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作者:慧言史说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全世界最早出现纸币的国家,是中国,中国最早出现纸币的地区,是四川。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开始流通交子,这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货币。

它的出现,体现了北宋经济的繁荣,只有经济发达、贸易往来频繁时,纸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优势才会完全显露出来。

北宋的交子,一度成为朝廷抢夺民间经济发展成果的工具,渐渐地,老百姓对朝廷发行的货币失去了信任度。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南宋出现的会子,已经无法再取得老百姓的普遍认可,这一切,跟朝廷竭泽而渔的经济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

北宋到南宋的转变,交子到会子的演变,体现了宋朝经济发展怎样的方向和进程?朝廷的哪些经济政策,导致了这一转变?

收归国有,广泛使用

唐朝开放的民间社会氛围,为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统治阶层扶持商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之下,宋朝商品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时代。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以北宋时期的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在所有的地区和城市当中,天府之国是民间自由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带。

这里有着丰富的盐铁资源,有着各式各类不同品种的茶叶,有着柔软亲肤的丝绸,还有着各色美食。天府之国产出的商品,短时间之内受到了全国其他地区民众的喜爱。

商品要想进行交易,货币的使用必不可少,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本身并不具备任何价值,属于衡量商品价值的中介型工具。

以前,人们通常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进行交换,例如用一头羊交换十只鸡。

后来人们使用贝类货币和青铜货币,但货币的流通阶层仅仅局限于上层阶级,等到金属货币出现后,各类铜钱,以及金银,便在全社会范围内流通开来。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在宋朝纸币尚未出现之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使用金属货币作交换,对于一些商业规模较大的商人来说,金属货币的使用极为不便。

金属货币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每一次出门做生意前,他们都会携带大量的金属货币,货币产生的重量,往往会给他们的路途造成极为沉重的负担。

于是部分商人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使商品交易变得更为轻松便捷?

在这一想法的驱动之下,民间开始流通纸币。

一开始,纸币只在四川地区小范围之内流通,不同行业的商人结为一个商圈,商圈中有人专门负责制定与纸币使用相关的种种规则。

比如不同面值的纸币可以衡量多少价值的商品,大面值纸币该怎样换算成小面值纸币,以及更多与之相关的条例。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在商圈当中,所有成员形成共识,使用纸币进行交易,所以宋朝的纸币最开始并不是官方推行的货币,而是民间流通的商品交易形式。

为了获得民众广泛的信任,这一部分商家也得到了官府发行纸币的允准,宋真宗执政时期,交子成为了四川地区民间普遍流行的货币形式。

宋仁宗继位以后,统治阶层发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而且也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民众对私人发行的纸币存在着一定的怀疑。

为了谋取利益,也为了解决信任度的问题,官府将所有纸币发行业务收归己有。

从此以后,只有官府统一发行的交子才能在市面上流通,民间私人组织发行的交子,将会作为假冒伪劣货币处理。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类比于今天的经济发展情况,交子就像是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的人民币,具有官方指定性和唯一性。

而民间同样有非法组织伪造人民币,他们制作出来的成果属于假币,无法在市面上流通。

为了与假冒伪劣的交子区分开来,官府在纸币的材料和制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首先在材料上,官府使用的是经过特殊手段处理之后的纸张,相比起原始的纸张来说,它具有更强的韧性,不易被损毁,也容易保存。

特殊的技术和手段,官府并未对外披露,所以想要伪造交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制作上,官府也推出了更新换代的政策。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通常情况下,官府每两到三年推出一批新的交子,与此同时,市面上所有的旧交子都将回收到官府手中。

发行与回收的价值比例,始终维持在1:1的水平线上。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手中有100张旧交子纸币,你可以把所有纸币全部拿到官府,换取同等数量且相同面值的新交子纸币。

朝廷往往会设置一定的兑换期限,时间可能是一到三个月,最长不超过半年。

兑换期限截止以后,所有旧纸币都不能在市面上继续流通,在官府不承认的情况下,普通商户是不敢随意收取旧交子的。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官府以一定的频率对纸币更新换代,除了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之外,也是因为这件事有利可图。

面对商业规模较为成熟的商户,官府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按照宋史记载,每一千钱的兑换,当事人需要向官府缴纳3%的手续费。

可别小看了3%这个数字,在庞大的兑换数量条件下,官府可以获得很大一笔利润收入。

另外,《宋刑统》也与时俱进,针对纸币使用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

若有人违反规定,私自仿造纸币,或者流通不被官方承认的纸币,他将会受到严苛的法律制裁,严重的甚至还会丢掉性命。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早期的经济犯罪,由此可见,宋朝律法对经济市场的秩序颇为重视。

