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万港村,一条干净整洁的沥青路,路上有两柱整齐的太阳能路灯和垃圾分类专用垃圾桶。
"过去村子是泥泞的路,下雨的时候,总会踩到一脚泥泞。自特遣队到达以来,主干道已经修好了,安装了路灯,晚上特别明亮,还建了一个休闲广场,大家晚上去那里散步,然后回家。现年87岁的石凯成是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万港村的一名村民,对于在村子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来说,"脱贫"这个词才是他身边发生的真正变化。

忻州区万港村风光
2015年以来,武昌区扶贫办协调,23个贫困村先后驻扎了3人以上的村专责小组,先后遴选了550多名优秀干部,因地制宜,开展定向救助。
先富建路,村子看起来很新
"在村子杂草丛生之前,池塘不安全,路也不容易走。万康村的村民石继华回忆说,"村里的垃圾没有统一的聚落,散落在各处。"
2015年,武昌区人大、武昌区市政府、武昌华中市管委会派驻万港村扶贫工作组。在各级单位的指导和协助下,建设了7.42公里的村湾路,修缮了路边池塘,安装了6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了现代化移动厕所4个,建设了村民休闲广场,改善和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万康村, 新岛
"现在生活条件很好,平时自己种菜吃。石开成说,现在路很顺利,去的地方都很方便,闲暇的时候他也会出去听戏,和周边周边聊天,拉回家。基础设施正在逐步改善,村民的福祉继续改善。
武昌区人大机关万港村一书记洪亮介绍,现在万港村实现了湾湾通道水泥路,住户有垃圾桶,群组有垃圾场池,清洁人员,自来水通达住户。
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万港村的通水率为100%,主干道硬化率为100%,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100%,有线电视宽带覆盖率为100%。
扶贫扶贫,定点帮助特困家庭
音乐产业首先"和平地生活"。曹宝华是忻州区草岗村的一户贫困户。他曾经住的房子破旧不堪,床是用一堆石头和木板做的。此外,房子里唯一的家具是几把破椅子。整个房子都有一个灯泡,当它打开时不会亮起。
针对这种情况,村扶贫专责小组出资帮助他进行房屋翻新、加固维护、扩建厨房、加建床、橱柜等家具,并在家中安装了明亮的灯光,使整个房屋焕然一新。同时,团队成员将曹宝华的妻子带到武汉的一家医院进行残疾鉴定,鉴定为智力残疾,为他们的残疾津贴,并为他们的全家人提供低保险。
曹宝华,忻州区草岗村村民
"我们从村里集体扶贫行业拿出部分资金,给他提供了一份公益工作。曹港村武昌区纪委一书记郭兴煌表示,目前,保险费低、伤残补贴、公益岗位收入加上国家为其家庭购买健康保险,曹宝华家庭每年可获得4万元补贴。
马文秀是新洲区黄冈村的一名村民,她的丈夫蔡金文有一些听力问题,只有第一个靠中文他靠看图纸自学成才,为家庭承担工程补贴。婆婆偶尔用手缝衣服,收入微薄。全家有自我努力,巩固扶贫成就和小康的雄心壮志和决心。
根据家人的情况,扶贫队在黄冈村的配对,帮她联系武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沈祖珂,教马文秀做豆丝技术。
"我以前从未做过豆类,但他们教会我要有耐心。马文秀在沈祖珂的悉心指导下。扶贫工作队向中共武昌区委统战部报告,部领导高度重视研究,决定向贫困的马文秀家捐赠磨粉、电饼、封口机等1万多元设备。
现在她可以在家里撒豆子了。"现在豆丝已经走上正轨,我希望能尽快帮助我的家人分享一些。现在马文秀一家,对党的好政策表示衷心的感谢,满怀希望的过上小康生活同时坚定决心。
马文秀一家三口,忻州区黄冈村
黄冈村武昌区委统一部一书记金龙介绍,黄冈村的扶贫工作围绕"扶智"和"扶智"展开。该村有11户贫困户,另外2户65岁以上家庭按照政策失能,其余9户都是按照自己的努力脱贫。
根据各户实际情况,专责小组积极支持"村民外出打工,鼓励穷人学习技能,鼓励通过学校实现阻隔代贫困,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等措施,巩固扶贫攻坚成效,围绕全面小康的目标, 住户有信心,户家安排,都相信有党的好政策,只要精神不落魄,方法总是比较困难。
