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谈牧野,从户外达人到自然守护者

对谈牧野,从户外达人到自然守护者

在朋友圈里看牧野的照片,第一印象是"生狠辣"。攀岩、攀冰、登山、滑雪、平带、潜水、跳伞、滑翔、户外运动等游戏,仅此一项就足以让人羡慕不已。他以非职业球员的身份四处旅行,几乎全年都在午休。前一天,他在阿尔卑斯山挥舞着冰雹,第二天他准备出发前往挪威峡湾,与虎鲸一起潜水。夏天来了,攀岩、潜水、跳伞,在冬天,滑冰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2018年,牧野离开了他在班夫中国的第一手团队,加入了"守护者荒野"志愿者联动平台。CSO首席战略官的崛起被他称为"首席便便官"。说起起源,海因每次带领团队到天山、三江源等雪豹调查项目前线,做的最多,就是爬上岩石接缝收集"大猫"的粪便和毛发。

从户外圈子到野外保护圈,从户外文化推广者到雪豹保护志愿者,功能和身份属性可能看起来不同,但牧野想做的事情并没有改变。

他说,户外运动包含着人们与自然交流的方式,而野外前线的工作让他看到了"户外"的更广泛含义,最根本的爱还是自然,想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非常赤裸裸。

对谈牧野,从户外达人到自然守护者

牧野和他的同伴们在加拿大班夫的落基山脉攀登冰面。本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从户外圈到野外防护圈,你的人生轨迹和职场轨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牧野:小时候,我还是个很瘦的孩子,直到十二岁以前,身体都不是很好,属于什么就不可能有的那种。高中接触户外运动后,身体慢慢好转,从登山、登山、露营开始,逐渐发展成重装上阵的徒步,比如7、10天的无人区路线。接下来是进一步接触攀岩,登山,潜水和跳伞等子领域的户外活动。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被自然引导,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养,掌握了更多的技能,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定。很多人认为我去哪里和做什么都很危险,但事实是,户外运动告诉我,恐惧起源于未知,正是因为我经常外出,我变得更加严格和有计划,现在我把这些态度带回了生活。

我的事业和生活都与户外运动息息相关。大四时,我志愿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参与老河沟林场改造生态保护项目。毕业后,我在户外行业工作了几年,主要工作是品牌管理和市场管理。在后来的这段职业经历中,通过分析国外趋势和研究国内市场环境,我意识到"户外"是中国消费者的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买了设备却没有去野外,才发现一套防风雨衣,一双登山鞋穿了十年还不错,所以这部分消费者并不像国外消费者那样乐于升级户外设备。当时,我觉得我应该做一些对户外文化发展真正有帮助的事情,所以我选择创业,参加班夫山电影节和国际海洋电影节中国巡演项目。

事后我想出一些精力去做公益事业,于是在2018年初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守护荒野"和"野疆"共同赞助的雪豹保护志愿者行动,与西瑞、雅雅一起,第一批自然保护演员从户外改造,到山上去工作, 收集、布照相机,做动物痕迹调查和数据记录,这样就毫无征兆地成为"守护荒野"的成员。

对谈牧野,从户外达人到自然守护者

在新疆戈壁拍摄变色龙沙蜥时,小家伙伸手到牧野的怀里,用一种精神抖擞的眼神看着远方。

澎湃新闻:你现在的公开身份是"守护荒野"首席便官,怎么解释这个词?具体有哪些功能?

牧野:项目现场的物种监测(痕量调查、样本采集、社区访问)一直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具体而言,"铲子官员"这个名字被用来发现和收集动物粪便,通过痕迹安排红外摄像机,并通过访问社区的土着人民来了解当地人与自然的共存。说出意思,我想服务荒野,同时驱使更多的人和我一起行动。

"守护荒野"团队有七名核心成员,西瑞和亚亚负责项目在新疆的核心内容,并与各种NGO合作。我的基地在北京,负责专业培训、一线志愿者团队的组建和北京本地资源的对接,以及分别在上海、重庆、广州等地从事志愿者系统管理、衍生品开发及不同项目交易工作的几个小伙伴。

对谈牧野,从户外达人到自然守护者

青海三江源是世界上最富猫的地区,保护荒野的团队在清晨的沟渠里发现了豹子刚刚留下的脚印,所以徒步进山探索。

新闻:您能简要描述一下您是如何筹集资金,建立团队以及开展野生动物观察和保护项目的吗?哪些活动已经在进行中?

牧野:"守护荒野"是一个共享志愿服务的平台,服务于国内各个NGO的保护(污染防治、垃圾收集、物种保护),大部分资金来自行业基金会项目申请、公共募捐,还有一小部分是我们自己的公共募捐项目。正是此次"野生新疆"启动的"野生公立学校"项目升级版,"野生新疆"联合主办的奚瑞和亚亚,于2012年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马明老师的黄金雕塑监测项目,看到了环境加速变化,想做一些可能有用的事情, 然后建立新疆物种调查保护项目,作为非政府公益保护社区的抓手。在与内地公益和环保机构的不断学习和接触中,他们了解到用触发相机记录中国野生雪豹的可能性,并着手从乌鲁木齐河开始进行痕量调查,并在接下来的三年中逐步扩大研究区域和濒危物种, 组建一支追逐动物的志愿者队伍,朝着保护西部高山生态的保护方向前进。

到2018年,"野生新疆"志愿者团队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也为基金会和企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资金来源。《守护者荒野》此时升级出现,启动了"云守护者志愿者同伴发展计划"。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热爱自然、想要保护自然的人投入时间和精力,却又不能自力更生地保护自然。它定位为一个志愿者动员、培训管理并伴随成长的平台,可以让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以各种技能服务公益保护行动,同时也能引起圈外的关注。我们认为,这个方向非常值得做,也是必要的。

