半张座椅都没了,乘员安全也就可想而知。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车辆都不会在翻滚时点爆气囊,但理想L8通过特殊的标定实现了点爆,而且还能在点爆后保压6秒左右的时间,进一步保证了乘员安全。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在碰撞测试中,中保研并未将第三排纳入测试,但理想L8也同样没有含糊引入了全场景追尾测试,包括50km/h 30°尾部角度碰撞、88km/h 70%重叠尾部碰撞等工况,确保车身在不同的追尾情况下依然可以守护第三排乘客的安全。

3电池安全、主动安全和理想自建基地

● 电池安全

  据理想官方的数据显示,目前理想累计交付车辆33万辆,最高公里数为35万公里,出现电池热失控和起火的车辆数据为0。这些都离不开优异的电池设计,这一部分理想汽车工程师谈的比较简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电池阻燃、电池24小时监测预警以及顶级电池供应商。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云母板具有耐高压、质地柔软、轻量化以及防火性能高等特点,是一种非常好的散热材料;陶瓷隔热垫拥有一定的吸液保液能力,能够延长电池循环寿命,增加电池的大倍率放电性能。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 主动安全

  驾驶辅助可以说一直是新势力品牌的强项,理想汽车凭借自身的不断优化和OTA的升级,再加上激光雷达的加入,算是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 自建制造基地保证安全性统一

  理想L8全车拥有近5000个焊点、近400个铆接点、150米的自制涂胶以及200多个螺柱,如何让每台车的安全性都保持一致就极为关键,这就涉及到车辆生产时的检查环节。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对此,理想汽车选择大幅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率,并引入SPR焊接视觉检测系统和车身绝对在线测量系统,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实现100%在线检测。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车身绝对在线测量系统主要由全局跟踪子系统和三维扫描子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前者以地面为参考系,通过捕捉集成在三维扫描传感器上的传感器跟踪模块识别三维扫描传感器位置,建立数学模型;后者同步获取、拍摄三维扫描传感器的位置,并将测量结果转换到车身坐标下。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 全文总结

  总得来看,理想汽车在自家产品的安全性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同时据理想汽车研发副总裁汤靖透露:理想内部对于几万元的营销费用都需要CEO李想亲自审批,但对于车辆安全方面的研发费用,却可以跳过审批流程并且不设上限。可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也许这就是理想员工愿意无折扣购买自家产品的终极原因吧!对此,您怎么看呢?(图片来自理想官方 文/汽车之家 郑晨)

【碰撞安全】理想L8的碰撞安全结构设计分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