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現一号從馬裡亞納海溝帶回了什麼

從上到下是蝦,獅子魚和鳕魚
最近幾天,在三亞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在海上航行近兩個月後,從業人員一直忙碌、緊張和興奮地歡迎他們的同僚回家。該團隊在馬裡亞納海溝執行任務,乘坐"發現一号"科學檢查船傳回海南三亞。
8月24日,來自三亞的59人團隊在馬裡亞納海溝完成了87個站點和504公裡的測深,方向是深海裝備和技術,地球實體學,海洋地質學和地球化學,海洋生物和實體海洋。
科技日報
2
阿裡糖果罐迷你空間站正式升空
"5...... 4......3...... 2......1......開火!那是10月25日.m 6點57分,倒計時的聲音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對講機傳來。
刹那間,大火和一股巨大的黃煙出現,攜帶着阿裡巴巴的"糖果罐"微型空間站,長征IV B運載火箭正式升空。
糖果罐成功進入其預定軌道。根據計劃,立方體的小鐵盒将在其預定的軌道上貫穿整個2018年Cat Double 11,從太空向世界各地的消費者發出歡樂的信号。
十天前,20公斤重的糖果罐由工程師從上海護送到晉中黃土高原,經過四五個小時的颠簸,終于到達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并被放置在火箭的獨家最後一個太空艙中。
阿裡透露,名為"糖果罐頭"的迷你空間站與今年的天貓雙11"幸福"主題密切相關——糖果意味着每個人童年最簡單的幸福,而糖果罐是儲存幸福和美麗容器。
人民網絡
3
AG600成功完成首次水上飛行并傳回珠海
10月25日上午,中國第一架大型兩栖飛機"玉龍"AG600成功完成首次水上飛行,從湖北省荊門河機場成功傳回珠海。
當天10:30,珠海晴朗的天空,秋風緩緩,在航空業飛向華南基地迎接AG600"家"人們的期待。.m 10點57分左右,AG600在一聲巨響中平穩降落在機場跑道上,緩緩駛入并停泊在航空工業華南基地的停機坪上。11點鐘,首飛四名機組人員輪流走下飛機,陣陣掌聲響起。
該機于2016年7月23日在珠海下水,并于2017年12月24日在珠海順利完成首次陸上飛行,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成功完成首次水上飛行。
新華社
4
科學家正在研究一種人類催眠藥物
宇航員在長期探索任務中冬死(概念圖) 圖檔:NBC.com
熊冬眠,本地老鼠,松鼠,和其他動物冬眠,但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不會 - 至少現在沒有。
但是,這種情況可能會慢慢改變。據NBC新聞報道,深入研究動物冬眠基因的科學家認為,他們可能能夠釋放出相同的生物超能力,不僅可以改善醫療保健,還可以幫助宇航員在睡眠中前往火星和其他深空目的地。
科學家認為,冬眠最早出現在第一代遙遠的哺乳動物身上,這是一種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毛茸茸的樹居民,最終被傳遞給包括人類在内的大多數現代哺乳動物。如果這個假設是正确的,那麼冬眠的秘密可能潛伏在人類基因組中。
5
不要認為木星的條紋是膚淺的、神秘的
木星和朱諾探測器美國宇航局
最近,水星探測器"Beppy Columbus"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是人類發射的第二個專用水星探測器。事實上,人類已經向太陽系的行星發送了許多探測器進行深入觀測。例如,木星于1973年發射了先驅者10号探測器,在45年内進行了七次飛越觀測和兩次特殊任務。其中,木星表面條紋結構的原因一直是探測的重點。
今年,以色列科學家根據朱諾号的資料得出結論,木星的條紋起源于它内部的流體運動。但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員孔亨(Kong Hen)等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答案并不那麼簡單。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6
美國宇航局顯示火箭冷卻過程每分鐘釋放450,000加侖的水
10月24日,美國宇航局公布了美國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用于太空發射系統(SLS)的冷卻系統,該系統像一個巨大的噴泉一樣,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内向39B發射台釋放了45萬加侖的水。在視訊中,急流沖入雲層,高約100英尺,但在幾秒鐘内就變成了涓涓細流。
SLS耗資89億美元(618億美元),NASA正在為首次發射做準備。火箭系統将發射重型高推力火箭,這将需要大約45萬加侖的水來冷卻點火和發射過程中的噪音。美國宇航局将使用視訊中的降雨系統來保護火箭及其相關設施,包括獵戶座飛船,移動發射器和發射台本身。美國宇航局解釋說,将快速流動的水沖向發射台可以緩解火箭發射産生的熱量和能量。
- 環球網絡
來源:微信公衆号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服務科技工作者、創新驅動發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的責任,推動建設開放、中心化、平台化的科協。長臂而行,紮根基層,團結上司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和行動,促進科技興旺發達,促進科普推廣,真正成為團結和聯系廣大人民團體科技工作者的黨的上司, 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