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

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

文章目录

  • 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
    • 前言
    • 思想的力量
      • 黄金圈法则
      • 软技能
    • 剑的力量
      • 驱动力3.0
      • 十步学习法
      • 整体性学习方法
      • 费曼学习法
      • 富爸穷爸爸爸
    • 结语

前言

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思想,一种是剑。

还记得《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吗?光明顶上力挽狂澜,救明教于水火之中的侠之大者~

教主之所以那么厉害,除了基因优良,父母、义父、师公、外公教导有方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九阳神功”这一绝技(bug)——内功深厚,外功学习起来就进步神速。要不然,也不会在山洞里练就乾坤大挪移,更不会在光明顶上现学少林龙爪手以打败少林空性大师,自然也不会在武当山大殿迅速领悟太极剑真谛:“全忘了”…

这样看来,张教主不但宅心仁厚,而且武功一流,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学习高手啊!而对我们来说,需要注意的是,这bug似的学习能力,正是来自于——九阳神功,一门不重招式,提升内力的秘籍;

回到现实生活,我们没有主角的光环(讲真,我认为做个普通人还是蛮好的,教主长大后是享福了,但是小时候也是吃了不少苦的),但是我们却可以找到自己的“九阳神功”。

这就是,这篇,或者说接下来一系列相关博客的核心:程序员的自我修练;别笑,修炼,我们是认真的!一份“九阳神功”,请查收:

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

思想的力量

黄金圈法则

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

《从“为什么”开始》 的作者西蒙·斯涅克发现了一种思维方式,世界上最简单的法则,苹果公司的成功之道,著名的乔布斯思考模式----黄金圈法则。

一般的大众思维,都是从做什么开始,然后如何做,最后才问为什么,从外向内思考。

而乔布斯的思维方式——黄金圈法则,却直指问题核心,从为什么开始,然后是如何做,最后才是做什么,这是内向思考。

所谓黄金圈法则,就是从问题本身下手,先从问题本身入手,会让你的思维逻辑简单,直接,犀利。

黄金圈法则,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知道,软件工程领域里有“NABCD”、“5WH”的产品需求分析方法;在商业模式分析中,我们也强调“痛点”,以前虽然知道这些方法和方式,但是从未将它们联系起来,直到了解了“黄金圈法则”——这些都是黄金圈思维方法在具体领域的实际应用啊!

从具体的方法,到“思维法则”,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和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思想不是不谋而合吗?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啊!

Why是初心,是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生就像射箭,如果没有找到靶心,每天就算拉再多的弓,又有什么用?”;没有Why,就像树失去了吸收营养的根,就像船迷失了要归去的港湾;人生苦短,怎么浪费?

How是途径,是方法。“原则必须直,但是方法可以弯”,讲的是How的灵活性。How是为了实现Why,是一种战略上的规划和行动,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也。

What是How的具体实施,或者说How的成功。它是How在落地后所产生的结果,也是我们为了Why所做的具体努力;

When、Who、Where等都是不可忽略的要素,但是它们往往和具体的场景相关,是获取What的重要因素,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讲的是When;“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X一样的队友”,讲的是Who;“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讲的是Where;

所以,为知识和道理找一个框架——思维的框架,做起事来才能更加有条理,更加有控制感,结果自然也会更好;

举个栗子吧,光说不练假把式嘛!

  1. Why:成为CSDN博客专家;
  2. How:提高访问量、粉丝量、点赞量;
  3. What:持续输出高质量博文,如实战类blog、经验类blog、知识介绍类blog;(这个真的有哦!)
  4. When:现在;
  5. Who:当然是自己啦;
  6. Where:额,总不能为了获得CSDN博客专家称号,去博客园写blog吧;

当然,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点,我们都能对其再次进行黄金圈法则,比如What、When、Who各个点里,我们都能再来一次Why,以达到更细粒度的思考;

是不是很像递归?递归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没错,是退出条件,总不能无限递归下去吧,否则就等着栈溢出错误吧~

软技能

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

《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 》是一本真正从“人”(而非技术也非管理)的角度关注软件开发人员自身发展的书。实不相瞒,这本书应该是前年双十一入手的,今年才读完,因为一直感觉时机还不成熟(偷懒,没底,菜);

你会发现,这是一本关于程序员的书,但是通篇没有一行代码,连一个变量都没有;但是书中内容确实和程序员息息相关:作为程序员,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进行自我营销,为什么要写blog,以及如何做到终身学习,提高生产率,甚至提到了健身、理财和恋爱的重要性!

