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作者:四川观察

视频加载...

自然保护区被称为自然的"基地",拥有最自然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稀有濒危的野生动物。近日,四川省印发《关于全面实施森林长制度的实施意见》,其中"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制度"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如何理顺"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发展关系?如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今天"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我们将走进自然保护区,探索生态示范创作的路径和经验。

回归山林自然保护区重建增添活力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记者在瓦亚山国家森林公园,跟随当地护林员巡视山,拍摄出一个形状像"小鱼"的野生动物,经确认后,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山溪。山西被称为"中国蟒蛇",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被称为"活化石";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雁园保护站护林员陈国宏、瓦亚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前,在保护区内,矿电站较多,人员活动较频繁,对野生动物的生长这些影响较大。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这样的变化发生在2017年,当年由于存在非法小水电站和矿山等突出的环境问题,瓦湾山国家森林公园已被省级环保督察组列入名单。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局副局长杨云伟:全县关闭了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水电站30个和14个采矿权,关闭了52个涉及生产企业的洞穴,并组织了植被恢复(工作)。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在拆除非法建设"礁石"的同时,负责部门还积极开展自然生态修复工作,恢复生态植被338亩,植被恢复率达100%。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望山市洪崖县委副书记周大军:目前,为3000多种野生动物保护区的良好生态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之一。

持续生态修复 描绘绿色发展图景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近年来,自然保护区的拆除违法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已成为全省环保的一大拳头。自2017年以来,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直在拆除位于中心地带或缓冲区的六个旅游设施,包括潘达尔酒店和香格里香庄。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阿坝县汶川县三江乡镇长李虎坤:首次拆除酒店建筑和停车场硬化场地及其他周边附属建筑等设施;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此次整改总投资515万元以上,在人工植被恢复和自然恢复的双重作用下,拆除修复区域内的植被生长良好。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资源管理局局长杨晓军:通过整改,增加了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活动的空间,使森林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减少了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干扰。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同样探索了介于旅游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九寨沟县之爱,依托数千亩高原湿地的独特风光,将当地摄影基地作为发展的突破口,走出了国家级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阿坝县九寨沟县爱海景区工作人员肖伟:原甘海子大沼泽地,建成三A级景区,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是现在的婚纱摄影、净红牌、娱乐休闲圣地。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近年来,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118个地方完成了整改,以九寨沟景区为核心,以仙池、爱海、道峰国家生态旅游试验区等景区为核心,大力实施"区域发展、绿色崛起"总体战略。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阿坝县九寨沟生态环境局局长蔡阳华积极探索生态旅游模式,完成土地荒漠化管理7500公顷,巩固农田还田80.4万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82.15%,建设三个国家A(3A)级旅游景区,2018-2020年全县旅游收入从1.72亿元增至46.52亿元。

四川新闻联播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目前,我省自然保护区发现的1252个生态环境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率达100%。到2020年,我省已建成14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4个"绿水绿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并实现了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前列、西部第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