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作者:萧魏讲历史

前言

说起火烧圆明园,已经成为了华夏历史文明上挥之不去的痛。事件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十年)。

作为当时国内外极具轰动的无耻事件,全国上下名人志士都义愤填膺,甚至在欧洲各国内都有不少反对与斥责的声音。

作为晚清重臣的左宗棠与曾国藩,双方二人对待火烧圆明园事件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让我们来看向下文。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东方的凡尔赛宫,他历经康乾雍三代,被皇家不计成本的修建了150多年,就连法国大文豪雨果也称他是缔造东方艺术的仙宫幻境。可就这蕴含无数中华瑰宝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像强盗一样劫掠,然后复之一惧。

火烧圆明园并非强抢明夺这么简单?让我们先来聊聊这一把大火背后的故事。

软蛋皇帝咸丰引火烧圆?

让我们先把时间拨回咸丰八年二月,这年英法悍然向中国宣战,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式打响。而英法穿过半个地球和中国干仗的原因也很简单,为了更好的捞钱卖鸦片,他们很快攻陷了广州。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当时在位的皇帝咸丰得知后大怒,当时的咸丰还满脑子幻想着天朝上国,心想道着:你蛮夷入侵还如此嚣张,我大天朝还要不要脸了?于是当即出兵对抗。

那要脸的结果就是被英法联军按着碾压。英法联军进军上海还一路占领了大沽炮台,要知道大沽炮台在天津,离北京一步之遥。

眼看枪抵在胯下命门了,咸丰皇帝就秒怂了,马不停蹄地派出钦差大臣去天津谈判。

他多次指示外交大臣:你们去和英法谈判,既不能与之开战,也不能伤天朝上国的的颜面。

底下大臣傻眼了,那我们既不能打也不能割地赔款伤脸面,那英法绕大半个地球来这干嘛呢,环球旅行吗?

屡屡上书后咸丰皇帝依然继续打太极:你们不要有事就都找领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懂吗?大臣花沙纳、瓜尔佳·桂良等硬着头皮赴天津议和,签订了著名的《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英法的要求不算太过分,也就是开放通商口岸多给点贸易优惠,睁只眼闭只眼就给糊弄过去了。

迫于兵临城下的紧急行事,桂良就没通知咸丰皇帝把条约自个签了,毕竟两个强盗都到家门口了,先把人哄走之后再从长计议,结果咸丰皇帝知道后气炸了。

咸丰皇帝为什么这么生气呢?是因为他擅自签了条约吗?

不是,而是因为其中的一条规定——英法联军派公使进京;也就是搞个什么大清驻京办,方便和清朝沟通下国际贸易。

这其实算是很正常的要求,可当时的咸丰皇帝不这么想,他觉得这西方的蛮夷都进入京师了,不等于中国被外国占领了吗?从古到今都没发生过这样的事。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盛怒之下的咸丰皇帝还气势汹汹的颁布了宣战诏书。英法一看咸丰签了条约不仅反悔还宣战?这是要搞哪出?那就如你所愿就继续打吧,非得给你打服为止,随即联军派出先头部队3,000人,自天津赶赴通州。

眼见英法联军来了,咸丰又秒怂了,又又又派钦差大臣到通州议和。虽然咸丰自己战劾不定不守信用,但英国人法国人毕竟是来捞钱的,要了几百千把万白银赔款当军费,这个事情也就算了。

结果咸丰才是真正的猪队友,他干了什么事呢?他把英法联军派来议和的39名使者给抓了。连中国古代都知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不过人抓了就算了吧,可更为严重的是监狱私刑泛滥。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这39人被抓进大牢受尽虐待,出来时就只剩18个活人和21具伤痕累累的尸体了。这一下子彻底激怒了英法联军的统帅,不能保护外交人员怎么向政府和公众交代,于是联军立刻整军出发进攻北京。

而咸丰皇帝竟然扬言要御驾亲征荡平蛮夷,大家伙以为他真的要重振大清法统,结果只是口嗨一下见英法联军来了立马跑路了。

而英法联军以绝对的优势浩浩荡荡的占领了北京,随后,联军统帅决定针对虐囚事件给予清政府狠狠的报复,最终他们选择火烧圆明园。

座被誉为东方凡尔赛宫的仙宫幻境就在两个强盗的手中彻底沦为废墟无数珍宝不仅毁于一旦并且流失海外。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就这样,圆明园火光映天色,三天三夜的大火带走了一代名圆的辉煌。随着在针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场举国唾弃的暴行中,朝廷重臣曾国藩与左宗棠却对此保持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两大重臣态度可谓针锋相对?

