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的学习笔记——计算机深度学习的发展历程(一)

作者:尘世迷途一懒人

1. 引言

在计算机科学的广袤海洋中,深度学习犹如一颗明亮的星辰,闪烁着令人陶醉的光芒。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也是智能系统的驱动力。深度学习的发展历程承载了无数智慧与探索的印记,本文中对计算机深度学习的发展历程做了一个简单地探寻。

1.1 大事年表

l 1943年:心理学家沃伦·麦库洛奇和数学家沃尔特·皮茨提出了一种称为"神经元元模型"的概念。

l 1958年:感知器模型的出现,是神经网络的前身。

l 1965年:Backpropagation算法的发明,为深度学习提供了基础。

l 1979年:发展了Boltzmann机,早期深度学习模型之一。

l 1986年:发展了多层感知器(MLP)模型,进一步发展了深度学习。

l 1997年: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 模型的发明,解决了深度学习中的长期依赖问题。同年,IBM的深蓝超级电脑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l 2006年:Hinton等人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深度置信网络(DBN)模型。

l 2012年:Alex Krizhevsky等人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获得了ImageNet图像识别竞赛的胜利,证明了深度学习的潜力。

l 2014年:发展了生成对抗网络(GANs),为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带来了突破。

l 2015年:ResNet模型的发明,解决了深度学习中存在的梯度消失问题。

l 2016年:AlphaGo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展示了深度学习模型在智能游戏领域的可行性。

l 2017年:BERT模型的发明,使得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深度学习应用显著提高。

l 2018年:OpenAI首次发布了GPT模型的第一个版本,称为GPT-1。

l 2019年:OpenAI发布了GPT-2模型。

l 2020年:OpenAI发布了GPT-3模型。

l 2022年底-2023年初:ChatGPT-3.5/GPT-4展示了强大的自然语言生成和任务完成能力。

2. 早期人工神经网络研究

1.2 神经网络的初步探索

早期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在那个时候,研究者们开始尝试模拟人脑神经元的工作原理,以期能够创造出能够模拟人类智能的机器。1943年,心理学家沃伦·麦库洛奇和数学家沃尔特·皮茨提出了一种称为"神经元元模型"的概念,用于描述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计算过程。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逐渐取得了突破。1950年代到196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构建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并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这些早期的神经网络模型包括感知机、自适应线性元件和自适应谐振器等。

1.3 限制与挑战

早期的人工神经网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限制和挑战。这些限制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能力限制:在早期,计算机的处理能力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大规模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推理需求。这限制了神经网络在处理复杂任务和大规模数据上的应用。

2) 数据规模不足:早期的神经网络缺乏足够的大规模数据来进行训练。神经网络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足的数据,而当时获取和处理大规模数据是一项挑战。

3) 梯度消失问题:在早期的神经网络中,深层网络的训练过程中存在梯度消失问题。当反向传播算法传递梯度信号时,梯度逐渐减小并最终消失,导致深层网络难以训练和优化。

4) 网络结构限制:早期的神经网络结构相对简单,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复杂性。这限制了神经网络对复杂问题和高维数据的建模能力,导致性能和效果的限制。

5) 缺乏理论支持:早期的神经网络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很多网络结构和算法是基于经验和实验推导而得。这使得神经网络的设计和优化变得相对困难。

3. 感知器和多层感知器

感知器和多层感知器是计算机深度学习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和技术。

3.1 Frank Rosenblatt与感知器

感知器是一种最简单的人工神经元模型,它是早期神经网络研究的基石。感知器接收输入信号,并通过权重和激活函数对输入进行加权求和和非线性变换,输出一个二进制值(通常是0或1)。感知器的目标是通过学习适当的权重值,实现对输入模式的分类和判别。感知器的结构简单,适用于解决一些线性可分问题。

Rosenblatt于1958年提出了感知器模型,这是第一个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感知器模型的提出,标志着神经网络研究的重要突破。Rosenblatt的感知器模型受到了生物神经元的启发,它模拟了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感知器由输入层、权重和阈值、激活函数和输出层组成。输入层接收外部输入信号,权重和阈值决定了输入信号的加权和非线性变换,激活函数产生最终的输出结果。Rosenblatt的研究还提出了感知器学习规则,即感知器可以通过调整权重和阈值来自动学习和适应不同的输入模式。他提出了一种称为"感知器规则"的训练算法,根据输入和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来更新权重和阈值,以逐渐提高感知器的准确性和性能。

感知器模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展示了神经网络的潜力,并为后续神经网络研究奠定了基础。尽管早期的感知器模型在处理复杂问题上存在一些限制,但它为神经网络的发展和深度学习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并成为了神经网络研究的里程碑之一。感知器模型的提出和研究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续的神经网络模型和算法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感知器的思想和原理成为了许多后续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并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3.2 多层感知器的突破

多层感知器是一种基于感知器的扩展,具有多个神经元层的结构。多层感知器的每一层都由一组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都与上一层的神经元相连,并通过权重和激活函数进行计算。多层感知器的每一层都可以看作是一种非线性特征提取器,通过逐层的计算和学习,实现了对输入数据的复杂非线性映射和高级特征的提取。

在多层感知器中,通常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输入层接收原始数据,隐藏层用于逐层处理和提取特征,输出层产生最终的预测结果。每个神经元的输出通过激活函数进行非线性变换,常见的激活函数包括Sigmoid、ReLU等。多层感知器通过反向传播算法来训练网络,通过调整权重值来最小化损失函数,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多层感知器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建模能力,能够处理复杂的模式识别和分类任务。它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成为深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层数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多层感知器不断发展和演进,为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

4. 深度学习的冬眠期

由于计算能力和数据限制,深度学习在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代初,进入了一个相对较低的发展阶段。研究者们遇到了困难,深度学习的潜力无法完全发挥出来。许多人开始关注其他机器学习方法,并对深度学习持怀疑态度。

4.1 计算能力与数据限制

深度学习的发展曾经经历了一个被称为"冬眠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计算能力和数据限制成为了深度学习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1) 计算能力限制:在深度学习的早期阶段,计算机的处理能力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大规模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推理需求。深度学习模型通常具有多层的结构,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进行模型的训练和优化。然而,在计算能力受限的情况下,训练一个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变得非常耗时且困难。

2) 数据限制: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足的训练数据。然而,在深度学习的早期,获取和处理大规模数据是一项挑战。缺乏足够的数据限制了深度学习模型在现实世界任务中的表现和应用。此外,数据的质量和标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深度学习模型需要大量的高质量标注数据来进行有效的训练。

4.2 传统机器学习的崛起

深度学习的冬眠期中,传统机器学习经历了崛起和广泛应用的阶段。在计算能力和数据限制的情况下,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成为了主流,并在各个领域展示了强大的能力。

1) 特征工程的重要性: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处理数据时通常需要进行手工设计特征,这被称为特征工程。特征工程的目的是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特征,并将其输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进行训练和预测。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问题的特点和领域知识来选择和设计特征,从而提高模型的性能和解释能力。

2) 机器学习算法的广泛应用:在深度学习冬眠期中,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热点。这些算法在各个领域的数据分类、回归、聚类等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它们具有较低的计算需求和模型复杂度,更适用于计算能力受限的环境。

3) 解释性和可解释性:传统机器学习方法通常具有较好的解释性和可解释性,可以清晰地解释模型的决策过程和结果。这对于一些关注模型解释和可信度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如金融、医疗等领域。相比之下,深度学习模型的黑盒性和复杂性使得其解释性较差,难以直观理解和解释模型的决策依据。

=================未完续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