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窦靖童的《春游》,独立音乐可以承受之可爱有趣

窦靖童的《春游》,独立音乐可以承受之可爱有趣

​《春游》是窦靖童的第四张个人创作专辑,考虑到这也是她第一张国语专辑,我相信从语言的亲和力和认知度来讲,这张专辑会让更多歌迷感到亲切,也更适合用来作为了解窦靖童音乐创作和表达世界的一个入口。

不可免俗的是,我依然要提到窦靖童的音乐基因,尤其是在我听完这张《春游》专辑后,我甚至觉得窦靖童已经做到了一件完美的事,那就是传承基因却打破基因并再造基因。

作为一个标准的乐二代,父母双方又都是华语乐坛历史上标新立异的大神,窦靖童从出道的时候,就被很多人强行贴上基因的标签。这可能是很多新人无比羡慕的事情,但对于身处其中的人,往往会觉得是一种桎梏,甚至在外界强加标签的同时,自己也很难逃离基因源头的束缚。

而听窦靖童这张专辑,最大的感受就是,嗯,她确实是王菲和窦唯的孩子,然后呢?然后当然就从上世纪来到了新世代,顺着她的《春游》一起和她“春游”去了。

窦靖童的《春游》,独立音乐可以承受之可爱有趣

因为这张专辑和九十年代的非主流、另类流行、4AD统统都没有关系,这就是一张属于当代且有着窦靖童个人烙印的独立音乐专辑。

从上世纪的另类及非主流音乐,到新世纪后的独立音乐,虽然标签的名字一直在变化,但实际上它们的内核都是一样的,就是不走工业化的寻常路,通过更自由的表达和创作,形成独一无二的作品,和自己。

但这其中还是有一定变化的,如果说九十年代的非主流和另类流行,其对立的目标和对象是当时的主流流行乐,所以音乐人及歌手往往会以打破传统流行曲的结构、风格、唱腔,来体现自己独一无二,那么这种对立显然已经不适用于这个时代。

可以说,这是一个独立音乐已经渐渐成为主流的时代,很多贴着独立音乐标签的音乐本身,同样开始模式化、套路化。甚至于很多所谓的跨界合作,似乎都像是在既定框架里完成个性的合作,但因为框架的局限性,也让很多突破、挑战、实验本身,无法做到真正的尽性。

窦靖童的《春游》,独立音乐可以承受之可爱有趣

而听《春游》这张专辑,你会觉得这是一张在独立音乐时代里,都显得清新脱俗的独立音乐专辑。甚至也可以说,这张专辑实际上是回到了独立音乐的内核,真正实现了从心的创作和表达,它既有属于窦靖童个人的烙印,又有着不俗的可听性,在好玩、好听,以及轻松和格调中,也有着一个完美的平衡。

在强化制作的时代,《春游》也是一张“轻制作”化的专辑,这个轻,不是指这张专辑不重视制作,而是指它的制作并不强调硬件和软件,不强调什么国际化的阵容,以及尖端的录音技术等等层面。

《春游》这张专辑的主体,除了由窦靖童完成创作,就是由她和“狮子侠”(Lionman),以小成本的方式共同完成制作。这个模式有点类似于Finneas和Billie Eilish共同完成专辑,都是用“卧室音乐”、“阁楼音乐”、“车库音乐”等小成本方式制作。

倒并不是说独立音乐一定要小成本,但小成本确实也是独立音乐的某种核心要素,因为轻制作及技术层面的投入,反过来就会让创作人和制作人,会更多灵气、想象力的专注。

窦靖童的《春游》,独立音乐可以承受之可爱有趣

《春游》就是一张充满想象力又有灵气的专辑。

专辑以“春游”为主题,以“乐游”为目的,最终通过十首作品,完成了从“日场”到“夜场”的一日游活动。

这是一个限定又自由的主题概念,一边是一日狂欢的游乐,一边则是窦靖童情绪、感受、回忆、幻想交错的音乐之旅。

《春游》在音乐上最鲜明的气质,就是轻松、好玩、轻盈、有趣。要知道,因为独立音乐本身的格调标签,很多时候让这种从心创作音乐的方式,慢慢有了一种神圣感,这也让很多年轻人面对独立音乐时,反而因为过度的用力,让音乐在梦想、追求、高大上的压力下变得无比沉重。