对谈牧野,从户外达人到自然守护者

牧野和秀瑞在东天山项目现场设置了触发摄像机,来到铺设点,迫不及待地看到摄像机记录下来的动物图像。

2018年3月,守护荒野正式启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引进了数百名志愿者,其中包括40名核心志愿者。我们的雪豹调查已按计划进行了10多期,目前正在为春季的新一轮工作做准备。此外,我们还参与了由山水保护中心、中国勺口、野生中国、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等机构主办的多项地方保护和研究项目,以及三江源自然观测节、国际水獭大会等大型生态保护活动, 它们建立系统的速度比预期的要快。但是,距离云守护者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除雪豹外,该平台还针对高山生态系统物种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和保护项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守护荒野"公众号,信息量比较大,也欢迎加入我们的"狂云保护"计划。

对谈牧野,从户外达人到自然守护者

项目现场的一只雪豹是"犁坑",它们的标志性行为是掩盖自己的排泄物。

新闻:志愿者如何花24小时在野外进行动物追踪调查?告诉我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对吧?

牧野:做研究是一项特别有趣但有点困难的工作,我们需要挖掘一些数据空白的区域,寻找动物的线索,然后实时记录下来。如果遇到重要的痕迹,还要在现场做初步判断分析,做出下一步的决策。当营地在晚上建成时,数据复制和处理工作通常立即开始。

其中一个更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发生在天山项目现场。我带了几个志愿者到新区拿相机,那天我看到大群的马鹿和北方山羊,雪豹的主要猎物,甚至听到了雪豹的叫声。我们沿着野兽之路一路攀爬,脑子里装满了雪豹可能的路线选择。山上的路越来越陡峭,积雪很厚,我们没有带上攀岩防护装备,我们不得不在雪地里快速放下两点。回到营地,又饿又冷,油箱几乎烧坏了,连水都喝不饱,小队紧急决定在附近山上捡一些枯枝,火化雪,烘干衣服,暖手和脚,然后才能入睡。三个月后,两台相机记录了一只新的雪豹,我给她起名叫"狂怒"。

有一次,我和西里船长一起进了一条沟里,那里曾经有偷猎者,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来源。所有摆放的扳机摄像头在途中都被偷走了。我们俩一路走到沟里最深的泉水,没有一个找到,互相看了半天。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我们捐赠的几台相机,还有本季雪豹的照片。我们猜测是谁干的,我们担心黑豹的安全。

对谈牧野,从户外达人到自然守护者

第一次,兴奋的雪豹的牛群玩起了角色扮演,也可以看出雪豹的体型和人类的比较。

新闻:我听说,除了动物痕迹调查,你还会对高山生态系统进行抽样调查,这些收集到的数据最终会以什么形式转化,呈现给大众?

牧野:这部分资料、数据将提交给行业总监单一科研机构作进一步分析,比如雪豹项目我们有雪豹中国保护网。2018年雪豹中国保护网发布了中国第一份雪豹报告,向公众讲述了中国雪豹的现状,在哪里,知道多少,有多少空白区域,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工作,等等。我们自己也组织不时向公众开放的线下分享活动,并通过各机构的微信公众号披露项目进度和分阶段结果。

新闻:您需要为频繁的实地工作增加哪些知识和技能储备?成为志愿者的要求是什么?

牧野:首先是学会尊重自然,以及如何尽量减少工作和生活中对自然的负面影响。二是学会保护自己,要补充基本的野外生存技能,包括运动技能和急救技能。另一个是为你想去的地方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对你可能看到的物种进行初步研究。

我自己的知识储备方法一般是从背景知识,到相关领域的资深教师进行咨询,通过阅读,查找信息来补充自己的信息库。重要的是要提醒自己要不断回归自然并在实践中学习。

我们对志愿者的要求并不复杂。有技能,有一定的能量盈余,有决心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云卫者计划现在由Guardian Wilderness提出,鼓励志愿者利用他们的闲暇时间和专业知识,例如在现有社会属性下发推文,编辑,设计海报以及参与野生动物保护项目。远程工作,无需前往项目现场。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圈外"为大众传播、量做积累的方式。

对谈牧野,从户外达人到自然守护者

内蒙古的夏季花季是最好的飞行季节,牧野在克齐与同伴一起练习滑翔伞。

澎湃新闻:关于普及和提升国内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牧野:我相信爱自然是人的天性,是骨头里的东西,就像DNA源代码一样。只是城市生活逐渐让我们离自然更近了一步,包括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因此,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之前,你应该首先考虑如何让人们回到与自然共存。

我相信,通过各种户外活动,人们会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和兴奋,让他们合乎逻辑地想要保护这个美丽。我自己加入Better Blue"Infinity Deep Blue"潜水员海洋保护联盟的态度也是如此,这种转变是由内心驱动的,做出自然选择,而不是在道德上要求你必须完成的事情。

此外,森林,沙漠,海洋和荒野对于城市人口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因此,在推广生态保护理念时,有必要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城市生态系统就在身边。我们可以开始了解和学习城市和周围的生态系统,关注周围的花鸟,参与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

各机构现在正在倡导公众参与生态调查。从机构的角度来看,进行研究和研究的工作人员有限,需要调查的领域如此之大,物种如此之多,以至于公众参与通过自学成为公民科学家,并协助机构调查和保护自然生态。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热爱自然的朋友可以通过公民科学家计划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爱好,使生活变得丰富而有意义。

最后,希望你们能学会和我一起参与,成为一名守护荒野的公民科学家,在守护家园的同时,获得幸福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