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捐官”的背后,是封建王朝的一本烂账

作者:磅礴思维

“莫笑满卷书意气,无非一念救苍生”

本文3451字,读完约需5分钟

大家好,这里是“磅礴思维”。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捐官”这件事。

引言

“学而优则仕”,今天的毕业生们,如果想走上仕途,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参加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考试。

而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科举制”外,还有一种今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制度:捐官。

换一句话说,就是花钱买官。

朝廷放出空缺官职,明码标价,有意者公开竞拍,价高者得。

富商们只要愿意花钱,就可以走马上任,过一把官瘾,体验一下为人父母官的感觉。

“卖官鬻爵”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层次逻辑?

捐官:一件公认不要脸的事

捐官是一件不要脸的事。

人精中的人精——皇帝和大臣们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捐官”有损朝廷脸面。

“捐官”的背后,是封建王朝的一本烂账

《雍正王朝》太子卖官

《雍正王朝》里面有这样一幕,太子为了归还国库亏空的欠款,病急乱投医,公开卖官鬻爵。

上书房的大臣们对此大感不齿,阿哥们更是兴奋于找到了扳倒太子的手段,老皇帝康熙知道后更是气的差点背过气去。

读书人是最好脸面的,可能背地里、私底下切切实实大家都干着卖官鬻爵的事,但是,谁也不敢把这件事放到台面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儒家的救世济民思想是读书人常常挂在嘴边的。

“官者,天下之公器也;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官和吏作为政策法令的执行者,更是一方父母官,关系着一方百姓的身家性命,也干系着朝廷的根本。

所以,一般情况下,谁敢公开“卖官”,一定是会被政敌痛打一通的,轻则丢官,重则丧命。

一件不要脸的事情,最终能够落地推行下去,这背后是封建王朝财政崩溃的无奈,是一个古代王朝走向生命周期的必然。

只要能活下去,朝廷的脸面又算得了什么。

毕竟,不要脸的活着,苟延残喘的延续统治,也是活着啊。

经济账:封建帝王当家必修课

治大国如治小家。

一个家庭里面,年轻人负责挣钱,供养老人和小孩。

国家也是如此,有花钱的途径,也要有赚钱的手段,要想稳定发展,最起码要收支平衡,甚至有所盈余。

在通货膨胀,这个终极武器没发明出来,古代封建王朝的收入其实很有限,常规手段只有两种:税收和垄断专营。

税收很好理解,最普遍的就是农业税、商业税。

垄断专营,就是借助朝廷对特定资源的垄断权力,来变卖资源获取收入,比如汉朝开始的盐铁专营,后来的瓷器、丝绸、茶叶的专营也是如此。

“捐官”的背后,是封建王朝的一本烂账

盐铁论

正常情况下,这两份收入就可以维持王朝的正常运转。

但是,这两种手段都存在一种先天的弊病:中间环节太多。

巨大的利益面前,总有中间商赚差价,损公肥私更是难以避免。

尤其是封建王朝后期,腐败成为常态,底下的官员贪污的贪污、走私的走私,无论是税收还是专营,朝廷真正能够收上来的收入十分有限。

哪怕是增加税收的范围和力度,也会在征收环节,被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攫取掉绝大多数收入。而为了达到朝廷下发的税收要求,地方上十倍于中央的税收要求更是成为常态,苛政猛于虎,这种情况下,老百姓造反是迟早的事情。

“捐官”的背后,是封建王朝的一本烂账

《雍正王朝》地方官员收取的过桥税

更关键的是,走下坡路的封建王朝通常还伴随着其他难题:民变、灾变、外部战争。

而这些,都意味着巨大的开销,收入下降,开销远远增大。

刚开始,还能指望国库积攒的盈余,但很快,国库就会面临亏空。

这时候贤明一点的君主可能就会带头节约,拿皇帝大内的小金库来填补亏空,甚至鼓励后宫开启小作坊生产,但是,这些都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代表性的就是崇祯皇帝,衣服打补丁,捐出自己的金库,自己的皇后还做女工,但是最终却凄惨的吊死在煤山上。

另一个代表是道光皇帝,衣服打补丁,号称史上最抠门的道光皇帝,却依然难改清朝的穷途末路。

毕竟,在官员们心中,天下是你皇上一个人的天下,而我贪污的钱财是我个人的钱财。

“捐官”的背后,是封建王朝的一本烂账

崇祯皇帝

“捐官”的背后,是封建王朝的一本烂账

道光皇帝

破局的方法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帝王们难道就束手无策了吗?

