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网页端微信扫码支付-技术设计

网页端微信扫码支付流程

网页端微信扫码支付流程

1. 用户在网页上支持的支付方式里选择“微信支付”

2. 网页根据微信通道返回的支付链接生成微信支付码

3. 用户通过手机扫码支付

4. 网页根据用户付款结果,进行跳转或提示。

12306网站上购买火车票,可以用微信扫码支付,北漂的兄弟们应该都体验过。

如下是一个产品交互原型,便于直观理解。

再介绍一下网页端微信扫码支付的时序。我方先调用三方接口拿到qrcode展示到前端页面上, 然后等待用户使用手机微信扫码支付。微信收到支付请求并处理完毕会主动通知我方系统,我方系统会修改支付单状态,这个过程通常会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一般不超过5s)。三方也提供支付结果查询接口,供我方主动发起查询。

前后端人机交互设计

而用户界面上这个人机交互的难点,就在于页面展示付款码之后,怎么知道用户是否扫码支付完成了呢?因为页面展示了付款码之后,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用户用手机扫码支付了,一种情况是用户并没有扫码,或者是扫码了也没有支付。

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式是:服务端提供一个查询支付结果的接口。页面在展示了支付码以后,设置interval,比如每间隔2秒钟,就调一下服务端的接口,看看是否支付完成。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服务端接口 和 页面交互 的详细设计。

✅  服务端接口:查询支付状态

方案:先查本地库,判断是否已经支付,如果已经支付,则直接返回。如果未支付,则同步调用三方接口请求支付结果,然后如果是终态,则改支付单记录,再返回。

这个方案的缺点很明显:① 连接db做查询或修改操作;② 调用外部接口。这两点会导致响应慢,尤其是②,会增加因网络导致的不可控的因素。

优化方案:改为查redis。就是说,当三方回调我方支付结果时,我们将支付状态保存在redis里。直接查redis,5s内即使无终态,也不主动调用三方接口;5s后,则可以考虑异步触发调用三方接口。

这样会极大提高接口响应速度。

✅  页面端交互

页面设置interval,每隔2秒查支付结果,拿到结果后,跳转页面,给出对应提示。

特殊情况下,页面不能一直傻傻地轮询查,可以再设置一个阈值,比如如果超过30秒还没有拿到支付结果,则跳转页面,给出支付超时的提示,并引导用户重新发起支付。

微信付款二维码的时效

微信返回的付款二维码是有时效的,一般最长2小时。

如果页面上支持重新获取付款码,这时一定要首先校验订单是否支付完成,如果已经支付完成,则引导用户进入付款成功的页面。如果未支付,则调用微信取消支付接口将当前付款码置为无效,然后重新生成支付订单号,然后调用三方微信支付接口,重新获取qrcode地址并在付款页面展示付款二维码。

重复支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