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演员被“天选”,神助还是枷锁?

文 | 尢尢

在最近的剧集市场上,《长月烬明》几乎是整合观众娱乐时间的存在。这部剧里,除了吸引眼球的敦煌美学以及戏剧张力之外,落在演员们身上的关注点也不少。其中,罗云熙“天选古人”的特质就再次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其实,不少演员都有着自己擅长的某种形象或者某类题材,而且在契合度的加持下,也很容易得到观众们的认可,久而久之对于这类角色手拿把掐的成熟度越高,与其绑定程度也就越深,仿佛成了新时代语境下,另一种意义上的“特型演员”。

演员被“天选”,神助还是枷锁?

他们或因自身气质与人物角色之间有着命定的贴合感,或因过往形象太过经典而在选角上养成“惯性思维”,但无论哪种都让他们比其他同行多了一份工作保障。

不过,“天选”二字虽然对于演员们来说可以看作是一种无上的褒奖,但有时候也会化身为一种无形的戏路禁锢,如何在对自己的“特型”优势抱有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发掘更多的“天选”可能,是个难题。

01

气质独特,不愁角色

所谓“天选”,意味着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契合度,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存在着外力包装所不能及的一面。比如,吴磊身上自带的“运动系年下少年感”。

相信不少网友在看《爱情而已》的时候都会和星番产生同样的感受,那就是真的会为吴磊饰演的宋三川“18:18”的心结攥拳捏汗,为他羽转网的重拾自信而感动落泪。即便没亲自体验过羽毛球、网球这些运动,也会在吴磊的挥汗如雨中轻松get,“啊~原来竞技体育里散发出来的青春荷尔蒙是这种味道!”

演员被“天选”,神助还是枷锁?

在剧里,吴磊饰演的宋三川会为自己随口说出的单押而激动,会因为藏不住喜欢而不自觉地“敏感狗狗眼”,这才是兼具理想化与生活感的典型年下。只能说,平日里热衷骑行、爬山等多项运动的他,的确带点本色出演。

这部剧的女主梁友安的扮演者周雨彤也是个“神人”,她强就强在能将社畜身上“面容精致、精神疲惫”的精髓一分不差地传递到观众面前。无论是面对毫无热爱的工作时“眼里没光”的日常状态,还是应对大事小情与各种突发时“下意识的焦灼”与“不得不的镇定”,都让不少观众在这个角色身上看到了自己被社会毒打多年后留下的影子。

演员被“天选”,神助还是枷锁?

这与周雨彤本身“内核稳定”且“略丧略努力”的潜在气质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她也将自己观察到的,“人家是真的不穿高跟鞋上班,因为真的太累了”等细节落到了实处,让整体演技更加一份真实感。不得不说,《爱情而已》是懂选角的。

像吴磊、周雨彤这种靠着与生俱来的特质而在特定角色类型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还有在“bking”与“热血少年”中都游刃有余的王鹤棣,以及靠着凌厉的骨相与清淡的气质而成为网友心中首选“恶女”的周也。

演员被“天选”,神助还是枷锁?
演员被“天选”,神助还是枷锁?

相比之下,王鹤棣算是在《流星花园》和《苍兰诀》等作品里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独特魅力。但演完《少年的你》之后的周也,却没继续坚持这条“恶女”之路。所具特质属性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演员们的形象选择。毕竟像“恶女”这类可能会对上升期小花的戏路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的标签,远比一个出彩的人设所带来的诱惑要重得多。

02

经典形象养成“惯性思维”

某些气质做不到天生,那就在角色里积累。比如接连在《狂飙》《他是谁》里饰演警察的张译,便在一部又一部的刑侦片、军旅剧里,靠着沉淀的演技为自己塑造了一幅可靠、耐糙的“成长系”军警形象,这也让他得以在类型片里大放异彩。一如网友感慨,“一看张译演警察,这悬疑味儿就来了”,这正是经典角色养成“惯性思维”的体现。

演员被“天选”,神助还是枷锁?

