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养黄鳝的基本要素

 温度关:夏季气温最高可达35摄氏度至42摄氏度,黄鳝对高温的最大适应限度不超过38摄氏度。降温措施有三点:一是荫棚降温,即在成鳝池正上方人工搭设荫棚。荫棚搭设可借助池边植物(如扁豆、丝瓜)的藤蔓或直接用稻草帘等覆盖物构成,但覆盖物不宜过密,既可起到遮阳的作用,又可保证池水有一定的光照;二是水生植物辅助降温,多与荫棚降温一同使用。在成鳝池水面上投放适量浮游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借助植物体遮阳,注意水生植物的覆盖面积不要超过池水面的1/2;三是换水调温,夏季把池水位加至25厘米~30厘米,当气温达到38摄氏度以上时,采取更换池内表层水来平衡池水温度:另一种是采取终日微流水进出,此法降温效果最好。

  饵料投喂关:一是保持饵料的清洁卫生,特别是动物性饵料一定要新鲜,切忌投喂变质饲料;二要注意饵料的质量,要多选用动物性高蛋白饵料,如蚯蚓、黄粉虫、蝇蛆等;三要掌握好投饵量,每日投喂标准以当日黄鳝吃完为宜,如遇恶劣天气,黄鳝摄食量减少,应及时捞除剩余饵料,以防剩饵料腐烂污染水质。

  池水酸碱度关:夏季成鳝池的水质的PH值应严控在7~7.8之间最佳,如果池水长时间呈现酸性,可在池内撒生石灰调节。

  防逃关:夏季,当天气突然变化,会使池水中黄鳝感到不适,黄鳝焦躁不安,此时最容易逃跑,特别是在夜间发生外逃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雷雨季节,要经常检查水位深浅,池壁和池底有无裂缝以及排水孔的网罩是否完好,及时排除隐患,堵断外逃的出路。

特种养殖技术】黄鳝养殖之黄鳝常见病的防治

  生长期间,尤其是刚放鳝苗和黄鳝繁殖季节, 绝对不能够放鸭子直池捕食。为防止猫、鼠、鸟类等动物入池捕食黄鳝,最好用旧网片盖住池子,或是采取其它保护措施。   夏天,有时因气温太高,黄鳝会出现中暑昏迷现象,此时应换清凉水,或遮阴降温,再喂新鲜的蚪肉。   

黄鳝在饲养初期,如果鳝种表皮受伤就易引起水霉病。病鳝体生白毛,食欲不振,最后病弱而死。防治方法是选择体表无伤、体质强壮的幼鳝,在放养前用石灰消毒鳝池,发现患有水霉病的黄鳝要及时用5%的碘酒抹患部或3-4%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就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黄鳝梅花斑状病是在黄鳝的背部出现黄豆粒大的黄色圆形病斑。   

防治方法是在鳝池中放养一些蟾蜍,由于它们身上的蟾酥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若已发病,可用剥去皮的蟾蜍头部,用绳子系好后在池内拖几次, 1-2天即可除病。   

黄鳝毛线虫病是由于毛线虫侵入黄鳝肠道引起的疾病,毛线虫大量寄生引起黄鳝死亡。防治方法是在放养鳝苗之前用生石灰清池,可杀死虫卵预防此病。发现病鳝后,可按每50公斤黄鳝用5克敌百虫晶体(90%), 掺入豆饼粉3公斤,做成药饵投喂治疗。

黄鳝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在养殖黄鳝过程中应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其常见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腐皮病

  病鳝行动无力,整天将头伸出水面,体表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形红斑,以腹部两侧为多,有的还会腹部出现蚕豆大小紫斑, 严重的表皮腐烂成漏斗状的小洞,若剥去腐皮肉,往往可见腐皮和内脏。   

防治方法:   

(1) 经常更换池水,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在加换新水的同时,全池泼洒漂白粉1ppm,连续3天,有较好疗效。   

(3) 每立方米水体,用红霉素2.5万单位噻唑拌饵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6天

2.肤霉病

  此病是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或饵料不足而引起黄鳝互相咬伤,伤口感染霉菌而致,伤口处长出棉絮状"白毛",病鳝食欲不振,最后消瘦死亡。   

防治办法:   

(1) 用5%食盐水浸洗鳝种后放养。   

(2) 已发病的可用0.04%的食盐和0.04%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3.烂尾病

