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各区交通】平谷区营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

作者:北京交通
【各区交通】平谷区营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

平东路、早鲍路、马天路西延工程建成通车;平程路、顺平路城区段完成提级改造建设;黄松峪乡胡关路、镇罗营镇平关路入选2022年度北京市最美乡村路;条条大路不仅通向八方,更通向了民心。

2022年,胡关路获评2022年北京市“最美乡村路”。

近年来,平谷区紧紧围绕百姓出行难点、堵点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公路交通需要,在路网结构优化、公路设施安全、出行环境舒适、路域环境美化上持续发力,为百姓营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为加快建设高大尚平谷、推进创城工作提供坚实的公路设施保障。

十年交通、一路芳华,成为了惠及人民群众出行、乡村振兴、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截至2022年底,区域路网总里程1666.407公里(含高速公路26.43公里),路网密度1.75公里/平方公里,居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之首,在十个远郊区中居第四位,初步形成了“七横八纵内外环”的路网格局。奋进新征程,不负新时代。平谷公路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再出发,持续当好开路先锋,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公路工作答卷。

【各区交通】平谷区营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

优化路网结构 让百姓行得畅

以“七横八纵、内外环线”的路网规划为蓝本,聚焦百姓出行难点和区域发展需求,加大道路新改建设力度,使路网结构更合理,道路通行能力逐步提高,让百姓出行更加畅通。

聚焦百姓出行难点。2019年,马天路西延建成。该路通车后,村民可直达云打路、密三路,有效提升马昌营村、东陈各庄村、西陈各庄村等地区村民的出行效率。

【各区交通】平谷区营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

马天路西延

完善旅游路网建设。黄松峪乡山区旅游连接线工程南起胡黑路北延,北至石林峡停车场,全长4.49公里,其中新建隧道、新建桥梁各1座、新建涵洞20道。该工程项目于2019年4月开工,2022年4月底完成。

【各区交通】平谷区营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

黄松峪旅游连接线

建设中,平谷公路分局结合道路沿线周边有山有水的自然环境特点,对山区边坡采取工程防护与生态恢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景观绿化。在邻水路段设置缆索式护栏、波形梁护栏,对于高边坡等危险路段,砌筑挡墙等多措施保障公路通行安全。在邻水路段设置停车港湾、观景台、休憩区等旅游服务设施,为公众休闲观景提供便利条件。胡关路黄松峪水库段由单线变成双线,有力缓解北部旅游路线旅游季的交通拥堵现象。

为进一步推进平谷区东部生态旅游业发展,改善区域局部地区出行环境,提升金海湖镇域路网与平谷区主路网通达水平,为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公路保障,2022年,平谷区开工建设休闲大会北路。该工程位于金海湖镇中心区、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主会场西北部,是金海湖镇中心区环镇北路的西延长线。工程总长1.6千米,绿化根据“宜树则树、宜草则草”的原则,采取立体绿化方式,将道路打造成秋季绚彩、辉煌明亮、简洁开阔大气的道路林荫景观带。

筑牢生命防线 让百姓行得安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持续实施公路安全“消隐”专项工程,让百姓出行更加安全。

推进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有效提升公路防灾减灾抗灾水平。实施熊南路、208路、胡关路等共2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确保汛期山区公路行车安全。2022年7月,8条县级以上公路12项水毁恢复工程目前全部完工,统筹指导乡镇完成65项乡村公路水毁修复工程,持续提升公路、桥涵安全水平;对通武线、平程路等8条公路实施公路生命防护工程。

【各区交通】平谷区营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

胡关路地灾治理

水毁恢复工程是对2021年因暴雨、强降雨导致平程路、熊南路、胡关路等8条县级以上公路水毁路段、点位进行功能恢复和提升。通过对水毁成因及水毁状况分析、调研,采取修复增设边沟、边坡生态综合防治等措施,修复损毁路基、挡墙以及完善增强排水功能,消除安全隐患,提升防汛防护安全水平,进一步改善百姓出行条件。水毁工程共计12项,共修复改建边沟450米,埋设管道1078米。新改建管涵6处,硬化路肩418立方米,砌筑边坡挡墙406立方米,消除安全隐患点位、路段共计16处。

完善公路沿线交通安全设施。针对事故多发和安全隐患路段,开展道路安全防护精细化提升治理行动,进一步提升道路安全防护水平。共新增交通标志13(面)套、施划交通标线4958万平方米、加固升级波形梁护栏3990米。

提升出行品质 让百姓行得舒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为出发点,持续提升公路设施服务水平,优化出行环境,让百姓出行更加舒适。

实施路面修复工程,提升道路服务水平。近三年累计实施密三路、通武线大修工程2项共14.45公里,顺平南线、昌金路等中修工程5项共17.7公里,对破损严重的路面进行修复完善,对道路两侧边沟、公路防护设施进行综合整治,全面提升百姓出行的舒适度。

【各区交通】平谷区营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

乡村公路大修工程

积极推进平谷区慢行系统建设,提升慢行出行品质。2022年组织实施密三路、昌金路、平夏路和通武线4条公路实施提级改造工程20.28公里,在不新增加占地的条件下,优化道路空间布局,建成供骑行和行人通行的慢行系统或非机动通道,提升道路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改善村民出行环境。完善金海湖休闲大会主会场区域及周边辐射路网慢行系统地面标识,既提升了金海湖区域及周边辐射路网慢行系统品质,同时也将带动金海湖区域周边文化休闲、体育休闲、生态农业休闲等产业经济的发展。

实施乡村公路大修及窄路加宽工程,让老百姓家门口的路更加宽阔舒适。近三年,累计实施乡村公路大修工程90公里,窄路加宽20公里,乡村公路微循环更加畅通,村民村居环境进一步提升。

美化路域环境 让百姓行得美

以路域环境治理、绿色养护为主题,平谷区坚持“一路一景”理念,全力打造绿化景观廊道路段,让百姓出行环境更加美丽;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丰富公路景观色彩。

近三年,陆续完成顺平路迎宾环岛至新车站路段、岳各庄桥至交界段及平东路全线景观提升工程。通过新增鲜艳时令花卉、退化植物补植、丰富植物栽植种类的方式,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路域景观效果。

【各区交通】平谷区营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

顺平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美丽乡村路的创建进一步改善了乡村公路路容路貌,全面提升了全区农村公路服务水平,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和乡村经济发展。近年来,镇罗营镇东寺峪路、大华山镇挂甲峪路、夏各庄镇夏大路、镇罗营镇平关路、黄松峪乡胡关路分别被评为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北京市“最美乡村路”,推动平谷区“四好农村路”建设迈入高品质发展新阶段,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其中,“最美乡村路”胡关路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矿山公园和北京市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该路为山区路,修筑时,开山修路对自然景观和生物延续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后期道路绿化恢复即遵循“生态恢复”理念,力求重塑一条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路。植物配置多用自然式,搭配立体绿化的现代园林艺术手法,绿化空白坡体上采用分层阶梯方式栽植侧柏、山桃、山杏等,建立立体植物群落景观,形成绿、粉、白、黄、红的多彩相间、四季变装的景观亮点,营造特色旅游景观走廊。

(供稿:平谷公路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