工业为核能,让人们收拾行装
2017年,武汉推进"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推进乡村振兴",朱春平当时作为"能人回村",回到新岛区长塘村,承包了100亩虾田。
"起初养虾的水很清澈,但成本太高了。科技论证提高后,朱春平转为稻田对虾养殖模式。以稻田为主,小龙虾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情况下在稻田养殖,起到水稻与龙虾共生互利的作用。
经过测试,现在小龙虾易于繁殖,产量高,饲料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也不用担心营销。"今天的收益是2017年的两倍,"朱说。"
忻州区长塘村菊花基地
"创新扶贫机制,助推行业发展。武昌区委组织部、区站区办事处、长塘村总工会联合扶贫工作队组长季水超指着村委会门口醒目的红色横幅说,为了让村民在家工作,村里开发12亩的菊花种植基地,可以带动15个贫困户就业, 2019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
"全身都是瓜子,根果可以下药。当甜瓜在春天种植时,它们可以在秋天收获。甜瓜皮、甜瓜籽、瓜根可以下药,瓜子可以作为休闲食品油炸。看不起眼的瓜是忻州区徐贵村的主要产业。
村扶贫专责小组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甜瓜种植基地,提高甜瓜生产能力。同时,龙秋瓜峪文化节,参加武昌区农贸集市,扩大徐桂村瓜玉品牌的影响力。
徐桂村鳄梨酱基地
徐归村武昌区委宣传部一书记孙志祥表示,徐桂村将于2017年开始发展鳄梨酱产业,2019年年产值近400万,将带动100户贫困户到附近打工。
精准扶贫,为产业脱贫开辟新思路
给一个人一条鱼,不如给一个人一条鱼。2016年,忻州区雷桃树村开始在龙岗山建设油茶基地,优先就业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经济收入。
刁州区雷桃树村油茶基油茶花
村民陶林波今年70岁,他的家人已经种了几英亩的田地。闲暇时,他会去油茶基地帮忙除草、农药,做一些卫生和清洁工作,每年可以增加近万元的收入。
油茶果实在忻州区雷桃树村
武昌区政协机关雷桃树村一书记宝平介绍,2017年通过转让土地种植油茶近200亩,村集体和村民可拿到租金3.9万元。2017年9月,雷道树村建设了一座100千瓦的光伏电站,年收入约13万元,成为该村集体经济的最大支柱。
2019年12月,忻州区武昌区、李围村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打造"公司、贫困户、物流、互联网"模式,成立武余农业有限公司,开展工业扶贫冷库项目,配套设备及冷藏车3辆、150亩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和20亩钢菜棚。
荔安村武昌区政法委一书记李洪祥表示,武余农业有限公司已成为该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带动了丽安村15个贫困户发展产业,每户可增加收入1万元。
武昌区政府办公室(扶贫办)副主任王刚介绍,五年来,武昌区已确定53家同行帮扶单位,先后派出优秀干部550余人,累计投入助力资金6000多万元,募集社会捐款3亿余元。23个贫困村已经建立了68个扶贫项目,包括蔬菜种植、水产养殖、森林果花、光伏发电等,全部实施,每年将为村集体募集资金360万元。
此外,武昌区针对农村道路、安全饮用水建设、
大力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实施路网覆盖、村通等27个项目。
下一步,武昌区将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防止返贫,集中精力,克服困难。
图形、文本、视频|武昌区委宣传部 武昌区政府办公室(扶贫办)
湖北省新浪市武昌区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