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病虫害科普丨稻小潜叶蝇的危害与防治一、分布与危害‍‍二、症状‍三、防治技术‍

< h1级"pgc-h-right-arrow">、分布和危险</h1>

水稻小亚叶蝇是水稻毛眼水蝇害虫的俗称,又称水稻毛叶蝇,属于双翅水蝇科,已知全世界至少有3种:稻叶毛眼水蝇、东方毛眼水蝇和小灰眼水蝇,我国只有前两种分布。不同种类的毛眼水蝇形态相似,容易混淆。稻叶蝇,又称水稻潜意识叶蝇、水稻蝇、螳螂蝇、水稻水蝇、小麦叶眼水蝇、大麦水蝇、小麦水蝇,又称水稻亚叶水蝇、稻叶蝇、稻水蝇,20世纪80年代后范子德罗晓南和黄邦轩等人鉴定出来, 事实上,包括水稻和小麦叶眼水蝇和小麦的危害,绿草小麦毛眼水蝇,而真正的(小白发眼水蝇)分布在美洲、欧洲和亚洲,日本、中国还没有看到分布。在最近的文献中,误认为水稻小潜意识叶蝇名称的现象更为普遍,需要注意。

病虫害科普丨稻小潜叶蝇的危害与防治一、分布与危害‍‍二、症状‍三、防治技术‍

水稻叶眼蝇常见于水稻北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东部毛眼蝇在安徽、湖南、福建、广西等南方水稻地区。水稻叶毛眼水蝇原本是北方水稻地区稻田期的重要害虫,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水稻播种和播种期的推进以及活水稻的推广,本田劈裂水稻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是我国华北和东北水稻生长初期的重要害虫。在长江中下游,两季水稻种植区在水稻幼苗初期是偶发的害虫,早稻移栽时间早,面对春季的低温天气,有利于其发生。然而,自21世纪初以来,稻蛆叶蝇只发生在东北,如辽宁海城随着养殖制度的变化而逐渐增加的趋势,据调查一般可造成5%~10%的减产,严重地块减产20%~30%。在黑龙江省,虎林面积每年不同程度,发生面积往往可达100%,一般受灾田地减少10%~20%,严重程度可达60%。

病虫害科普丨稻小潜叶蝇的危害与防治一、分布与危害‍‍二、症状‍三、防治技术‍

< h1级"pgc-h-right-arrow">,症状</h1>

除水稻外,水稻的宿主,还有大麦、小麦、燕麦、小麦、长人看小麦、日本小麦看小麦、李氏草、草、棒头草、狗牙根、东北甜嘴、海荆三刃等本科、莎莎草,还有多毛石龙、天南星枝等植物。

水稻小亚叶蝇对幼虫有害。幼虫钻入幼米叶中,在上下表皮之间叶肉、叶表皮残留,受害叶呈现不规则的白色条纹,这就可以看出乳白色至黄紫色的长形小蛾子,每片叶子少2~3头,头7~8头以上。受害人最初出现在叶面上芝麻粒大小的弯曲"蠕虫泡",后来随着虫道的膨胀和伸长,形成黄白色死斑,水稻下部受害植叶下垂到田间水中腐烂,严重可使水稻幼苗枯萎成碎片。

病虫害科普丨稻小潜叶蝇的危害与防治一、分布与危害‍‍二、症状‍三、防治技术‍

< h1级"pgc-h-right-arrow">三、防控技术</h1>

采取农业防化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农业防控

1&gt;除除野草,除去田地边缘、沟渠边缘、低洼杂草,可有效减少昆虫的来源,从而减少对水稻的危害。

2&gt;养殖要强,浅水灌溉深度小于5cm,促进水稻幼苗新根系的出现和生长,特别是在7~10d的成虫产卵期,浅水灌溉控制效果较好。

病虫害科普丨稻小潜叶蝇的危害与防治一、分布与危害‍‍二、症状‍三、防治技术‍

3&gt;平整地,排水和鞣制土地,保证水稻幼苗在同一水层中生长旺盛,减少弱苗,降低成虫卵的概率。地块严重发生,通过田间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不利于幼虫的发育,能有效控制其发育和危害。

化学防治

药物防治的重点是早期水稻幼苗和早期稻田中幼苗的早植。移栽水稻复活后适宜施用,喷洒前保持田间水深5cm左右,给药1d后灌溉。

病虫害科普丨稻小潜叶蝇的危害与防治一、分布与危害‍‍二、症状‍三、防治技术‍

成虫开花时,每667m2喷洒2.5%敌方百里香粉1.5~2.0kg,或用2.5%敌方百里香粉加1.5%果粉按1:4混合后每667m2药2kg。

幼虫发生期间,选用40%乐高乳液1000~1500倍液态、敌方虫溶性粉体800-1000倍液态、敌方乳液1000倍、锑锑乳液1000倍液态、马拉硫素乳液1000倍、亚胺对硫磷乳液1000倍、蚜虫湿粉2500倍液态、 每667m2喷液45~60L。每667m2用3%百威颗粒剂2kg混细土20kg均匀施用,抗震效果也较好。

资料来源:中国农作物病虫害

病虫害科普丨稻小潜叶蝇的危害与防治一、分布与危害‍‍二、症状‍三、防治技术‍

植物药堂,国内首创的"人工智能网络植物医院"在线平台,提供一站式作物健康在线诊疗服务。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上海工厂医疗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