我在购买了纸质书后又购买了电子书,因为实在舍不得在纸质书上勾勾画画:有用的观点太多了!又不忍心把每一页都画的花里胡哨,所以就读电子书了;

全书从职业、自我营销、学习、生成力、理财、健身、精神等七个方面介绍“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 ”;使我最受启发的是职业、自我营销、学习和生产力部分;

“虽然事业是老板的,但是职业生涯的的确确是自己的”——这比“福报”、“做兄弟”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今天是个开心的日子,咱不知道什么“996”,也不知道什么“ICU”;

它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那怎么好意思划水摸鱼呢?咱得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啊。于是再次满血复活,冲向bug;

为什么写blog?是游戏不好玩,还是剧不好刷?这就涉及到自我营销啦:推销你自己;为什么要推销自己呢?当然是扩大影响力了,为啥扩大影响力呢?当然是为了职业生涯呗,当然也是为了奉献社区,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写blog只是推销自己的一种手段,公众号、出书、出视频教程都是可选的路径;

学习部分则不得不提“十步学习法”了,而这在后面有专门的介绍,这里就不啰嗦啦;另外,程序员终身学习,这一特点,实在是让人又恨又爱,不过,有了自己的“九阳神功”,还担心学不会、学不动吗?不存在的,好吧!

生产力中,最重要的算是“番茄工作法”了;和作者刚开始的想法一样,以为“番茄工作法”只是简单地帮你专注而已,实际上这只是最基本的用法,番茄工作法的妙用在于统计和安排。统计的是一天到底可以完成几个番茄,以便对自己的工作效率加以客观的评价;安排则是为了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对于这项任务,该分配几个番茄呢?而安排的一大好处在于“意志力”的节约。

提到意志力,就不得不提《自控力》这本书啦。作者认为每个人每天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我们每做一个决定,就会使用一些意志力,当我们的意志力用完的时候,就就就失去了“自控力”;而补充自控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睡觉(五行缺觉的我表示十一分地认同);

提到专注,就不得不提心流,:心流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忘我的状态,此时精神熵最低;精神熵描述了一个人精神的混乱程度;心流呢,就是这种精神熵很低的状态,对外就表现为全身心投入,忘我了;想必大家都知道居里夫人读书的故事吧;显然,那时居里夫人就进入了“心流”状态;话说,武侠小说中的闭关修炼是不是就是一种心流呢?

不过,NilXuan也只是略读了这两本书的一小部分,还没有洞悉它们的全貌,也就没有在思维导图中列出;或许是火候还不到吧;

以上,《软技能》从长远的、多维的角度对软件开发人员赖以生存的“软技能”进行介绍,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NilXuan认为,黄金圈法则和“软技能”就像“九阳神功一样,是程序员长久、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功”,是“打通任督二脉”的法宝——提升自我认知和思考水平;

剑的力量

驱动力3.0

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

这是一本十分有影响力的书,至少对于我是这样的:升级驱动系统!

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自主意识的诞生,我不再依赖外界的奖励——包括考试成绩,这一几乎决定我命运轨迹的“奖励”,我开始如何思考真正地实现“自我驱动”。当我的学习不再依赖考试、不再受奖学金的驱动后,我意识到,终身学习,也不是那么难,甚至那一刻才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因学习所产生的“副产品”而快乐。

《驱动力》算得上目前对我影响最大的三本书之一了,另外两本是《齐天传》和《悟空传》,说它们成为我人生观的一部分,也不为过。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我和自由。想来很有趣,三本书里,两本都是小说,还是网络小说;

回到主题,《驱动力3.0》描述了三种驱动系统:

  1. 驱动力1.0,是驱动力最基础的形态,也称为生物性驱动。即饮食,饮水,生存繁衍的需求。驱动力1.0来自我们的生物属性,这一点,我们和其他动物并无差别;
  2. 驱动力2.0,是驱动力的中级形态,属于外在动机。它的核心是奖励和惩罚。当你的行为符合环境要求时,你将得到奖励;反之,当你的行为违背环境要求时,你将受到惩罚。多多少少有一点利用天性中“趋利避害”的意思;
  3. 驱动力3.0,是驱动力的高级形态,属于内在动机。它的核心是自主、专精和目的。它基于这样的理论:我们有主导自己的人生,学习并创造新事物,通过自己以及我们的世界,将事情做得更好的内在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Nil Xuan」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slx3320612540/article/details/102712368

    (虽然,来自自己的文章,还是标明下出处吧~ 尊重版权,从自己做起~)

装备驱动力3.0系统,能为你带来什么呢?还记得[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吗?它将更好滴解释Why?

当你的行动的原因不再是外在奖励和惩罚时,你会找到关于为何行动,即Why的更好的答案。这就是驱动力3.0:它给了你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而不是被外界所左右。这需要勇气,但是找到自己的感觉,真的不错!

要详细了解驱动力3.0,当然是拜读原作啦(网上也有电子资源),要大概了解一下的话,可以看看我的这篇博客,然后决定是否升级驱动力3.0!

总之,驱动力3.0系统,你值得拥用!

