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司马南,马云回国、孔乙己有什么关系?说清楚司马南错哪儿了

作者:七个大不刘

“斗士”司马南在2022年集中火力攻击联想,整理了七宗罪,剑指创始人柳传志。七宗罪刀刀见血,让人拍手称快。司马南一战成名之后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始狂怼各路民营企业家,在他嘴里除了任正非、曹德旺等极少数民营企业家被肯定或表扬外,其他的民营企业或企业家都被他挂上了资本 、资本家的牌子,不断的口诛笔伐。

司马南,马云回国、孔乙己有什么关系?说清楚司马南错哪儿了

自从蚂蚁金服上市被紧急叫停之后,杭州杰克马苦心经营十几年的形象被迅速瓦解,曾经人人追捧的马爸爸甚至差点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最终呢他选择了销声匿迹。蚂蚁上市失败一年后大家发现马云早已远遁国外,从西班牙到澳大利亚,从日本到泰国,足迹遍布整个世界,唯独没有再踏上过中国的土地(起码没有被公开报道过)。不仅如此,即使阿里核心业务被竞争对手不断蚕食,股价一泻千里,他也毫无公开表态,马云“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举动在人们的眼中就变成了值得被反复琢磨和解读的警示信号。

司马南,马云回国、孔乙己有什么关系?说清楚司马南错哪儿了

疫情三年的后遗症凸显,很多的年轻人变成了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即使媒体频繁发布一些给年轻人的求职鸡汤,比如说九零后夫妇摆摊啊卖小吃日入9000块,但是年轻人的反应却是越来越抗拒,因为在冰冷的现实之下,年轻人从最初的对此类消息的质疑变成了现在的“反感”,但是这种反感和抗拒,却被解说成年轻人不舍得脱掉孔乙己的长衫,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

司马南,马云回国、孔乙己有什么关系?说清楚司马南错哪儿了

仿佛风马牛不相及的三件事儿,其实在深层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认为是因果关系,看清楚了三件事儿的联系就看懂了当前的社会经济问题了,也就清楚了司马南到底错哪儿了?

第一,过去两三年,民营企业家们始终面临着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大家都担心今天还是企业家,明天一睁眼就变成资本家。这个现象是谁造成的?我认为和司马南为代表的一群新型公知脱不了干系,总是偷换概念把民营企业家叫做资本家。总是用现在的眼光去评判当年的企业家的所作所为。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农村还有数以百万计的赤脚医生呢?这些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的赤脚医生为除四害、根除吸血虫、防治传染病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按照今天的眼光看,那些赤脚医生们没有行医资格证,卫生条件不达标,活生生的“兽医”行为,那是不是应该也是要秋后算账呢?

第二、企业家的身份一直被不怀好意者质疑,这样的过山车谁都不想坐,这样的帽子谁也不想戴,为了求稳保平安,那就只能在经营策略上更加谨慎,与其锋芒毕露变成出头鸟,不如老老实实赚点小钱。一两个企业家这么想没什么,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对整个经济活力是一种重大的打击。更糟糕的是,大量歪曲解读在这个信息时代根本无法避免,又会继续成为打击整个经济信心的巨大污染源。人心如果散了中国不仅没有办法发挥出统一大市场的优势,也使得投资人不敢投,企业家不敢干,消费者不敢买。

秉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众多民营企业家们啊,特别是那些生意规模做得很大的那些民营老板们人人自危,无论是该做的还是不该做的扩张决策都被按下了暂停键,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被放在了第二位,低调和示弱成了企业家们的第一要务。

电影《流浪地球》里面有句台词,“希望"是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如果把希望这两个字变成信心啊,那么这句话就一定是如今民营企业家们的共同心声。腾讯像甩烫手山芋一样,接连以分红赠送的形式扔掉了手中持有的美团和京东的绝大部分股票,字节跳动对上市时间表绝口不提。过去各个电商平台争相炫耀成绩单的双十一,在最近的几年里啊也被所有的电商选择了低调处理,而互联网新贵的创始人们也颇有默契的纷纷辞职退位,甚至表现出了一种告老还乡的坚决态度。

曾经民营经济领域最具活力的互联网大佬们忌惮枪打出头鸟,恐怕只是过去几年民营企业家的一个缩影,做生意最怕不确定性,顾虑如果不能被打消,信心就不可能回得来。如果本土企业自己都没有信心大投资,外资就那就更加不敢来了。

