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往事钩沉——一、抓集人和逃荒要饭

作者:洛宁城事
往事钩沉——一、抓集人和逃荒要饭

抓集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数年时间里,王范街上出现过一种奇怪的现象,老百姓叫抓集人,当时公社大食堂刚刚散伙,还在闹饥荒,百姓大都食不裹腹,饥肠辘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是多么的强烈,每当集市上有人拿块馍或者是食物,正在食用时,不经意间被突然冒出来的一个人抢夺去,抢夺得手后急忙把食物往嘴里塞,如饿死鬼一般,被抢夺人或小孩或大人被吓一跳,而抢夺之人也急忙逃窜,在逃跑的路上,如遇有人追赶,忙向手中抢夺所得来的食物上吐唾沫,甚至往厕所跑,把馍及食物往尿罐里蘸,追赶之人见此景象,感觉恶心就放弃追赶,或追打抢夺之人,而抢夺之人任由挨打绝不还手。事后,却依然将污秽的食物填入肚中。

这种人便被称为抓集人或抓集的。这种人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也是最弱势的人,他们大多是光棍汉、懒汉,无亲无故、无依无靠,生活没有基本保障,只好游荡在街市中,用抢夺别人同样匮乏的食物来填填肚子,维持生命。每天街上总会上演出这样几幕。以至于谁家小孩哭闹,大人便会吓唬说:看抓集人来了,小孩马上就会停止哭泣,这种现象延续了数年。

随着饥荒离去,这种现象便慢慢的消失了,有些地方还有舔碗一族的人,他们游荡在食堂内,将吃过饭人的碗,拿起来将残羹剩汤喝下,将碗边也舔的干干净净,聊以裹腹。他们都是本地人,并时常遭到开食堂人的呵斥,可怜的人啊,他们没有什么尊严和脸面,只好唯唯诺诺,悻悻而去。

请记住,这些可怜的人儿,他们虽已作古,请记住他们的名字:贵生、成、黑正等人。

往事钩沉——一、抓集人和逃荒要饭

逃荒要饭

其后数年间,还有一群逃荒要饭吃的,这部分人大多来自豫东、山东、安徽等地。

春荒三月,青黄不接,家境难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拖家带口迤逦西行来到洛宁,寄宿在破旧窑洞内,一到吃饭时晨,三两成群,走家串户,白发苍苍翁妪,牵扯着破衣烂衫的幼年子女们,端着个破碗,柱着打狗讨饭棍到农户家门外,口喊大爷、大伯、婶子、大娘可怜可怜,行行好吧!赏口饭吃吧,大多数善良人家,用碗盛上一勺半碗倒入乞讨者之碗内,讨要之人千恩万谢而去。如此讨要十户八家,才勉强充饥,那时,我们这里的人们也刚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哪里有多余之粮,一年也难得吃上几顿干饭和一个白面馍。

一九六三、一九六四年间,中央放开政策,允许开小片荒,分自留地,祖父年迈,家中缺少劳动力,曾收留山东鱼台、安徽下邳张三平夫妇数口和江苏徐州下邳孙小才。他们从家中寄来信的落款为:河南省洛宁县王范戏院胡同门牌二十五号转收。农忙时其二人来帮忙祖父干些农活。后张三平挑个货郎担,用五色糖豆、镜子木梳、针头线脑等小商品,走村串户做点小买卖,维持一家数口生活。

几年后,张三平全家返回家乡,临走时还向祖父、祖母千恩万谢道别。孙小才在么沟村招赘入户,情况渐有好转。

这些往事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段难以忘记的历史,我们应该牢记。如今记录下如此辛酸落泪的往事,是要告诫后人,牢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幸福生活,珍惜改革开放的成果。谁要胆敢开历史倒车,不把人民百姓生死安危、衣食温饱牵挂在心,我们坚决不答应。

往事钩沉——一、抓集人和逃荒要饭

作者简介:张松武,回族镇王西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