其实不然,摆在帝王面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改革,古代也叫做变法,主要是针对税收。

第二条路,非常规敛财手段。

要想维护王朝的长久繁荣,从根本解决问题,按道理来说,只能选择第一条路。但是,这条路在历史上其实没有真正走通过,执行者更是无一善终。

商鞅变法,商鞅被车裂而死。

王安石变法,被贱人陷害回家,变法被全部推翻。

张居正“一条鞭法”,张居正死后被抄家,家族流放,差点被开棺鞭尸。

雍正皇帝“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税”死后立马被亲儿子推翻,执行的官员田文镜、张廷玉等更是遭到训斥。

可以说,在古代官僚制度下,第一条路本身就是走不通的。

因为,皇帝需要依赖官员体系来执行自己的政令。

于是,摆在帝王面前的只有第二条路,解一时之急的“权宜之计”。

非常规敛财手段

前面也说过,税收和专营是太平年间的常规手段。

除了这两种以外,古代帝王们还有两种其他的非常规敛财手段:抄家和捐官。

抄家,抄的是谁的家?是中间商的家。

也就是税收和专营过程,从百姓到过苦的中间环节里面,通过损公肥私获得了巨大利益的官员。

皇帝们虽然没有办法对抗整个官僚制度来推动税收改革变法,但是,对付其中个别的官员却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更关键的是,抄家这个事情,皇帝可以亲自动手,基本上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最典型的两个例子,一个是雍正抄江南织造曹寅的家,也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丝绸垄断专营过程最大的中间商。雍正西北用兵,也就是前面说的外部战争,国家入不敷出,只好拿曹寅开刀。(顺带说一句,雍正可以说是古代唯一一个变法和敛财两条路都尝试了的帝王)

“捐官”的背后,是封建王朝的一本烂账

雍正:两条路都敢尝试的封建帝王

另一个是嘉庆抄和珅的家,和珅可以说是整个乾隆朝,国家收入来源里最大的中间商。乾隆死后,嘉庆皇帝立即查抄和珅,抄没和珅家产充实国库。

“捐官”的背后,是封建王朝的一本烂账

乾隆朝最大的中间商:和珅

但是,如前面所言,非常规敛财手段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却难以根本上扭转国家的局势,而且随着官僚统治阶级的腐败越来越深入,这个问题会更加无解。于是,在嘉庆皇帝死后,道光皇帝就过上了打补丁的苦日子。

到了光绪皇帝,连御膳房的太监都当起了中间商,光绪皇帝吃的鸡蛋就比市面上贵几倍价格,甚至连军机大臣们传递奏折都需要花上千两银子打点宫里面的太监,可以说,整个国家的制度都已经从根本上腐烂。

《清史稿》记载,光绪皇帝每日要食四枚鸡蛋,每年吃鸡蛋要花费12000两白银。

自幼长于深宫的他一直以为鸡蛋是价格不菲的奢侈品,吃得起鸡蛋的人非富即贵,宫外的平民百姓人家一定吃它不起。

因为御膳房报上来的账目明细上清清楚楚写着:鸡蛋采购价是“每个三十四两银”。

三十四两银子买一枚鸡蛋,下这蛋的鸡是吃啥长大的?

一天早晨,光绪一边吃着鸡蛋羹,一边盯着侍立在旁的老师翁同龢的眼睛问道:“鸡蛋价格如此昂贵,师傅可曾经常吃?”

深谙个中奥妙的翁同龢忙不迭答道:“臣只是在祭祀大典或过年过节时,才偶尔吃一次鸡蛋 。平时可不敢轻易吃它,臣家已经很久没吃,臣早已忘了鸡蛋的滋味了。”

捐官:是无奈也是必然

但是,抄家这种事情,也不能干多了。

以贪污犯罪的名义,抄一两个官员的家,官员们还不会反对。

但是,一旦抄家的人数多起来了,官僚体系就会无形之中联合起来生成巨大的阻力。

因此,卖官鬻爵这件事,虽然既不合理,也辱没了朝廷和读书人的脸面,却成为了皇帝和大臣们心照不宣的敛财手段。

卖官这件事,还有一个好处,它也几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卖官的收入可以直接收到国库或者皇帝的小金库里。

《走向共和》里,为了防备虎视眈眈的小日本,军机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要为北洋水师采购必要的军舰和弹药,国库里却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

“捐官”的背后,是封建王朝的一本烂账

晚清北洋海军军舰

“捐官”的背后,是封建王朝的一本烂账

最后,也是以“海防捐”的名义筹备了300万两白银。(海防捐于1884年设立,1888年在醇亲王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

前面也说了,捐官这件事,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样也就导致了海防捐的筹集的资金,就直接被慈禧太后挪用在了颐和园工程上。

1887年李鸿章曾经上过奏折,提到过海防捐:

“惟此次展限捐输,系专备海军衙门支款,并拨作北洋三铁舰及续购四快船用费暨东三省练军月饷之需,在在均关紧要。即旅顺船坞工款,直隶所收展限捐项,仅及得半之数。”

李鸿章提到所得款项,仅拿到了一半,实际上,这个数据也是有水分的,海防捐的钱,大都用在了修颐和园上面,梁启超也曾经谈论过海防捐:

“当海军之兴,未及两年,而颐和园之工程大起。举所筹之款,尽数以充土木之用。此后名为海军捐者,实则皆颐和园工程捐也……”

结尾

所以,捐官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封建王朝的一本烂账,腐败的上层建筑,为了苟延残喘,为了延续自身奢靡的生活选择的一种手段,也是封建王朝难以跳脱历史周期律,逐渐走向生命尽头的无奈。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欢迎点赞+评论

头条号“磅礴思维”往期推荐:

扩招的隐患,新一轮“国企下岗潮”会不会到来?

盘点“专家”离谱言论:专家翻车的背后,失掉的不止是公信力

全球第一经济体之争:中国能超越美国吗?

大放水时代,中国房地产未来谁来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