第三、企业家心态保守,苦的就是普通人,降本增效、裁员降薪、减岗停招成了过去两三年里最常听到的词啊,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也许可以用一句内部优化轻飘飘的带过去,但是对于受到影响的个体普通人来说,就是难以承受的财务打击,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都要靠着工资来维系,突如其来的寒冬足以击垮毫无准备的大多数人,特别是轻群体受到冲击最大,每年上千万的高校毕业生的去向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脱不下长衫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的问题,但是一群人都脱不下长衫,那就肯定是另外的问题了。寒窗苦读十几年有些期望是很正常的,大家都是非常现实的,要是进工厂也能拿到体面的收入,别说脱长衫了,年轻人哪怕脱成了光膀子都会抢着去。

孔乙己这个话题在网上之所以激起剧烈的情绪反弹,是大家不能接受官媒没有往怎么把蛋糕做大这个方向去引导,而是劝说大家如何接受更小的蛋糕。

司马南总说你们都说我错了,但是到底我错哪儿了你要指出来。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一年明白了司马南代表的那个群体破坏了民营企业的信心。因为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超80%的城镇就业,可以说是就业市场的唯一救星,也是把蛋糕继续做大的唯一途径。

所以现在的重点就是要恢复民营企业的信心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明确的信号来告诉全国甚至全世界。这里依然是自由开放的市场,我们依然尊重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

司马南,马云回国、孔乙己有什么关系?说清楚司马南错哪儿了

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有代地位马云回到国内,不是给阿里巴巴看的,也不是给民营企业看的,更是给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思想用的。

最后把这个话题再往深了讲一下,其实司马南之流也就是个循着腥味出击的斑鬣狗,问题还是出在政策上,咱们国家一个大的特点就是“一松就乱,一乱就抓,一抓就死,一死就松的无穷循环”,比如治安层面的十年一次严打是这样,搞经济也是这样。

民营企业搞的风风火火的时候,监管政策没跟上,然后资本就是开始胡来了,然后就开始抓了,抓的时候又不控制力度直接给搞死了,现在又开始有意的放松了。

在马云回国之前,其实很多地方已经意识到了民营企业对于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前段时间,海南省就宣布针对民营企业家涉案人员,能不逮捕的就不逮捕,能不起诉的就不起诉,能不判实刑的就不判实刑。而这个并不是孤例,早在去年江苏、北京、广东和山东等多个地区都发布过《轻微劳动违法违规行为不予以处罚清单》,清单中显示包括扣押劳动者身份证、不按规定办理就业登记手续不提供工资详单、阻挠劳动保障部门监察等等60多项,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啊,从此不再受到处罚,取而代之的仅仅是警告而已。为了让企业降低成本和稳定住生产,选择在法律问题上开一些绿灯,可以说是谜一样的操作,如果再这样搞下去后面估计又要乱了,新的一轮循环又要开始了。

说到底这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都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路径,简单来说就是高压线很模糊,谁合格谁违规没有人说的准。巨大的不确定性就迫使人们养成一种见风使舵的习惯。资本天然具有逐利性啊,只要预期比较明确,他们就会自发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调节自己的节奏啊,重新理顺发展思路,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完全不需要靠着硬生生的行政命令,通过挤压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来维自己的利润,毕竟企业营收的增长只是治理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治理的目的是居民收入水平的上涨,以及就业环境的不断优化。

企业收入下降就去打法律的主意,但是轮到居民收入下降的时候,就拿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来举例,这确实有些说不过去。民营企业的兴衰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成败,如果这些企业丧失信心畏手畏脚,一个个只能见使舵,保守经营,那么产业升级必然无从谈起。

产业升级必须要民营企业来参与,同时民营企业迫切需要一条清晰的红线,在不触碰这条红线的前提之下,得以自由的发展,自由的竞争。这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复苏和产业升级至关重要,也关系到年轻一代身上的长衫能不能重新穿上。孔乙己的长衫在大众心里早已不再单单是指读书人的身份,而是象征着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不能承受失去繁荣的代价,所以必须让制造繁荣的基石得到保障,这个基石就是信心。马云回国很容易,中国之大还远没有到容不下一个商人的地步,但是他的回来仅仅意味着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自由经济市场的信心,是十几亿人花了几十年的时间,通过坚持高质量开放一点点换来的。对于这次信心的重建,我们依然要保持耐心和乐观,起码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啊,我们在一条正确的路上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