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作者:半鸽读书会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想要获取更多有趣的历史信息,请点击关注,带你了解一个全新的世界!

文案|

编辑|

前言

君士坦丁堡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从4世纪中叶到13世纪的初期,成为了欧洲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它位于丝绸之路的最西端,东方的各种商品和文化,都是经由它传递到了西方各国,因此它也有着“欧亚贸易金桥”的美名。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7世纪的时候,伊斯兰世界开始崛起,欧亚经济贸易的中心开始向东方的巴格达转移。到了10世纪,丝绸之路西端的区域贸易中心开始向君士坦丁堡转移。各地的商品开始向它这里汇集,区域贸易网也开始不断向周边延伸。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一、君士坦丁堡城市发展和建设

丝路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君士坦丁堡的经济繁荣,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7世纪的时候,拜占庭帝国的最高级官员的年薪也不过数百金,一般官员的年薪更是只在3.5—72金币之间。

不过等到了10世纪的时候,就连普通的厨师还有家仆这种职业,都有了10金币的年薪。收入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居民的购买能力,原本只有社会上层人士才能购买的奢侈品,也开始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商品开始进入到君士坦丁堡,从而形成了商品贸易的良性循环。

在君士坦丁堡交易的商品数量有很多,各式各样的。虽然君士坦丁堡对这些商品的销售没有做过多的监管,但是对于他们的价格还是稍加要求的,规定了专门的利润率。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公元912颁布的法律文本《官员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这一时期君士坦丁堡的经济发展细节,因此它也被作为了考察中世纪城市商业的参考。

在这个法律文本中,规定了大致22种商业行为的行动。这些商业活动除了分布在城市的主干道之中,还聚集在各个广场。《官员书》中记录了两个关键的商业区域,一个是外围的肉类和食品市场,另一个是君士坦丁广场中的奢侈品市场。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这一时期对于东方丝绸的热爱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丝绸还成为了身份等级的象征。根据记载,在宫廷之中,各个阶层分别都穿着不同颜色图案的丝绸,丝绸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丝绸业被引进之后,也不断的发展壮大,成为了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丝绸业开始位列贵重物品之中,甚至与黄金等价,从生产到销售都开始进行严格的控制。虽然桑蚕的生长对环境有极高的要求,但是君士坦丁堡的富人有在自己家里生产可以供个人使用的丝绸。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君士坦丁堡的人口众多,所以食品业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行业。为了供给大量的饮食需求,除了一些进口的粮食之外,城墙内外的麦田和果园所获得的收成也是君士坦丁堡的支柱产业。

因为需求量十分的庞大,能够确保商人源源不断地将粮食运送到城市中去,粮食市场相对活跃而且运转的十分良好。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而且君士坦丁堡城内有很多的谷物储备,很多谷物存放在修道院还有教堂的仓库之中,再从那里出售给人民。在君士坦丁堡居住的大地主们也拥有着自己的生产,所以他们的粮食供应也可以不用依赖于市场。

在充足的食品供应保障之下,10—11世纪的时候君士坦丁堡的粮食价格十分的稳定。只有在灾害发生的时候,价格会产生波动。《官员书》中对于肉类食品的记载比较多,但是关于面包店的信息是很少的。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有一句话表明了有一个专门储存谷物的中心仓库,面包师们都要到这个仓库去购买谷物。虽然《官员书》中没有明确规定面包店的位置,但是有表明面包师需要自己研磨谷物,烤制面包,并且不要把烤箱放在房屋下面。

对于橄榄油和酒的相关内容,在《官员书》中也可以寻找得到。橄榄油是在全市的杂货店进行售卖的,没有关于加工或者进口的具体条例。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在9世纪末期的时候,君士坦丁堡的橄榄油价格定为每升一铜币。葡萄酒是由旅店老板进行出售,除了进行单杯零售之外,还可以按照30升或者3升的固定容积出售。

丝绸之路的贸易同时带动着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建设,在君士坦丁堡建造之初,是完全按照着罗马城的布局和结构进行的,一共分成了7个区和14个政区。每个区域的功能不相同,但是基础设施都十分的完善。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街道,广场,教堂等在城市之中都错落分布。文化也伴随着丝路贸易繁荣了起来,因为君士坦丁堡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它不仅能够在经济上得到东西南北商业贸易的便利,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多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在9世纪中叶,君士坦丁堡大学建立,很快就成为了近东最具有影响力的学府。而且领导者君士坦丁七世也十分支持学术和各种文化活动的进行,由此吸引到了大批的学者前往,间接推动了“马其顿文化复兴”。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量的图书馆被建立了起来。君士坦丁七时代还曾经下令,君士坦丁堡的法律学校中的图书馆,需要收藏对于教授法律有用和必需的全部图书,还需要一个信仰虔诚的图书馆馆长主持馆内的相关事务。

