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台湾乐坛,你到底在高贵什么

文|令狐伯光

这段时间,某台的音乐综艺《声生不息.宝岛季》播出,目前已经播出两期,但是准确来说并没有成为爆款。观众要么吐槽来的重要宝岛音乐人太少了,压不住场。要么抱怨节目本身表现一般,没有太多的看点。

如果要问我的评价,我个人的观点一直是这种怀旧类节目倒也不是没有意义,它有观众看就有它的意义。但是对于华语乐坛发展来讲,还真没有什么意义。哪怕真请来罗大佑,周杰伦和李宗盛,疯狂怀旧一波然后呢?

这些音乐还能创造出优秀的音乐,再引领华语乐坛一波不成?

肯定没有什么用,这时肯定有不少人评论还说内地有这种音乐人吗?现在内地乐坛多么垃圾如何?我个人就很不理解了,这种炒情怀的情况还有去年周杰伦多次摆烂,再到王心凌爆红等等现象。

内地观众对于内地以外的明星似乎特别的宽容,哪怕这些明星新作品很拉胯,态度十分敷衍,摆明就是借着情怀赚钱,资本和平台摆明借他们情怀赚钱,但观众不但很买账,还百般维护。

这不止是华语音乐、电视剧、电影等都是如此,有用没?没用。

华语音乐问题在哪里?我们看港台乐坛就知道了

华语乐坛的问题我个人之前都是从产业角度上讲的,从产业角度就是内地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却没有建立完善的音乐产业链,而内地民众因为发展关系音乐艺术教育审美偏低。这些在音乐唱片时代崩盘,数字音乐和短视频崛起过后。资本,音乐人和观众结合,最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港台乐坛强就强在5060年经济发展起来,在70年代好歹赶上了全世界近代流行音乐产业巅峰的唱片工业。

港台流行音乐虽然是华语音乐最繁荣的,但实际上远不能和西方,日本比较。那就得提到一个重要问题,流行音乐到底什么才叫繁荣?大家可能要列知名音乐人的名字,还有好听的歌曲了?

我认为近现代流行音乐繁荣的标志就是经济发展起来,听众有较高音乐审美教育,同时音乐工业产业链完善等,这些支撑音乐人在音乐风格上进行的探索、奠定、然后引领全世界这个行业。

华语流行音乐基本上就是港台乐坛,但港台乐坛在唱片工业巅峰时期,艺术音乐+多样性音乐风格就相当落后,市场上最热门的就是类似商业大片的流行音乐:POP。

近现代流行音乐源头的西方,音乐风格有嘻哈(Hippop),说唱(Rap),新世纪(Newage),巴萨诺瓦(Bossanova),雷鬼(Reggae),节奏布鲁斯(R&B),摇滚(Rock),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放克(Funk)、爵士、民谣、迪斯科等等。

我们都知道每一种风格都可以细分到更细,甚至可以相互融合,西方音乐强在就强在这里。日本音乐至今都是世界前三,甚至某些领域可以争二争一,主要就是学习西方音乐体系,融合本土化,最后建立了别具一格的日本近现代音乐体系。

哪怕单纯在流行POP上面,日本音乐也是亚洲第一,世界前三。

这里就要举个经常引起争议的例子,那就是玉置浩二,中岛美雪,近藤真彦等等。这些音乐人严格说来就是日本流行歌手,但是影响港台乐坛非常深远,可以说是哺育的程度了。

繁荣,高度商业化,港台乐坛到底有没有被高估

我了解华语音乐发展后认为港台乐坛是被高估了的,高估的原因就是刚开放时期内地经济发展太差,彼时没见过世面的内地观众对于成熟的港台商业流行文化无条件接受,特殊年份又形成深刻记忆,于是到现在无限的怀念。

这倒也不是刻意贬低,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华语音乐对于世界流行音乐的影响,很低。

比如上面说的音乐风格多样性这点,当然台湾乐坛比香港乐坛好点。

香港商业化早、地方小、人口少、于是高度的市场化和工业化流水线的。香港音乐风格只有对于民族音乐融合的粤剧歌曲,黄梅调也写过,和金庸掀起的武侠文化结合的武侠歌曲,台湾武侠歌曲类似。

所以,香港音乐风格只有武侠中国风、以及粤语中国风等。

其它像什么香港民谣、香港摇滚,香港R&B、香港说唱、香港电子乐、香港爵士乐、香港朋克乐等等。我猜多数人除了知道摇滚有个黄家驹,beyond和零星乐队,其它音乐风格出名吗?影响力又如何?

粤语民谣,粤语地方歌曲,我认为似乎不如2000年后的广东音乐人。比如像五条人,九连真人这种乐队。粤语R&B,粤语说唱,粤语电子等也是一样的。

香港乐坛过于的商业化,多样性的音乐风格通常是作为一种音乐元素填补在流行POP里。所以在音乐风格探索,奠定和引领上面大大不足,导致只有POP积累得太浅。

这也是香港乐坛为何比台湾乐坛衰落得更快的原因,你会感觉2000年过后瞬间就不行了,通俗流行真的像没有营养的娱乐大片一样,观众听个乐子过后,很快就过时了。

台湾乐坛的音乐风格就多一些,除了同样的武侠风,本土闽南语民谣、地方音乐等等。

6070年代台湾经历过“民歌运动”有过音乐革新,于是有邓丽君,齐豫等代表的台湾新民歌,新民谣。刘文正、罗大佑代表的台湾流行民谣、流行摇滚(包括伍佰),齐秦的抒情摇滚,以及李宗盛、张雨生、姜育恒、王杰、童安格等流行POP。

