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 远
1977年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委托李万里同志收集其父史健同志生平的材料。在收集过程中,李万里了解到史健在任中共太岳区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期间曾组织过抢救著名的《赵城金藏》,随即开始了解有关这部珍藏的情况。
20世纪80年代初,各报刊陆续发表过不少关于八路军抢救《赵城金藏》的文章,但对有些史实的说法不一。为了弄清事实,李万里重新一一访问了原太岳地区有关领导同志,并翻阅了大量资料,整理出曾远同志的回忆文章,详细回忆了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从日寇魔爪下抢救护卫这部经卷的经过。
我原在山西新军213旅工作,1940年北方局决定调我离开部队做地方工作,派到太岳区党委。区党委书记安子文同志派我到太岳二地委任秘书长,那时二地委机关还未公开,对外称“山东部”,也称过“包头部”。当时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是史健同志。
约在1942年春,一天我在安泽县亢驿村地委机关的东北房里,听见史健同志正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天珩同志商研抢运广胜寺藏经的事。史健同志对我说:“老曾,小天珩(史健总是亲切地称天珩同志为小天珩)在这里吃饭,加个菜,搞点肉。”我出去布置饭菜,正碰到史健同志的爱人李淑文同志(地委妇委书记),我告诉她说:“天珩同志来了,我去准备饭菜。”她说:“他们要干件大事情。”我说:“我也知道,是抢运广胜寺藏经。”她马上小声地说:“这事先不要乱说。”
山西广胜寺
事后没有几天,地委机关的部分同志前去抢运经卷,由军分区基干营一个连做掩护,赵城县委书记李长兴(李溪林)与县大队长许生芳率部在群众的密切配合下把经卷抢运回来。记得地委机关参加背经的同志里还有老红军呢!
那时二地委地处太岳区的前沿。二地委的敌工工作开展得好,工作能作到敌占区的县城里头。当时敌工工作人员都是单线联系,太岳区派出的敌工人员,有些就是由二地委书记史健亲自谈话派出的,记得有李力根、穆彬、袁映来等同志。
我记得日本人要抢广胜寺藏经的情报是从敌人内部获得的,说日本人打算抢经,但没找到藏经的地方。得到情报后,史健同志建议采取果断措施,抢在日本人前面把经抢运回来。因事关重大,他马上请示报告区党委安子文书记,区党委又上报党中央。抢运藏经是得到党中央批准的。
经卷运到地委机关时,大家都来迎接观看。史健同志打开经卷边看边高兴地说:“这太珍贵了,一定要保护好。”他让我安排将部分经卷暂放在地委机关的北房和西北房里,其余经卷放在什么地方我不清楚。
《赵城金藏》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
原计划马上将经卷转送到沁源县太岳区党委驻地,还没来得及,日本人的大“扫荡”就开始了。反“扫荡”出发前,史健同志对大家讲:“保护好经卷是一件大事,每个人都要背几卷经。”他还宣布了一条纪律:“人在经卷在,要与经卷共存亡。人在而经卷不在者,回来要受党纪处分。”我们带着经卷在亢驿周围的山区,马岭、泽泉一带与日寇周旋。反“扫荡”结束后,这部分经卷转送到沁源县太岳区党委驻地。记得接管经卷的人员中有刘季荪同志。
《赵城金藏》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局部)。
现在,广胜寺藏经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于北京图书馆(现为国家图书馆)。每当回忆这件事,我都深切怀念为保卫广胜寺藏经作出贡献的安子文、史健两位老领导,特别是史健同志慧眼识珠,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组织部队从日寇的虎口中抢回这部稀世珍宝,的确是为中华民族立下了大功。(1985年11月15日 李万里整理)
来源: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革命史资料》编辑部编《革命史资料》,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