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内首个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启动上线

作者: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中国农网】

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转型发展,是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4月2日,在与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同期举办的水稻产业链发展论坛上,国家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正式启动上线。

国内首个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启动上线

据介绍,国家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是由农业农村部基本建设项目支持,中国水稻研究所牵头建设的国内首个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平台聚焦水稻产业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打通水稻生产-储备-市场-贸易-消费-科技全产业链,构建一个数据指挥中心,一张全产业大数据图,九个分类数据仓库,五大应用模型和多个应用场景,将深化大数据在水稻产业领域应用,推动大陆水稻产业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国内首个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启动上线

近年来大陆水稻产业稳步发展,亟需全产业链贯通的数据服务平台来支撑高质量发展需求。“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项目的建设,致力于探索一套可复制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对于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平台的上线将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为水稻科研工作者提供数据共享及数据服务,为生产者提供数据应用服务,为水稻全产业链贯通提供数字化支撑。”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徐春春介绍。

国内首个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启动上线

从整体架构来看,建设包括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采集治理系统、分析挖掘系统、应用系统和决策与服务系统。其中,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专题分析将以指标分析、综合解析、信息挖掘等实现要素完成不同维度的决策分析。“如病虫害专题通过对水稻病虫害、自然灾害发生及防治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出年度病虫害发生次数,分析出哪一年病虫害、自然灾害发生数量最多,集中在什么时间、什么区域,便于指导水稻生产。 ”徐春春举例介绍。

同时,平台的水稻大数据分析挖掘系统还可结合水稻产业实际,建设包括价格分析、气象产量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舆情分析、情感分析等5大分析模型,形成5个预测分析服务,为决策生产提供高效支撑。如价格分析预测模型通过收集企业及稻农销售价格、批发市场价格、稻米贸易价格等历史数据,结合气象,区域产量等影响水稻价格的指标形成多维弱相关的数据集合,建成较为准确的价格预测模型,为政府及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国内首个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启动上线

除此之外,水稻大数据采集治理系统将围绕水稻品种、生产、市场、消费和贸易等关键环节,基于水稻产业数据采集与治理标准,构建水稻全产业链数据库,搭建丰富、科学、有效的水稻单品大数据中心,为数据采集管理提供坚实技术底座。

目前,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系统针对10大专业应用领域,形成10套业务应用系统,为水稻全产业链业务探索一种数据管理及应用模式,实现数据管理、统计分析、模型分析等功能,可实现对水稻产业生产、流通、价格、消费、贸易、成本收益等数据按不同业务场景进行科学分析。

“平台上线应用后,将会定期发布权威性的水稻相关指数报告,提升整体产业服务水平和能力。未来,还将从水稻全产业链数据平台转型升级为服务平台,打造数字生产全覆盖、科技能力全转化、服务网络全对接的水稻数字生态体系。此外,平台还配置一个水稻应用APP。APP精准链接终端用户,实现对水稻病虫草害的在线智能识别、远程防控指导、数据统计分析、农资信息服务。”徐春春说。

会上,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马淑萍,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水稻首席专家杨远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隋国民,广西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邓国富,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徐春春,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朱旭华共同启动了国家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上线仪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祖祎祎 王澎 邓卫哲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