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正义之心读书笔记:第2章 直觉之狗与理性之尾——道德的两种认知过程

唯理(性)论错觉

  • 人的心理被分成了几个部分,不同的部分会相互冲突
    • e.g. 柏拉图:理性完美的大脑,激情冲动的躯干,连接两者的脖子
  • 三种模式
    • 柏拉图:理性应为统治者
    • 休谟:理性是激情的仆人
    • 杰弗逊:理性和感情共同统治

道德直觉来源于进化,情感是道德的基础

达马索

  • 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大脑某一区域,简称vmPFC)受损的病人,善感度几乎为0。这类病人智商没有问题,可以通过科尔伯格的道德测试,但生活中往往会做出愚蠢的决定
  • 直觉和身体反应对理性思考是必须的
  • 如果不带感情,当面临选择时,可选项超过6-7个时,通过理性做出决策是很难不犯错的(不懂)
  • 休谟的理论最适用

道德判断是凭直觉快速做出的

  • 作者的早期杰弗逊式双路径模型
    • 情感(心灵) ⟶ \longrightarrow ⟶ 道德评判 ⟷ \longleftrightarrow ⟷ 理性(头脑)
    • 尽管道德判断有时会引发事后推导,但情感和推理是两条路径
  • 推翻双路径模型
    • 在有认知负担(记忆数字)的情况下,进行道德评判能和轻负担下一样好
    • 在快速做出决定的情况下,和慢慢想做出决定一样好
  • 深究道德之愣:在反驳下,人们会改变判断吗?
    • e.g. 姐弟无风险的性关系
    • 即使没有好的理由,人们仍不会改变观点
    • 理性是情感的仆人(支持休谟)

马格里斯

  • 判断(眼中认出)和论证(脑中推理)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
    • 眼中认出:数亿年进化的模式匹配——直觉
    • 脑中推理:描述自己或别人如何判断

认知和情感

  • 认知:仅涉及信息处理,包括高级(如推理)和低级(如视觉、记忆)
  • 情感:新事物的出现和我的目标的关系(属于认知),并做恰当的反应
  • 认知和情感二分是不对的
  • 道德情感属于认知,道德可分为道德直觉和道德推理,道德直觉为低级认知,不需要推理
  • 象和骑象人(不喜欢这个比喻,骑象人怎么控制不了象呢)

社会直觉主义模式

正义之心读书笔记:第2章 直觉之狗与理性之尾——道德的两种认知过程
  • 情感之狗与理性之尾
  • 社会影响比个人反思更容易改变道德指标

改变道德观念,要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上一篇:正义之心读书笔记:第1章 天生与后天习得——道德的起源

下一篇:正义之心读书笔记:第3章 大象的力量——道德认知的6大发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