大肆发行,货币贬值

当朝廷发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之时,为了尽最大可能收拢现金,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毫无上限地发行纸币,以至于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做出损害经济秩序的行为。

朝廷过量发行纸币,不仅仅因为有利可图,还因为国家开销在不断增加。

众所周知,北宋的政权一直不太平稳,懦弱的北宋军队始终无法与北方少数民族抗衡,大多数时候被裹挟在战场之上,军费开销年年增长。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为了满足北方军队的需求,朝廷只能不断发行货币,并想以此手段来刺激社会生产和消费,从而加大经济流通速度,提升经济繁荣程度。

然而物极必反是客观规律,当纸币发行的数量超出一定的尺度时,更可怕的社会现象便发生了。

当市面上出现的纸币数量过多时,货币贬值是必然的结果。

以前一块钱可以买到一个糕点,现在人人手中都有纸币,而且数量不少,一块钱的价值便会无限降低,同样的糕点,或许需要花十块钱才能买到。

这就是通货膨胀的原理,而在北宋时期,因为滥发纸币,市面上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普通老百姓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有限,通俗来说,他们赚钱的速度根本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和货币贬值的速度。

农民在地主家里打工,一个月拿到的固定工资是有限的。

以前他的这部分工资可以负担一家人的基本经济开销,但是当货币价值贬低,商品价格上涨之时,他手中的工资已经无法再承担维持开销的成本。

农民的工资并不会随着通货膨胀而上升,地主阶级反而会想方设法地打压和剥削农民,因此通货膨胀的直接受害者,就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阶级。

许多百姓因为无法负担生活重任,走向了流离失所的悲惨命运。

北宋时期的纸币贬值到什么地步呢?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以宋哲宗时期举例,那一时期发行的新型交子,可以兑换五张同等面额的旧交子。

钱已经不再值钱,老百姓手中储存的纸币,就像一张张废纸,无法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因为通货膨胀,大量百姓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有些人连基本的生存权都无法得到保障,社会问题不断增加,群众怨声载道,统治阶级的政治秩序也受到了冲击。

老百姓对官府已经失去了信任度,所以到了北宋后期,有一些穷途末路之人,甚至拿出家中的交子,点火烧掉,行为十分极端。

由于朝廷经济压力逐年增长,财政开销日益增加,他们也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作为保证金。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在没有保证金的情况下,朝廷的信用度大打折扣,多数百姓拒绝使用纸币进行交易,金属货币再一次回归市场,这属于严重的经济倒退现象。

宋朝朝廷不仅没有处理好此次危机,反而给了更多官员扰乱市场秩序的空间。

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私藏的货币,强行在市场中转入转出,导致市场秩序严重失衡,也造成了不少家破人亡的悲剧。

北宋的交子时代,也随着北宋政权彻底覆灭。

南宋纸币,加剧崩塌

北宋都城被金人占领后,赵构在朝廷忠臣的扶持之下,建立了南方的南宋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分庭抗礼。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当下中原政权尚未完全崩塌,南宋依然是一个具有统治力的封建王朝。为了笼络天下经济发展成果,南宋自然会像北宋一样发行官方统一的纸币。

与北宋的交子不同,南宋发行的纸币名叫会子。

统治阶层打算采用北宋初期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中央朝廷统一发行纸币,与民间流通的其他货币形式区别开来。

政府利用官方统治力给纸币作背书,获得民众的信任。

这个想法很好,但统治阶级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民众已经对中央朝廷失去了信任,信任度一旦丧失,便很难再弥补。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而且由于北方战事吃紧,朝廷已经拿不出钱来作为保证金,民众眼见朝廷连基本的诚意都无法展示,更不可能信任朝廷,使用会子。

官府借助发行纸币,进一步掠夺民间财富,以自身的信任度为代价,换取微薄的经济收益,最终得不偿失。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失去了以群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动力,南宋只能走向既定的崩塌结局。

结语:

官方统一发行货币,是在以政权强制插手市场经济秩序,属于宏观调控手段。

从北宋交子到南宋会子:宋朝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倒塌的?

但市场本身拥有看不见的大手,当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自身的规律相违背时,国家经济发展自然会走向下坡路。

无论任何时代,经济政策一定要顺应市场规律的变化。

参考资料

《宋史》

《宋刑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