君士坦丁堡的文化繁荣吸引着欧洲各地的人民汇聚过来,当时还有人将这里称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说这里拥有了全天下三分之二的财富。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君士坦丁堡区域贸易网的状况

君士坦丁堡作为地区的贸易中心,早在阿拉伯帝国建立之前,就令当时正在从事东方商品南北运转的阿拉伯人心生向往。在阿拉伯帝国建立之后,君士坦丁堡就多次被穆斯林所包围。

虽然未能如愿,但是后来阿拉伯人同君士坦丁堡的直接交易变得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穆斯林的贸易还有访客,君士坦丁堡的城堡内还建立了一座清真寺,往来的穆斯林商人还会将商品卖给君士坦丁堡的行会组织,并且会自觉缴纳进出口税务。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不过君士坦丁堡政府对于这些穆斯林商人也是有所防范的,不仅不可以随意出入走动,在进出城的时候还需要向当局进行汇报,他们能够居住的旅店也是区分与当地人的,并且规定了这些人在城内停留的时间不可以超过3个月。

在8—9世纪的时候,丝绸之路的关键路段被可萨汗国给控制了,不过随着东方游牧民族的迁徙,基辅罗斯国家逐渐成立了。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这时候可萨汗国作为阻挡游牧民族屏障的作用被削弱了,后来又逐渐被罗斯人所取代,基辅开始成为北道的重要枢纽,同时丝绸之路在欧亚大陆的西端的区域贸易中心开始向西移动,发展到了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对罗斯人来说充满了吸引力。在911年,两方通过商议允许罗斯人在君士坦丁堡的郊区建立商业区。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944年又对罗斯商队的人数和贸易过程,进行了严密的规定。957年,罗斯统治者来到君士坦丁堡进行访问,君士坦丁七世对他进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

罗斯人对君士坦丁堡内生产的丝绸也是十分的热衷,不过他们的购买力度太大,为此君士坦丁堡之内还做出了相关的规定,罗斯人在购买丝绸时,海关官员要进行扣押,不过该规定也并未被强制执行。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除了以上两个地区,君士坦丁堡和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也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意大利长期处于拜占庭的统治之下,虽然后来一些地区脱离了统治,但是有些港口还被拜占庭掌握在手中。

在10世纪的时候,拜占庭在意大利的首府还有了自己的海运商队,使得阿马尔菲成为了地中海地区最为发达的港口之一。

之后,主要的意大利城市开始在君士坦丁堡设立了领事馆,领事馆的官员在帝国当局的同意下承担着他们的居民监护权。

后来威尼斯还获得了在君士坦丁堡建立商业区,征收部分关税以及在科林斯等拜占庭帝国重要海港自由进出的权利。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再后来君士坦丁堡的持续衰落,给意大利的各个城邦也带来的新的机遇。11,12世纪的时候,君士坦丁堡已经开始逐渐失去了对地中海东部的控制,给意大利的各个城市带来了更多控制通向东方贸易通道的机会。

君士坦丁堡和中国也进行过密切的贸易文化交流,自隋唐时期开始,中国的国内得到了统一,西部地区的控制也被加强,丝绸之路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旧唐书》中有对于君士坦丁堡的记录,除了文字的记载,还有很多君士坦丁堡的金币在国内被发现,也证明了两国之间有着直接的贸易往来。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君士坦丁堡区域贸易网形成的内在原因

君士坦丁堡的发达手工业是原因之一,它的手工业不仅门类众多,而且技艺高超,产品远销到了世界各地。

君士坦丁堡中的各类作坊和工场大多都集中在皇宫大内附近,兵器和金银的加工厂则散落在全城的不同地方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让君士坦丁堡的经济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君士坦丁堡内还拥有着完善的商业经营体系,包括货币体系,汇兑体系,关税体系等,让它能够在中世纪的地中海贸易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它的铸币价值体系也十分的稳定,实行着金本位的国际货币制度,为拜占庭的商业贸易繁荣奠定了基础。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因为众多的外国商人在君士坦丁堡内从事着商贸活动,所以政府推行了严密的管理制度,以此来保护正常的商业往来交易。同时,对于侨居在君士坦丁堡的外国商人,政府也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安排。

作为君士坦丁堡的最高地方官员,君士坦丁堡的郡长,和他的手下都严格的控制着进出和征收关税,以及给予和取消贸易特权的权力。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

每一个外国人不仅要接受郡长的审查,还需要在进城之后到郡长衙署进行报到,并且在注册之后不可在城内停留超过三个月的时间。他们的各项交易,也需要在郡长的明文许可之下才能进行。

君士坦丁堡之中还有一部立法书《市长立法》,里面详细规定了各阶层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书中提到的工商各业的行会规则,都有着详细的介绍。

10—11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发展以及这之中的丝路贸易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