  此病在高密度养殖的黄鳝池或运输途中容易发生, 病鳝尾部发炎充血,继而肌肉腐烂坏死,以致尾柄或尾部肌肉烂掉,尾椎骨外露,病鳝的头伸出水面,反映迟钝,行动无力。   

防治方法:   

(1)注意鳝池水面的环境卫生,可减少此病的发生和危害。   

(2)用0.2ppm呋嘀唑酮全池泼洒。   

(3)用每毫升0.25单位的金霉素液浸洗消毒鱼体,效果很好。

4.毛细线虫病

  此病系毛细线虫侵入黄鳝肠道所致,造成黄鳝消瘦,而后死亡。   

防治方法:   

(1)放养前黄鳝池用生石灰消毒,可预防此病。   

(2)每50公斤黄鳝用9%晶体敌百虫5-7.5克拌入河蚌肉中投喂,连喂6天。   

(3)用贯众、荆、苏梗、苦楝树根皮等中草药合剂,按每50公斤黄鳝用药总量290克 (比例按顺序为16:5:3:5),加入相当于总药量3倍水,煎至原水量的1/2, 倒出药汁,再按上述方法加水煎第二次,并两次药汁拌入饲料投喂,连喂6天。

5.棘头虫病

  由棘头虫寄生肠道引起,肠道发炎充血,阻塞肠管,严重时造成肠穿孔,引起黄鳝死亡。   

防治方法:   

(1)养鳝池放养前用生石灰消毒可预防此病。(2)每50公斤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40-50克混合于饲料中拌喂,连喂6天。

黄鳝网箱越冬死亡的原因及预防

  一般人工养殖的商品黄鳝到春节前后销售,小黄鳝则在第二年继续养成。网箱中养殖的黄鳝在冬季冬眠时常有死亡,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多年的养殖实践进行总结,认为网箱黄鳝越冬死亡有多种原因,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

1.体质太差

  由于黄鳝自身体质太差,对环境变化特别是水温剧变和病害的抗逆力差而造成死亡。因此,从越冬前的秋季开始就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黄鳝自身体质。主要措施是:投喂含丰富蛋白质和一定量脂肪的能量饲料,如蚯蚓、螺蚌肉、鲜鱼、蝇蛆、全价配合饲料等;增加投喂次数,由原来每天傍晚喂一次,在每天上午再增加一次;秋天水温逐渐降低,上午和晚上吃食减少时,可以把投喂时间逐步集中到水温较高的中午进行;每次投喂饲料数量要足。

2.水草不适

  冬季网箱中的水草都枯萎,但黄鳝仍需要栖息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中。这时如果水草太少或该层无纵横交错的密集水草,则黄鳝就无良好的栖息场所,最后落入网箱底部缺氧死亡。预防方法是:越冬前应在网箱中培植大量的水草。水草品种以水花生最好,因为它的水上水下部分都很发达,且其水下部分冬季仍不会死亡。

3.水质不良

  冬眠期间,黄鳝主要依赖退化了的鳃和皮肤呼吸水体中的氧,如水质不良,水中缺氧,也会造成黄鳝死亡。因此,越冬期间需要保持良好的水质。方法是:保持水体一定的肥度,经常加注新水并保持高水位。

4.水面结冰

  黄鳝对低温的耐受能力一般在1℃。严寒的冬季,网箱中水面枯萎的水草若不能覆盖水面而结冰,时间过长也会导致黄鳝死亡。防止方法是:正确选择养殖用的水草,如水花生、油草,而不宜用水葫芦。

5.病害侵袭

  主要有水霉病、腐皮病和蚂蝗为害等。病害一是严重影响冬眠黄鳝的体质,二是带病个体越冬易死亡,三是带病个体疾病传播。因此,越冬前必须严格防病,有病则要及早治愈。冬眠前还要向水体泼洒一些杀菌灭虫药物预防。

6.人畜等为害

  由于冬眠期黄鳝活动能力极弱,外界干扰会使它落入水质极差的网箱底部,又无法回到水面的水草中而缺氧窒息死亡。因此,冬季切莫随意拉动水草和搅动水体。

7.网箱黄鳝养殖的价值

  一个网箱6至8平方米投入20斤左右的苗子,到年底可共收获60斤以上的成品鳝鱼,净增长40斤左右,如果达不到这个水准,就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技术经验。这几年每年底的调出价格在30 元之上,因此,扣除成本,一个网箱能净赚1000元以上。一个3至4亩的池塘水面,至少可放 100个以上的网箱,因此一年可净赚100万元以上。规模越大,赚的就越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