90年代末,陶喆革新建立华语R&B,周杰伦、王力宏等又革新建立华语说唱、华语R&B、新中国风等。林俊杰,阿杜等就是流行POP,但也把这个音乐风格做到新高,一直引领华语乐坛20年。

2020年后又一个新的十年开始,我们才发现周杰伦时代音乐风格真的要过去了。

那大家转个念头想一下,2010年后随着经济衰落,唱片工业崩盘。香港别提了,是不是台湾乐坛也没有革新过华语音乐风格了,也就是没有出周王喆这样的音乐人了。

唱跳爱豆,短视频神曲,现在又有网红乐队?华语乐坛“没救了”

内地因为城市,多民族,人口和经济发展,其实在音乐这块就跟其它文化产业一样,虽然问题不少,但也比港台强得多,内地音乐和港台从来不是一个路子。

50、60和70这30年大家都知道音乐主流是革命歌曲,“文艺三改”后的传统戏曲,民族歌曲,各地方民歌,再到高雅方面的歌剧,美声等等那些东西。

78年开放,80,90年代前30年的红歌和民歌迎来过爆发,但在市场化下面开始衰退,到2000年后WTO后进一步衰落,2010年后衰落得不成样子,现在就已经很少有脍炙人口的同类红歌,民歌了对吧。

内地市场真正的流行音乐就两支,崔健开启的摇滚乐,再到校园民谣(下面再讲)

我们熟知的内地流行音乐人,如果不是上面两支出来的人,像早期王菲那英,后来超女快男,再到2010年后华晨宇一代,背后都是港台唱片时代音乐制作在撑,后来港台乐坛都不行了,内地主流乐坛自然也不大行了。

这又和唱片时代崩盘,数字音乐和短视频神曲泛滥结合在一起,导致现在全世界的流行音乐都很烂。

香港音乐方方面面已经不行,难不成还要靠姜涛和男团Mirror?

台湾音乐主流流行乐坛也不行了,但独立音乐孕育出草东、告五人、椅子乐队、康姆士、deca joins、落日飞车、I mean us、茄子蛋、温蒂漫步、黑色收音机派对、康土坦的变化球、原子邦尼、Hello Nico等乐队。

因为台湾乐坛的惯性,这波台式新浪漫除了草东等个别,主流也还是结合各种音乐风格元素的流行乐队。这本质上也没问题,但你看告五人就是明显撑得不久的,三张专辑就拉了,流行乐就容易犯这个问题。

内地独立音乐就丰富多了,特别是上面反复说的音乐风格开拓这点,主要就是独立乐坛。

内地独立乐坛和乐队来源于崔健开创摇滚,魔岩三杰,唐朝乐队,黑豹乐队创造的辉煌。

20001签署WTO过后,港台成熟的商业音乐进入内地,加上环境原因内地摇滚进入地下十年时代,摇滚和乐队进入猥琐发育的阶段,这时就出了一票探索华语音乐风格,水平很高的音乐人和乐队。

像大陆新民谣周云鹏、张尕怂、野孩子、宋胖子、李b、陈粒、万晓利、张玮玮、尧十三、马頔、赵雷等等。

像摇滚有谢天笑、二手玫瑰、新裤子、痛仰、刺猬、腰乐队、低苦艾、声音碎片、声音玩具、岛屿心情等等(这个还能列几十支),这个时期对于华语音乐风格的探索的内地乐队很多,而且发展下来是一脉相承的。

比如华语后朋乐队港台就很少,内地有P.K.14、重塑雕像的权利、秘密行动、梅卡德尔、孤独的利里、法兹、疯医、柏林护士、白皮书、智齿等等。

比如后摇乐队有惘闻、花伦、时过夏末、沼泽、发光曲线、In it、Miss Woman、文雀、oNEwAY、琥珀等等。

还有不同地域城市,不同民族玩摇滚、民谣和流行的。其它音乐风格像死亡、金属、电子、新浪潮、艺术摇滚、前卫摇滚、流行摇滚、雷鬼、蓝调、Grunge、迷幻、爵士、英伦摇滚等等。

大众最熟知的只有2010年左右,华语独立乐队代表的万能青年旅店。

其实内地独立乐队,内地独立音乐人比以前港台乐坛时丰富了十倍不止,如果你懂得找歌非但不会觉得华语乐坛不行了,相反比以前有意思得多。各种音乐风格都有人在玩,而且玩得水平还不差。

华语乐坛还有救吗?是时候,我们该抛弃港台情怀滤镜了

2020年前10年,内地音乐综艺捧红的除了华晨宇,毛不易和周深那代新生代流行音乐人,以及流量爱豆和短视频神曲歌手。实际上,撑起那十年华语音乐风格的就已经是内地独立音乐,而不是港台音乐人。

宋胖子、马頔、赵雷和陈粒等大陆新民谣,然后就是嘻哈说唱;《乐夏》过后又捧红了中国摇滚乐队一波;其它像古风乐、电子乐、二次元音乐也算都火了一波。相反,这十年港台有贡献什么音乐风格吗?

那十年港台流行乐除了零星歌手如邓紫棋,大家仔细回忆一下,当时是不是就已经在炒情怀冷饭了,港台流行乐早成昨日黄花。为何我们感觉这些音乐风格没有后续,主要就是内地音乐资本和平台跟搞唱跳偶像一样,都是竭泽而渔赚钱没有想过搭建完善产业链,最后搞得一塌糊涂。

华语乐坛,大家再怎么怀念港台乐坛,都没有用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