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皖美这五年】打造“五大宜城” 挺进百强城市

作者:安庆发布

长江奔腾,蓝水东流,生态加冕下人民水和谐的画面越来越美丽;战胜脱贫,乡村振兴,全面小康路安庆蹄稳;

五年来,安庆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精神考察安徽省重要讲话指示,统一思想行动,强化责任,决心改革,围绕"创新宜成、开放宜城、文化宜成、生态宜成、快乐宜成"总体目标,用实实在在的辛勤写出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答卷, 迈向"前100步"的发展蓝图。

【皖美这五年】打造“五大宜城” 挺进百强城市

易成新面貌王帆

在创新之旅中,追求它

2021年7月1日是党的生日一百周年。同日,由江苏通用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年产1020万条高性能经络轮胎项目正式落户安庆经济区,安庆用坚实的"大项目"向晚会致敬。

同期,投资30亿元的中远股份高端个人护理产品和合成香料项目,投资15亿元的上海迪西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RAW药品项目签约安庆高新区;

加快实施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大力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开展与深圳创投的战略合作,积极融入长江安地三角洲和珠三角,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建设新型化工材料产业园, 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建创新创业示范中心,与浙江大学签约,共同打造浙江大学安庆未来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这些都是安庆市推广的高质量"双招双引号"走出的"硕果累累"。今天,放眼宜城,经济繁荣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乡新面貌、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的新图景,正在第二次呈现。

一组数据见证了安庆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十三五"期间,安庆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67亿元,比2015年净增长1000亿元;在"双招双拉"的强大引擎的带动下,安庆市自今年以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步伐更加稳定、更快、质量更高;

【皖美这五年】打造“五大宜城” 挺进百强城市

新能源汽车基地胡中正

《有话剧安庆》唱《诗与远方》

9月26日至10月8日,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材节隆重举行。6大类30余项活动依次进行,精彩纷呈,硕果累累。在13天的时间里,从开场到闭幕,从街头到广场,从乡村到剧院,益城处处都能闻到黄梅的声音,声音的后遗症,"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戏,晚上看戏"文化旅游品牌越来越醒目。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时代的风格,最能引领一种时代风采的。五年来,安庆市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坚持品质奉献给人民,以明德引领时尚,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有话剧安庆"的戏剧越来越多。

《邓家贤》《老支书》《余天仙》《太阳山》《仙阳》等十几部黄梅戏曲新作;大剧《鸭子》和小剧《风雪归来》入选文化部2018年剧剧本孵化计划。黄梅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两届中国话剧"梅花奖"得主韩瑞芬入选"名家剧——当代戏曲艺术家艺术"项目,国家级演员吴美莲获得第30届华语剧《梅花奖》。

【皖美这五年】打造“五大宜城” 挺进百强城市

于平竹在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曲节闭幕式上

不仅是黄美香水,这五年来,安庆突破了"先把经济做大,再补文化课"的老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投入逐年增加。文化事业投资年均增长27.4%,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从29万平方米增至37万平方米;一滴文化活水在"有形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下,共同作用着群众的引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安庆文旅融合品牌越来越响亮,"诗与远方"越来越紧密融合。

在十里大洋领域,安庆为长三角为长三角为推广闽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在太湖文博公园,黄梅话剧经典剧《天仙赛》以全新形式精彩呈现,吸引了众多年轻人为拳头而战的一批文化旅游项目, 地质公园博物馆、溪溪泉文化园、雪家港遗址公园、二乔公园、程长辉、张恨水房、中德合作森林教育发展基地等已经落成,为全区旅游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增添了更多新的内涵......

生态保护画是美丽的画面

在北纬30度,盘山路蜿蜒曲折。这就是越溪县宝故里石府村——"越溪三兰"核心产区。

曾几何时,"一把斧头上山,五块下山",当地村民以伐木为生。如今,"一片叶子,有钱人",茶叶山,已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绿岸"。

近年来,安庆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大抓手,凸显了农村产业发展、乡村环境、农民收入、城市农业快速走向现代化、农村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推山,不砍树,不灌池塘,不破坏古建筑,做好山水秀,视山水为主,视山水为本,尽一切可能保证"看山看水,记住怀旧"。截至目前,安庆市已建成美丽的乡村中心村1127个,其中省级644个,市级145个,县级338个,一批"脏乱"的自然村落焕然一新,成为游客追捧的旅游村和"网红村"。农村公路实现村间通行,农村水通率达90%以上,网络基本全覆盖,电子商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安徽期间对安徽的发展寄予厚望。次年6月,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启动"森林长制度"改革,安庆成为三个试点城市之一。经过几年的反复研究,多次座谈会、推介会,安庆逐步形成了森林长体制改革的"六一"模式。森林长系统规划在全国率先,森林长制度地方立法在全国率先,"森林长与检察长"合作机制在全国率先,与全国农业问题深入合作,开展全国首个森林长系统贷款试点...每一步的探索,都打磨了"安庆品牌"的森林长体制改革。

【皖美这五年】打造“五大宜城” 挺进百强城市

摄影:Yuexi Azalea Gallery的Wu Yuesheng

一个行业,更多行业。这五年来,安庆深推做"三大一"专项行动,江豚自然保护区"三项政策"整治如期完成,长江"十年禁渔"有效实施,美丽长江(安庆)经济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污染防治阶段目标顺利实现,PM2.5平均浓度下降29%,空气和水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生态文明体系不断完善,长江湖体系全面实施,打造三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越溪县被授予国家"绿水绿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民生改善,实现美好生活

走进安庆,立足于宏伟的观景亭,木格子窗、砖雕门入眼。大观亭、大王寺街区改造,完成了蒋家老宅、张家药店、燕凤英老宅、邓氏等读书场所等修缮,10万块古砖、67540块旧砖,再现了安庆的古貌。

新台阶四栋楼街下,马头墙下,"安庆古城"扒窃狮子街、国货街、四大品牌大厦街这三栋65栋历史建筑全面修复,老建筑实现了"内""面"推广,现在是"老安庆的记忆,新安庆的会议室"。

然后到了"一夫之时通,万福莫开,世上一大圣贤"落户香关,这里已经伤痕累累的破山采石。如今,生态修复初见成效,总投资85.09亿元,规划总面积约13.61平方公里,"两区两园"呼唤。

从"住住宜居"到"住宜居",这五年来,安庆市累计投资600多亿元改造棚户区69433套,帮助约16万有住房困难的人"走出棚屋进入楼房";

人群笑了,城市也变了脸。这五年来,从新城区跨康熙河,到东部地区的"一湖九江",到贯穿东西、南北水道,建设城市生活用水生态水网,安庆逐步实现全市"生态修复" "城市修缮",安庆市历时5年,做活水用品,做优良的水生态。

2016年至2020年,安庆公共卫生总支出达到1769.3亿元,约占同期财政支出的85%。民生工程累计投入629.4亿元,全年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场民生倡议温暖人民,一幅民生图画一幅伊成,一张开着笑脸绽放的梦想。

|作者:全媒体记者 蒋璐璐 百平 沈永亮 刘慧子

|编辑:陈良亮

院子 里

关闭

集中

一审:吴成成 审计:盛宇 终审:蒋利民

平台运营: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

让更多人发现安庆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