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钟立风:在这个快时代里漫不经心地活着,爱着,行走着

作者:南窗文化生活

1、

音乐,想必是大多数人认识钟立峰的方式,也是我认识钟立峰的方式。

三年前,我乘火车北上北京,在一座新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听完《杭州的夏天/天天下雨》,我总是喜欢在民谣中寻找城市。

火车北过我家乡的群山,隧道交替,打乱信号,连续传输失败后我多次听到一首关于武汉的歌,寄给我在武汉上学的表弟,就是"武汉这几天一直在下雨。

听着今年钟立峰翻拍的《武汉这几天一直在下雨》,仿佛要把我拉回那辆信号断断续续的列车。

钟立风:在这个快时代里漫不经心地活着,爱着,行走着

如果一首歌是活的,它必须与听它的人联系起来,创作者不一定考虑在什么情况下会听到他的歌,他所描绘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他现在的想法。如果将来有翻拍,也许体验上有所改变,情感的表达会以一种新的方式,一种新的方式,更是他新的生活。

钟立峰表示,他2017年古典爵士乐版的《武汉这几天下雨了》"都是关于看黑人电影的",其中包括古典吉他和爵士钢琴。

你是否专门学习爵士钢琴来重新邮寄歌曲和去看黑人电影?不一定,但这也是他平时生活中积累的一种选择。

至于音乐的创作,他写下了自己的平凡生活。

2、

除了音乐家,钟立峰的另一个身份是作家。有人问他,他的写作是否偏爱歌曲或文学,他不能说他的音乐是否与文学或文学相辅相成。

茶色的写字台,象牙白色的台灯,桌旁挂着几张作家照片的相框,一把与书桌颜色相似的椅子,背面优雅的曲线,一个带玻璃的书架,还有书,连书柜的手柄都非常好看。

这是钟立峰的书房,从照片上我开始想象坐在这张桌子旁的钟立峰,或者弹钢琴,或者写作,或者阅读。

钟立风:在这个快时代里漫不经心地活着,爱着,行走着

2011年4月,他的第一本书《悲伤如爱》(Sad Like a Love)并不是那首歌。对于钟立峰来说,音乐、文学、旅游、电影都是他的"生活需要"。

翻阅自己写的书,他会感叹自己阅读的广度,他看着许志摩,我们都知道,也看了一点点玉梅,他读的是作者的人物故事,也看的是作者自己的一生。

在《布克》一书中,他写到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系,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对他的对手有一个"微观词汇":"一个病人写不出一本健康的小说。"

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公开承认他的才华高于自己,并相信"安娜。卡列尼娜绝对是欧洲文学中首屈一指的文学杰作。

也许文学真的是他音乐的滋养,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当音乐创作混乱时,这个时候文学就进入了自己的内心,然后特别乐于开始写作。"

钟立风:在这个快时代里漫不经心地活着,爱着,行走着

也许如果你听他的歌,一会儿你会认为这是帕蒂史密斯,或者你会认为这首歌里有一个病态。

阅读,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3、

"懒得出门,朋友少了。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看书,买食物,做饭。去公园加入老人的行列,锻炼身体。偶尔旅行,漫无目的地在其他地方徘徊。寻找老书店,迷失在老无人巷,晚上回到酒店,随便回忆起偶尔的邂逅和感受就好了。"

这是他的自传。

懒惰的人喜欢找老书店,他说:"读书就是旅行,旅行在字里行间。"读到你的脚还没有被测量的距离。

他自己在无锡池塘以南的古运河岸边开了一家书店。

钟立风:在这个快时代里漫不经心地活着,爱着,行走着

南下池塘/步行书店景观

那是民国的一座老建筑,一个老救援队,当时是一个消防站。书店的名字叫"行走",2015年由钟立峰和他的好朋友开张,店名来自钟立峰的话:

"我要么在走路,要么在书店里。而阅读也是走在字里行间;"

今年4月,书店因持续亏损不得不关门,在书店关门现场介绍钟立峰说:"救援也会'出来',但请把书拿走,有火了。"

尽管他借用了书店大楼"救援灭火"的含义,老旧的"救援灭火"是为了保护千家万户的消防安全,但步行书店却把书藏在了"火"里。

想必他理想的人生不亚于一家书店,让人与书相遇,也让人与人相遇,给爱读书的人一个空间,挑一本好书,在一个下午,喝一杯茶,在店里播放音乐。

"阅读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小庇护所,"毛姆说。"

关于书店,那是钟立峰的理想空间。

4、

2006年,钟立峰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获得了最佳新人奖,后来回忆道:"他第一次做专辑,第一次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和现在不一样了。那时,我觉得我不会出名。"

2011年,钟立峰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从此,它一直是一年一本书的节奏。

钟立风:在这个快时代里漫不经心地活着,爱着,行走着

无论歌手唱什么歌,他的作品都无法逃脱他生命的半径;

在不断创作的背后,他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用歌曲、读书、书店,他对"理想人生"的定义是什么?

有人说,理想的生活,你只是想品尝生活的细节就行了。

如果你把这个理想的生活拆开,放在一个理想的下午,你可以在一个舒适的状态下看着它,浅而有味,四处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