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运行我的第一个C程序

  运行我的第一个C程序

一.编译程序的过程

1.预处理

2.编译  (检查语法错误和词法错误)

  在编译的第一阶段,编译器会首先检查源程序的每一条语句,看他是否符合语法和词法。这一阶段的典型错误通常包括不匹配的括号(词法错误),或者使用未定义的变量(语法错误)。

3. 汇编

  当程序中的词法和语法错误都被改正后,编译器就就会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较为低级的汇编程序。完成翻译后,计算机系统会自动调用汇编器。汇编器读入编译器生成的汇编语言程序,将其翻译成二进制代码,这种代码被称为目标码。汇编器会将这些目标码保存在目标文件中。其中,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目标文件的结尾时.obj。e而在unix操作系统中,目标文件的后缀为.o。

4. 连接

  连接的主要作用是将目标代码转化为具体的计算机系统上的可执行程序。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可执行文件名与源文件相同,但其文件名的后缀为.exe.在unix或者是Linux操作系统中,连接器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其默认文件名为a.out。

二.集成开发环境(IDE)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编辑,编译,,运行和调试通常由某个单个应用程序控制,这个应用被称为集成开发环境(Inter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二.运行我的第一个程序

  鉴于初学入门,我下载的c编译器是Visual c++6.0.

1.首先,在编译器中新建一个工程,并在C++ source file里编辑源程序。

2.编辑的第一个源程序prog1.c.,目的是输出Programming is fun这句话。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printf("Programming is fun.\n");

return 0;

}

运行我的第一个C程序

3..通过编译,汇编,连接,最终在终端上显示的结果。

    Programming is fun.

运行我的第一个C程序
运行我的第一个C程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