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作者:呦呢杂谈
我是呦呢杂谈,94后另类杂谈“记者”,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右上角点击“关注”,一起成为更好的我们!

由于没有秦始皇的真实画像留世,关于秦始皇的长相问题,2000多年来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不过在不少史料当中,还是能够找到一些这方面的记载的,比如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国大臣尉缭是这样描述的: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有虎狼心。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著名学者郭沫若对此问题也有过研究,在他的著作《十批判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挚鸟膺”应该是现在医学上所说的“鸡胸”,是软骨症的一种典型的特征;而“蜂准”描述的应该是马鞍鼻;“豺声”应该表明患有气管炎。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郭沫若的这一推论在当时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

事实上患有软骨症的病人,因为骨头发育异常,所以胸型、鼻型都会变异,连带着就会患气管炎或者支气管炎,所以这个推论是符合逻辑的。

也正因为如此,在拍摄电影《荆轲刺秦王》的时候,创作者有意将秦始皇塑造成一个体质羸弱的君主形象。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郭老的想法,因为在另一部著作《太平御览》中,对于秦始皇的长相却是这么描述:

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准,长八尺六寸,大七围。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按照秦制,1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来换算,秦始皇身高1.98米;而“虎口”意思是嘴很大;不过“日角”和“隆准”不好理解,它代表着什么呢?

首先,“日角”指的是额头的中央,也就是左右两个眉毛正中间上方的部位,隐隐隆起,高耸而有气势。

“隆准”就是鼻子很丰隆,准头很齐,鼻梁挺直,直上印堂,两眼之间的山根部分没有凹陷。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而这两个词合起来,在《相书》中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称呼——龙颜,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帝王标准的长相。

如果这个记载属实的话,秦始皇其实应该是一个身材魁梧、高鼻长目的“西北大汉”形象,比如电影《英雄》当中塑造的秦始皇形象就是这样的。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英雄》中秦始皇

可对比《史记》的记载,这两个形象相差甚远,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呢?这位千古一帝,他的长相到底如何呢?

为了解开这个千古谜团,考古专家找到了很多证据。

第一个证据就是一幅秦始皇画像,这幅画像曾经出现在很多博物馆和历史书籍上,可以说是流传程度最广的一幅作品。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秦始皇画像

画像中的秦始皇穿着极其华贵的帝王服饰,脸有点方,有点像现在常说的国字脸,鼻子确实很高。

整体来看,画里的秦始皇的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威武刚毅,那这幅画反映的是真实的秦始皇吗?

很可惜,经过一番查证之后,这幅作品是现代画家根据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的摹本推演而来的。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也就是说,这幅画并非是参照秦始皇本人画的,而是根据其他一些帝王的长相想象而来的。

但是专家接着说了,更为关键的是,被当做参照物的《历代帝王图》并不可信,为什么呢?

《历代帝王图》又称《十三帝王图》,里边一共收录了从西汉到隋朝的十三位帝王的画像,包括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等等。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但事实上,经过专家研究,他们认为这些帝王画像都是画家根据史料记载和自己的揣摩绘制出来的,并非是按照他们真实样子画的。

艺术追求的是美,是表现,另外,现代画家画古代历史人物,因为没见过,所以没有任何的客观依据,而唯一的依据就是自己的主观想象。

在画作中也能找到了一些可疑的地方,比如:作为开国君主的魏文帝曹丕,历史上的他被称为“一代枭雄”,因此他的眼睛画得非常突出,眼神显得非常犀利,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而陈后主的画像,一个亡国之君,他的眼睛就会显得非常黯淡、没有精神,十分萎靡消沉。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这些画作的确都有画家十分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在里边,所以说可信度不高,那画像不可信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可靠的线索呢?

此时,有专家提出,在考古界有一种用来复原古人长相的技术,那就是颅面复原。

也就是在得到一个真实的古人头骨后,利用现代科技计算推演,从而复原出真实的样貌。

面貌是人们相互识别的最直接的依据,颅骨它是与生俱来,成年后不变,是稳定的,它是支撑面貌的内在依据。

颅骨的结构决定了面貌,这样我们就能利用颅骨的特征来生长面貌,颅面复原依据的原理就是,人体解剖学规律。

这种方法其实已经考古界广泛运用了,比如乾隆的香妃复原像,还有马王堆墓主人辛追夫人复原像。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虽说并非100%准确,但是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对此专家是这样解释的:

通过颅骨还原出来的人物,相似度至少能达到80%,首先,颅骨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它能限制个人的想象空间;

其次,软组织的厚度是在真实的样本上,用科学的方法采的样,也能把个人的主观臆想限制到最小。

所以,通过颅骨复原做出来的像,虽然我们没法用真人来证实或证伪,但是从逻辑指向上看,它应该没问题。

这样的话,如果有秦始皇的头骨,咱们就可以准确地知道秦始皇的长相了吗?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我是呦呢杂谈,94后双鱼座女生,致力于分享【历史人物解读+奇闻趣谈+古为今用的经验】,目标早日突破1000粉,坚持更新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