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ubuntu10.04的初始化

对于 虚拟化,我们希望 共享虚拟光盘上的系统,每个虚拟机的 个性配置和数据在各自的虚拟硬盘上!这样我们只需维护 一个共享的系统和 各自的数据,这样虽然系统只读,不会感染病毒,但光盘不能更新,容易被攻击!进而我们想到用共享的只读虚拟硬盘存放系统。

而linux的系统结构要求etc、bin、sbin、lib必须在同一个分区(/),usr、var、home、boot等系统目录及自定义目录可以放在其他分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etc目录中分离出跟本机有关的文件或目录,或只保留能引导到挂载其他分区的一小部分,要动etc,必须精研初始化!

ubuntu的初始化一直在变,确实启动越来越快,但文档没能跟得上!辩证地看,对于字符界面的服务器来说,BSD风格的init脚本,更利于管理员跟踪!网上很多资料,太老了,基本没有参考价值!10.04的初始化用的是基于事件的upstart。

开始动手:

1、/etc复制到另一个分区/TaoHong/etc

2、精简/etc,经过两天实验,缺一个文件都启动不了,/etc只保留:

     #ls -p /etc

     default/  fstab  group  gshadow  init/  mtab  passwd  shadow 

3、修改fstab

      /dev/sda1            /                    ext4    ro                 0       1   # /根只读

      /dev/sdb1            /TaoHong     ext4    defaults        0       2

      /TaoHong/etc      /etc               none   bind                           # 增加此行,替换原/etc,相当于mount --bind /TaoHong/etc /etc

4、删除/etc/init/hostname.conf                                                  #实践证明,用下面第5步来 定义主机名

5、修改/etc/rc.local  增加一行 hostname -b -F /etc/hostname

6、把/etc/mtab变成软链接: ln -sf /proc/mounts mtab

经过以上精简,原/etc只剩下:2个目录,55个文件。

分析如下:

1、/etc/init/是 upstart的若干 作业定义文件,也就是网上说的 /etc/event.d(ubuntu10.04根本没有这个目录)。

2、当只保留fstab  init/  mtab,重启后提示,缺少/etc/default/下的某个文件,添加它, /etc/default/都是默认 变量定义文件。

3、重启后提示,缺少组和用户数据库,添加group  gshadow  passwd  shadow 。

4、这时已经用个性化的/etc,开始继续初始化,成功启动!

5、为了节省内存,可以删除原/etc/init/下的tty3--tty6,作为服务器,tty1和tty2足够了,当然tty7是自动的,你可以去看!

6、由于是事件驱动的init,/etc/init/下的若干 作业定义文件,除了mountall.conf总是第一个执行,其他执行的次序是变化的!这是我用了一天的时间,为每一个文件加了”签到“指令,实验出来的!

7、修改后,主机名是localhost,开始我分析是,upstart基于事件并发运行,mountall事件触发挂载fstab中的各个分区的动做还没有执行完, hostname.conf事件触发定义主机名 的动作并发运行,因此不能获得新/etc/hostname,于是我在/etc/init/hostname.conf文件中定义主机名之前加了延时,试验失败!好在办法总比问题多!无奈使用rc.local实现!

我把2.4内核+busybox做的防火墙,精简到软盘上,由于系统很小,文件很少,认真分析每一个文件,豁然开朗!

多编译几遍内核、busybox,LFS几遍,gentoo几遍,谁都能做发行版,再难的事成功做过一万次,对于你,还是难事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weixin_34226182」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226182/article/details/91917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