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现一号从马里亚纳海沟带回了什么

从上到下是虾,狮子鱼和鳕鱼
最近几天,在三亚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在海上航行近两个月后,工作人员一直忙碌、紧张和兴奋地欢迎他们的同事回家。该团队在马里亚纳海沟执行任务,乘坐"发现一号"科学检查船返回海南三亚。
8月24日,来自三亚的59人团队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87个站点和504公里的测深,方向是深海装备和技术,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质学和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和物理海洋。
科技日报
2
阿里糖果罐迷你空间站正式升空
"5...... 4......3...... 2......1......开火!那是10月25日.m 6点57分,倒计时的声音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对讲机传来。
刹那间,大火和一股巨大的黄烟出现,携带着阿里巴巴的"糖果罐"微型空间站,长征IV B运载火箭正式升空。
糖果罐成功进入其预定轨道。根据计划,立方体的小铁盒将在其预定的轨道上贯穿整个2018年Cat Double 11,从太空向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发出欢乐的信号。
十天前,20公斤重的糖果罐由工程师从上海护送到晋中黄土高原,经过四五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并被放置在火箭的独家最后一个太空舱中。
阿里透露,名为"糖果罐头"的迷你空间站与今年的天猫双11"幸福"主题密切相关——糖果意味着每个人童年最简单的幸福,而糖果罐是储存幸福和美丽容器。
人民网络
3
AG600成功完成首次水上飞行并返回珠海
10月25日上午,中国第一架大型两栖飞机"玉龙"AG600成功完成首次水上飞行,从湖北省荆门河机场成功返回珠海。
当天10:30,珠海晴朗的天空,秋风缓缓,在航空业飞向华南基地迎接AG600"家"人们的期待。.m 10点57分左右,AG600在一声巨响中平稳降落在机场跑道上,缓缓驶入并停泊在航空工业华南基地的停机坪上。11点钟,首飞四名机组人员轮流走下飞机,阵阵掌声响起。
该机于2016年7月23日在珠海下水,并于2017年12月24日在珠海顺利完成首次陆上飞行,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荆门成功完成首次水上飞行。
新华社
4
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人类催眠药物
宇航员在长期探索任务中冬死(概念图) 图片:NBC.com
熊冬眠,本地老鼠,松鼠,和其他动物冬眠,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会 - 至少现在没有。
但是,这种情况可能会慢慢改变。据NBC新闻报道,深入研究动物冬眠基因的科学家认为,他们可能能够释放出相同的生物超能力,不仅可以改善医疗保健,还可以帮助宇航员在睡眠中前往火星和其他深空目的地。
科学家认为,冬眠最早出现在第一代遥远的哺乳动物身上,这是一种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毛茸茸的树居民,最终被传递给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现代哺乳动物。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冬眠的秘密可能潜伏在人类基因组中。
5
不要认为木星的条纹是肤浅的、神秘的
木星和朱诺探测器美国宇航局
最近,水星探测器"Beppy Columbus"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人类发射的第二个专用水星探测器。事实上,人类已经向太阳系的行星发送了许多探测器进行深入观测。例如,木星于1973年发射了先驱者10号探测器,在45年内进行了七次飞越观测和两次特殊任务。其中,木星表面条纹结构的原因一直是探测的重点。
今年,以色列科学家根据朱诺号的数据得出结论,木星的条纹起源于它内部的流体运动。但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孔亨(Kong Hen)等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答案并不那么简单。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6
美国宇航局显示火箭冷却过程每分钟释放450,000加仑的水
10月24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了美国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用于太空发射系统(SLS)的冷却系统,该系统像一个巨大的喷泉一样,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向39B发射台释放了45万加仑的水。在视频中,急流冲入云层,高约100英尺,但在几秒钟内就变成了涓涓细流。
SLS耗资89亿美元(618亿美元),NASA正在为首次发射做准备。火箭系统将发射重型高推力火箭,这将需要大约45万加仑的水来冷却点火和发射过程中的噪音。美国宇航局将使用视频中的降雨系统来保护火箭及其相关设施,包括猎户座飞船,移动发射器和发射台本身。美国宇航局解释说,将快速流动的水冲向发射台可以缓解火箭发射产生的热量和能量。
- 环球网络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服务科技工作者、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责任,推动建设开放、中心化、平台化的科协。长臂而行,扎根基层,团结领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和行动,促进科技兴旺发达,促进科普推广,真正成为团结和联系广大人民团体科技工作者的党的领导, 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