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音频基础知识音频基础知识

音频基础知识

小时候看电视、听广播就在想,这里面的人在哪藏着呢,那么小的空间,咋藏的呢,他也不出来,就在里面瞎BB。直到后来我入了计算机的坑,才发现万事万物皆01。

经过后来了解,发现一个声音源要变成 01 数据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自然声波->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自然声波->模拟信号

当我们说话时,麦克风会将自然声波处理转换成为声音的模拟信号。

麦克风一般分为以下两种:

  1. 电磁式话筒

    当有声音传人时,由于震动线圈在磁场运动产生微弱电压,这个微弱电压是随声音大小而变化;这个微弱电压经过放大后再到音响还原我们的声音

  2. 电容式话筒

    利用声音的大小产生忽变的压降然后经过放大到功放还原我们的声音

这部分处理我们一般不用关心,都是比较标准的流程,而且处理流程通过软件无法干预。我们只需要关心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这部分的转换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一般通过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方法转换为数字信号,这部分转换过程是我们可以通过相关参数进行配置的。

信号转化一共包含三个步骤:

  1. 采样:

    模拟信号本身是一种连续信号,它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有无限多个不同的取值。而数字信号是指在取值上是离散的、不连续的信号。所谓的采样,就是将一段时间内的连续信号转为离散信号

  2. 量化:

    采样得到后的数据,我们用多少位的二进制数字来表示声音的振幅。例如使用 16 比特的二进制信号来表示一个声音的采样,而 16bit 能表示的范围是: [-32768, 32767],一共有 65536 个取值

  3. 编码

    将采样量化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记录,比如顺序储存或者压缩储存

模拟信号转化参数

我们可以控制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转换的相关参数,进而控制信号间转换的质量。

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相关参数:

  1. 采样率

    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时,需要隔一定的时间对模拟信号进行一个采样,然后将这个采样用 01 来表示,也就是数字化的过程。 采样率表示,1S 内,对模拟信号进行多少次采样。采样频率越高,说明采样点之间越密集,记录这段音频所用的数据量就越大, 因此音质也就越好。

    为了保证声音不失效,我们采样率通常设置为 44100Hz。常用的音频采样频率有:8kHz、11.025kHz、22.05kHz、16kHz、37.8kHz、44.1kHz、48kHz、96kHz、192kHz 等

  2. 量化精度

    对于一个采样点,需要用二进制数字来表示,这个二进制的精度可以是:4bit、8bit、16bit、32bit。 位数越多,表示的声音就越精细,声音的质量就越好。不过数据量也会变大。常见的位宽:8bit,16bit。

  3. 声道数

    声道数一般表示声音录制时的音源数量或回放时相应的扬声器数量。常用的有:单通道和双通道。

    音频基础知识音频基础知识
  4. 帧间隔

    音频不像视频那样,有一帧一帧的概念。它是约定一个时间为单位,然后这个时间内的数据为一帧,这个时间被称为采样时间。这个时间没有特别的标准,要看具体的编解码器。

相关推荐

音频基础知识

Android 音频录制-MeidaRecord

Android 音频录制-AudioRecord

Android 音频录制-OpenSL ES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