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奇葩朝廷的敛财者,王安石

作者:7号频道
奇葩朝廷的敛财者,王安石

在大汉朝一统中国之后,中国基本上以统一的中原王朝的形式出现,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只经历过两次长时间的大分裂。第一次大分裂,是东汉亡国之后,中原大地四分五裂,三国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中原陆沉,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把汉人当成两脚羊来吃。差点就灭绝了汉文化,一直到隋朝完成统一,整个分裂期长达 360 年。

奇葩朝廷的敛财者,王安石

第二次大分裂,是唐朝亡国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时间不长,只有 80 多年,最后由北宋完成统一。两次大分裂的原因都是一样的:职业军人团体形成军阀割据势力,相互之间征战不休。

事实上,从东汉开始,一直到五代十国为止,整整 900 年的时间里,中国就处于军阀时代。东汉王朝的开创者刘秀从基层小兵开始做起,一路打上去,成长为当时最大的军阀首领,把其它军阀势力统统都打服了。而开创唐朝的李渊家族,则是关陇军阀的代表,在隋亡后的激烈的军事冲突中脱颖而出。军阀时代,比的就是谁的拳头更硬,谁的势力更大谁的军队更强。灭掉东汉的董卓是军阀,推翻唐朝的朱温也是军阀,遍地都是军阀的时代,能够实现统一的唯一办法,就是王族能维持住自己最大的军阀地位。

在这里顺带说一句,东汉王朝的覆灭,起因在于汉和帝刘肇派遣班超平定西域,朝廷的精锐军力被消耗一空,以致从此无从压制地方军阀势力;而大唐灭亡则是武则天时期杀光了李氏军阀中的所有杰出人物,唐玄宗李隆基不得不依赖胡族军人的势力来实现治理,致使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胡族军阀逐渐强大起来,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

奇葩朝廷的敛财者,王安石

大宋建国之后,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痛定思痛,决定终结 “职业军人” 这份祸乱中国的工作。请注意,宋太祖的这个决定影响深远。

从宋代之后,除了极少数的例外,汉族不再有 “职业军人” 这个概念。军人自此成为低劣、粗鲁的代名词,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就这么流传下来,让汉族成为全世界最懦弱的民族。后期岳飞的岳家军和戚继光的戚家军,算是勉强有了职业军人的味道,但是这俩都没得到好下场,岳飞被冤杀而戚继光则在被罢官之后,贫病而死。

奇葩朝廷的敛财者,王安石

宋太祖的主要玩法有两个。第一个,是奇葩的厢军制度。这个制度相当于收垃圾,凡是穷人,乞丐,盗贼,流民,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一律收到厢军里来,作为军人使用。指望这帮人能有多大的战斗力,那就是白日做梦。

另一个玩法,是以文御武出任最高军事长官 “枢密使” 的,一定是文官。所有武官的职位升降,都必须由文官审定。当然了,将兵权都交给文官,这事同样很可怕,为了防止文官集团权力过大,团结起来对抗皇族,大宋朝廷建立起了一个异常复杂的文官系统,三言两语根本就说不清楚,我就这么笼统的介绍一下:大宋王朝文官全是临时工,基本上都不可能在一个职务上干满三年。大宋的皇帝们最精通的就是权术,没事就像提防贼似的把文武百官轮着调换一次,莫名其妙的升迁和突如其来的丢官,对大宋朝廷的官僚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皇帝们还特喜欢在官员之间挑拨离间,玩平衡术,看到大臣们相互攻击,党争成风,皇帝们就开心得要命。

我们现在已经明白,大宋财政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乌合之众的军队在一群傻傻文官的指挥之下,浪费了巨额军费,但是根本不能打仗。然而主持变法的王安石这厮根本就不敢提军人职业化这码子事,于是出台了一大堆奇葩至极的改革措施,唯一的作用就是搜刮民财。均输法和市易法是照搬汉武帝的平准令,成立官办商贸企业,强买强卖挣差价;青苗法是由朝廷放高利贷给农户,挣利息;募役法是向全国摊派劳役钱;方田均税法则是要清查田产,增加税源。总而言之,各种变法措施,都是为了增加朝廷的收入。然而这些钱,最终一定会被转移到社会的最底层,由最弱势的农民承担。

奇葩朝廷的敛财者,王安石

当然了,这些被搜刮的钱财又被送到前线去,跟西夏又打了第四次大会战。然而,王安石穷全国之力支撑的这次会战,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表面上看宋军算是惨胜,靠拼消耗拼赢了几乎是赤贫状态的西夏部落联盟,但是契丹人最终介入,强逼着大宋军队撤军,而大宋的财政已经根本无法承担再跟契丹打一场的支出,面对契丹的威胁大宋君臣面面相觑,最后竟然真的无功而返。

大宋朝最根本的败政就是军事制度,然而王安石变法没有触及这方面,当然也不会有任何成效。但是,王安石的种种财富搜刮手段,却带来了另外的恶果:首先,宋朝的贫富分化状况极度恶化。民众眼看着这个奇葩的朝廷掠夺走了无穷无尽的财富,拿到战场去浪费,自己吃不饱穿不暖,还要眼看着一帮傻傻文官整天装会打仗的逼,那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大宋朝因此丧尽了民心,30 年后女真人打进来,大宋朝廷发动战争动员令,老百姓根本就不理睬,随便你丫去死。

奇葩朝廷的敛财者,王安石

女真人在长江以北建立起金国,老百姓也高高兴兴的接受了,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心怀故土这一说,对赵宋王朝一丁点的怀念都没有。另一方面,王安石不分青红皂白疯狂搜刮财富的行为,同样触犯了官僚阶层的利益。他作为宰相,本来应该站在官僚团体这一边,跟皇权相对抗。但是这厮完全站到了皇帝那边,为了帮皇帝筹措军费不遗余力。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王安石,以及所谓的变法派,成为了天下公敌。

王安石主持变法十年,就黯然退场,然后新法全数被废。王安石无人理睬,黯然病逝。但是历史并没有在这里结束。随着大宋财政状况的持续恶化,越来越难以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已经是末日之中的大宋朝廷于是再次启动变法,丞相蔡京再次把王安石变法的那一套搜刮民财的手段拿了出来,然而这些烂手段只能是加剧社会矛盾,无论是官僚阶层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因此对大宋朝廷更加反感。

北宋,也因此错过了改正错误的最后机会,最终亡国。 我们今天回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只能有一个评价:不知所谓!对于这个国家最核心的矛盾,所谓的变法措施根本就不敢触碰;却在搜刮民财上极尽想象力手段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变法手段,这样的奇葩朝廷,不如还是早点灭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