其实在同不少演员们聊天的过程中会发现,“当你有了一个塑造的还不错的角色后,会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反反复复接到类似的人设和形象提议”。这种“惯性思维”给演员戏路和选角工作带来的影响,在这个凡事都追求实绩的当下已是普遍现象。

就这样,因为凭借经典角色养成了演技稳定性和观众认可度,不少演员也“被动地”走上了“特型”道路。比如在一部又一部“姐弟恋”题材里无限循环的秦岚,反复落入“渣男”陷阱、正在奋力出走的李泽锋,以及靠着《香蜜沉沉烬如霜》中的润玉一角而被称为“天选古人”的罗云熙皆是如此。

演员被“天选”,神助还是枷锁?

但对于罗云熙来说,他在“香蜜”之后的几年里,也为拓展戏路、展现除古装之外的更多可能性做出了不少尝试,但无论是现代戏里的霸总角色还是科研人员、消防员,带给他的关注增幅都不敌大家心中的白月光润玉。

眼下《长月烬明》的走红,更是印证了他的古装形象在观众心中的地位与号召力。虽然罗云熙后续还储备了一部现代剧《爱情遇上达尔文》,但更多人还是倾向于把押宝的重点放在他即将进组的新古装《颜心记》,以及不知何时才能与大家见面的《皓衣行》。

演员被“天选”,神助还是枷锁?

另外,还有靠着《狂飙》再次坐实自己“反派形象”的张颂文,也在自己的特型之路上持续输出。不过,《狂飙》这部戏在放大他对于反派角色的精彩演绎的同时,也让戏外的网友开始考古,为他塑造了另一种“真诚”“勤恳”“温暖”的反差人设,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之后的戏路提供更多可能。可见,经典荧幕形象也非完全难以突破,只要自身经历足够丰富,总有另一种“人格”能被观众看见。

03

下一波“特型”发酵中

当然,在独特气质和经典形象之外,还有因为功能属性而化身另一种“特型”的例子。比如陈都灵、孟子义这类,自身粉丝流量不大,通常只能以大剧女二的身份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戏里催化剧情、美化视觉,戏外“艳压集火”等多重功能的演员。

演员被“天选”,神助还是枷锁?

还有从剧集内容的角度出发,在各种作品里负责笑点担当的昌隆、刘冠麟等,也算是功能性特型的代表。不过在前段时间《他是谁》和《回响》这两部悬疑剧里,一向以“吉吉国王”自黑逗趣儿的刘冠麟,也凭借相对严肃悬疑的角色形象,突破性地为自己开辟了搞笑之外的其他可能。

演员被“天选”,神助还是枷锁?

其实娱乐圈不仅从横向来看是个圈,纵向来看也不断链。随着前一波特型演员的养成结束,取得代之的是下一波的迅速上位、崛起。比如,在早些年的军旅题材里,张译、段奕宏、谷智鑫等演员占据着绝对的观众视野,而现在随着他们的戏路转型或个人规划不同,这一题材已经由黄景瑜、欧豪等新一代的硬汉小生占坑补位,甚至成为肖战、杨洋等流量小生们向着主旋律转型的跳板。

演员被“天选”,神助还是枷锁?

在这个过程中,依旧有人凭借老天爷赏饭吃的“与生俱来”而得到特定角色类型的青睐,比如一贯在古装剧里演绎灵动型女主人设的杨超越,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身的活泼气质。一个鲜明的特质同样有助于新人迅速抢占高地,比如凭借《于我而言危险的他》《婚事》等剧,让自己的“腹黑”特点小有热度的樊治欣,便在两部戏里为自己打造了比较典型的疯批男主形象,完成角色累积。

演员被“天选”,神助还是枷锁?

其实对已经冒出头的新生代演员们加以观察便会发现,他们想要先在一条赛道上站牢站稳,无外乎前面提到的几种路径,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就会走上属于自己的“特型”戏路。这的确会为他们形成固定受众、找到自己擅长的表演方式而提供帮助,但同样也会让他们面临着戏路收窄这一经典难题。不过,像张译、张颂文等前辈们已经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破局之法,至于如何化为自己所用,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