先看看曾国藩对此件事情的看法,不仅对火烧圆明园的暴行熟视无睹,甚至还对暴行者进行洗白?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当时天平天国运动同样声势浩大,可谓内忧外患之时。曾国藩选择镇压内忧,况且当时曾国藩率兵在安庆作战。

对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这时候诏令下来撤兵增援,那消灭太平天国不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曾国藩觉得英法联军的掠夺只不过是小恶,剿匪才是重中之重。蛮夷骚扰不过是索要一些钱财和土地,签几个条约的事儿。

火烧圆明园是财产损失的小事,而且英法联军并没有占领国都,证明人家没有灭亡清朝的意思,也没有侮辱清朝列祖列宗。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但天平天国是政权性质的对战,人家要的可是国家的统治权,放任不管大清王朝可能就会覆灭。

当天平天国被中外联合绞杀时,曾国藩竟然还丧心病狂的表示“英法有德于我”,英法联军帮助清军剿灭太平军,算起来是有德于清朝的。

在重大民族危机面前曾国藩依旧是保持着迂腐封闭的思想,此后曾国藩在清朝官场也只是明哲保身,并无过多抗敌的建树。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再来看看左宗棠这边,正巧不巧英法入侵时左宗棠正援军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得知火烧圆明园的消息可没把左宗棠气得半死。

半夜气的怎么也睡不着,连夜写了三千多字的小作文《请陛下进选经筵论外国侵华议题》加急送到京都,建议尽快抵御列强入侵。

以后的日子里,左宗棠将强硬抵抗的态度保持了一生。

动荡期间,朝廷中的官员们对洋人都怕得要命,可左宗棠却不,打心底里抗拒这些踏入中国国土的入侵者。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史料上记载,左宗棠担任两江总督期间,在英租界巡视,洋人禁止左宗棠佩刀进入,如果要进还得先和洋人走审批流程。

这左宗棠当然不干了,这是泱泱大国中国国土,你们洋人只是租借此地,哪里轮到你们说了算?说罢就带着一支护卫队“杀进”英租界,这气势当场就把洋人吓住了。

当时的左宗棠又刚收复了新疆名声大噪,英租界工部局长急忙让部下好生招待左宗棠,告诫他们左宗棠是中国名将,不要惹怒于他——“左公乃中国名将,今以驰驱王事过此,慎勿犯其怒也。”

面对洋人,他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强硬的态度,也正是这样,黄龙旗飘扬在了英租界上空。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在国家饱受欺凌、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左宗棠明白谁才是中华大地上最大的敌人——“我能自强,则英俄如我何!”他坚持实业救国。且抵抗外敌的战争中,始终坚持抗击外侮,反对妥协、投降,以至于列强都视左宗棠为一块“难啃的骨头”。

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

左宗棠可以说是曾国藩最大的黑粉头子,左宗棠与曾国藩曾被视为师徒关系,两人其实还是老乡,但却没有两眼泪汪汪的情节。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曾国藩虽提拔了左宗棠,两人共事多年。但是在左宗棠眼中,他的形象仍然是一个韬略一般,打仗呆滞的土老帽,甚至左宗棠每次接见部下的时候有一个保留节目,就是骂曾国藩。

左宗棠的部下很多以前都是曾国藩的部下,但是左宗棠不管这个照骂不误。

作为头号黑粉,左宗棠不仅嘴上骂曾国藩,下手也非常黑。

比如在攻破南京,曾国藩立平反功劳之时,左宗棠第一时间向朝廷举报;洪秀全的儿子并没有像曾国藩所说的那样自焚,而是逃到了湖州,有概率与太平军残部会合,这道添油加醋的奏折大大抹杀了曾国藩的功绩。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这俩人关系差到你完全可以认为左宗棠这人忘恩负义,但是俩人的关系却不涉及争名夺利或政派斗争,主要是俩人的处世哲学不同。

曾国藩是有些保守封建,而左宗棠则相对的爱激进。自然“老古董”跟“小年轻”在处事之上拉开的代沟越来越大。

再说回火烧圆明园一事,二者的态度或许由于对民族危机意识的认知程度不同。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曾国藩期初秉持着攘外避嫌安内这个理论的坚定践行着,在民族危机日渐严重面前,他深知外国列强的实力,不少事也便主张“退一步海阔天空”,却也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为近代化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曾国藩作为晚清老臣在历史面前有功有过,饱受争议,或许在争议与骂名的背后,是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栖身腐败政府下的身不由己。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左宗棠装着最纯粹的家国情怀和爱民之心。把火烧圆明园作为引线,我们或许认为。

左宗棠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国家内乱是中国人的“家事儿”,外部干预政权与领土问题那对整个民族来说就是“外人”来打你。

如果对外国侵略者不积极采取抵抗的手段,只会给中华民族带来覆灭性的危机,几千年的文明历史,都可能会毁灭在外国侵略者的手中。对于左宗棠的评价,真金不怕火炼,无畏艰险尽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历史也给出了我们答案。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

结语

不管怎样,不管是曾国藩还是左宗棠,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咱们作为后世之人,其实能聊的也只是陈年的故事。

圆明园如今虽只剩遗址,但二者以及诸多先驱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奋力救国、兴办实业、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壮阔历史画面却永远不会坍塌,故事外我们可领悟到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将不会失色。

一个强大完整统一的国家是每个国人最大的底气,所以华夏民族将来无论面对任何灾难都可以无所畏惧,可以携手共进。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反应完全不同,有人想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