十步学习法

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

十步学习法,来源于《软技能》中的学习方法;它将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并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第一阶段:

  1. 了解全局;
  2. 确定范围;
  3. 定义目标;
  4. 寻找资源;
  5. 创建学习计划;
  6. 筛选资源;

第二阶段:

  1. 开始学习,浅尝辄止;
  2. 动手操作,边玩边学;
  3. 全面掌握,学以致用;
  4. 乐为人师,融会贯通;

其中,第一阶段,只做一次;第二阶段,则需要循环往复;

第一阶段,只做一次,并不是因为不重要,相反,它确定了整个学习过程的基调和方向,很重要;

第二阶段,螺旋式上升,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其中第十步更是要“为人师”。你会发现,接下来提到的两种学习方法它们虽各有所异,但是都强调实践和输出;

十步学习法的特点在于,定界!确定学习内容,确定学习对象,然后展开学习;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要学习HTML,则CSS是逃不掉的,而要实现动态的CSS效果,JavaScript又是逃不掉的,于是好像有很多要学的东西,也学了很多东西,但是感觉却离目标越来越远;十步学习法在第一阶段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当然这里每一步都有很多细节,但是这里不做展开,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打通任督二脉”,而非修炼“绝世武功”;在这里,我要描述的是一幅航海图,而非一张设计图;这一点,还请谅解;实际上,如何练功,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事情,他人的经验未必管用;

如果说,驱动力3.0是解决[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中的Why的利剑,那么[十步学习法](# 十步学习法)以及接下来的[整体性学习法](# 整体性学习法)和[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 就是解决How的利刃;

整体性学习方法

整体性学习方法,分为6个步骤:

  1. 获取;
  2. 理解;
  3. 扩展;
  4. 纠错;
  5. 应用;

和贯穿1-5的测试;

如果说十步学习法注重学习流程:从学习前到学习中,再到学习后,那么整体性学习法则偏重于学习方法:建立联系和连接;它的核心特色体现在扩展阶段;

通过扩展,建立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甚至是立体式的结构,从而保证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迷路!

扩展又分为横向扩展、纵向扩展和深度扩展;具体介绍可以参见博文整体性学习策略,嗯,没错,也是我写的;

现在,我们有两把解决How的利剑啦!很快,你将收获第三把利剑!

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号称世界上最好的学习方法;它和十步学习法的共同之处是强调“讲解”的重要性;它和整体性学习方法的共同之处是连接;

费曼学习法,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 选择要学习的概念,在白纸的最上方写下该概念;
  2. 设想你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
  3. 当你感到困惑,就回去学习;
  4. 简化和比喻;

十步学习法中,教学是最终的检验手段;而在费曼学习法中,教学则是为了发现知识盲点;整体性学习法中,比喻正是纵向扩展的一种手段;

所以,综合来看,要解决How的问题,建立连接、教学、实践、循环往复是关键;

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

你看,通过学习金字塔,我们就可以发现,只输入,没输出,是行不通的;规律就是这样;这也是三种学习方法中均涉及实践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三把解决How的利剑啦;如何打磨,还得看自己,对吧;

富爸穷爸爸爸

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程序员的自我修炼(一):打通任督二脉

解决了Why和How,我们即将获得解决What的利剑;

《富爸爸穷爸爸》,关于财务知识的书籍;正如刚开始的思维导图所示,它介绍了:

  1. 资产与负债的区别;
  2. 贫穷和富有的区别;
  3. 事业和职业的区别;
  4. 为什么工作和为什么工作;
  5. 如何看待风险和失败;
  6. 现金流象限;

书中刚开就介绍了一个观点:我们大多数人的财务知识,来自父母和家庭,因为学校并不教授关于钱的知识;好吧,我并不是经济系学生,所以不知道他们是否从学校得到了关于钱的知识;接下来的一句话,体现了浓浓的哲学气息:我们的父母也一样;

反正,对我而言,事实就是这样;所以,我决定继续学习那本书,即便考试不考(哈哈,外在奖励已经不是驱动我学习的动力了,因为我的驱动系统是3.0版的~);

当然,这本书不涉及具体的理财技巧,它重在传授一种观点吧,即如何看待钱,以及使用钱的行为;

如果你对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当然,书中所涉及的观点肯定不止这些,我只是列出来对我来说很有意思的几个看法,那么我想,《富爸爸穷爸爸》不会让你失望;(但是,书中的很多观点,会在不同的书中重复出现,权当是复习了吧);

《富爸爸穷爸爸》是要解决What的!我想,当你知道富人并不为钱工作以及财富的定义和现金流象限后,自然会明白,它是如何解决了What的!

至此,黄金圈三大要素,均已被解决;思想和剑,都齐全啦,你习得了“九阳神功”吗?

结语

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思想,一种是剑,而思想最终总是战胜剑——拿破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