窦靖童的《春游》,独立音乐可以承受之可爱有趣

而听窦靖童的《春游》,则真的就像完成一次春游那样轻松自在。就像小时候玩任天堂的红白机,走街窜巷无所事事的虚度光阴一样,没什么目的也没有什么压力,音乐里没有戾气也没有卷。

但这并不代表《春游》是一张很简洁很素的专辑,相反,这张专辑就和“春游”给人的意象一样,春光绚烂、美景无穷。

DJ Scratch采样,8Bit音效、爵士乐、粤语Rap、Hip-Hop、Trip-Hop,甚至还有些World Music走向的神秘元素,《春游》在音乐元素上绝对是丰富的,甚至是让人应接不暇的。

但音乐元素却没有成为窦靖童表达的负累,也没有成为歌迷聆听时的负重。我想这还是源于窦靖童的审美自信,就像真正国际化的音乐人,从来不会把国际化放到嘴边,刻意突出外在的形式一样,窦靖童的独立音乐,同样是建立在不卖弄、不刻意、不夸张的基础上,做到平时有储备、用时不恨少。

窦靖童的《春游》,独立音乐可以承受之可爱有趣

也可以说,这就是一种顿悟式的创作,扎实的审美、轻松的心态,于是就有了这些自在的作品。

与此同时,《春游》也是一张真正属于窦靖童的专辑,而非音乐与人格割裂的专辑。

比如《Monday》里提到的“范特西”,提到的“橘子汽水”,这恰恰就是千禧年后属于窦靖童的童年、少年回忆,音乐也有了一种属于歌者的时代连接。

另一方面,整张专辑在丰富的元素、趣味的表达之下,很多人可能会过度突出窦靖童的个性、特点,会突出整张专辑的轻松、自由,但实际上这些也是很空泛的形容及定义,这些感受只有在音乐主体是对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它们的魅力。比如,如果仅仅只是以这些作为标准,那么你会发现其实并不代表这样做就能做出好音乐。

音乐的核心,还是那种对的感觉,而对的感觉更简单来讲,就是旋律。

窦靖童的《春游》,独立音乐可以承受之可爱有趣

作为专辑最早上线的两首歌曲,《Monday》和《烟花》推出后,很多人都表示反复循环了很久,这其中的因素恰恰就是它们在个性、独立的表象下,同样有着那条隐秘却优美的旋律线。

像《Monday》虽然旋律自由不受拘束,但整个的吟唱可以称得上流畅悦耳,副歌的那段Hook,还有半说唱的“浪漫约会”,都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也让人有一种跟唱欲。而那段复古气息浓郁的港式Rap,也是加的恰到好处,节奏的卡点和编曲的合成器旋律同样也是配合默契。

《烟花》有着非常复杂的段落,不仅编曲用了很多层次,人声与和声也是用了多种表达,但歌曲主体的旋律线,却始终是迷人的、扎耳的,这也让人声+和声+说唱+即兴人声音效的组合,因此在好听的基础上变得更为绚丽。

而《橘子汽水》在复古的氛围里,也确实“甜到心里去”,浪漫又不同寻常;《河流》里若隐若现的人声,闲散又绕梁;《Hello》则在神秘的鼓点之下,把音乐交给氛围和节奏,人声像是篝火晚会里的吟唱,随意轻松;《同一片天空下》更像是一曲Indie版的童谣,旋律和人声梦幻又童趣。

窦靖童的《春游》,独立音乐可以承受之可爱有趣

在这个独立音乐的时代,独立音乐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卷,正因为如此,独立音乐开始变得越来越重,为了体现与别人的不同,不断堆料、不断融合,也让音乐很多时候都在负重前行。

但听窦靖童的这张《春游》则不同,它通情达理,以我们都熟知的“春游”、“乐游”作为主题,在不强调概念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自然又自由的概念。

窦靖童的《春游》,独立音乐可以承受之可爱有趣

而窦靖童创作上的灵气,和无拘无束的心态,又打破了传统流行乐、甚至独立音乐的某些既有结构,以及大数据时代算法的算计,从而让音乐又回归到本色、纯粹的表达状态。

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张有趣、可爱、轻松、自在的独立音乐专辑,独立音乐终于可以脱下使命感、责任感,抛掉严肃正经的限制,再度回归它的本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