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夏,新四军淮海军分区3支队7团团长外出侦察,遭到了伪军的枪杀。战士们为了替首长报仇,包围了伪军据点,动用了“生化武器”。伪军大队被熏得头晕目眩,在碉堡上挂起白旗,纷纷举手投降了。
1943年夏秋之交,按照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淮海军分区3支队7团准备攻打桑墟据点。桑墟据点位于苏鲁交通要道上,也是蔷薇河、青伊湖两岸的战略要点,日伪军在此地修建了大批防御工事,派伪军第3大队守卫。
为了弄清桑墟据点内的情况,7团宋团长接连几天,率部前往据点外围侦察,没想到危险突然发生了。1天夜里,宋团长一行刚摸到桑墟据点外面,附近老乡家的看门狗不停狂吠,引起了伪军哨兵的注意。
紧接着伪军哨兵们朝着据点外面不停开枪,宋团长等人躲避不及,不幸被子弹击中。在伪军追击出来之前,战士们背着宋团长,迅速突围出去,将伤员们紧急送医。经过医生的抢救,其他伤员闯过了“死亡线”,而宋团长因为负伤太重,当晚便没了呼吸。
噩耗传回,7团将士们均哭成了泪人,发誓要为团长报仇雪恨。经过与老乡们商议,7团悄悄发起了“打狗”行动,防止犬吠声泄露新四军的行动踪迹。几天时间后,因为天气炎热,许多狗尸发出恶臭味。
7团参谋长想到了1个好主意,让战士们连夜转运狗尸,一具具丢进桑墟据点中。在“生化武器”的攻击下,伪军们被熏得头晕目眩,不顾“三张”兄弟(伪军头目)的阻挠,纷纷向据点外面跑。
7团在据点外围设下埋伏,碰到跑出来的伪军,直接开枪射击,又将伪军喽喽驱赶回去。经过1个月时间的围困,“三张”兄弟彻底忍受不住了,在碉堡上挂起了白旗,选择列队举手投降。
7团将俘虏们缴枪后,迅速冲入据点中,牢牢占据了桑墟据点,拔除了1颗楔入抗日根据地内的钉子,振奋了苏北军民的抗日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