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约会、溜娃、阖家欢,闲游网红打卡地:植物园樱桃沟

作者:北京纪事
约会、溜娃、阖家欢,闲游网红打卡地:植物园樱桃沟

原标题《园中之园樱桃沟》

樱桃沟,是植物园中最别具一格的园中园,它是以植物樱桃树的名字命名的,因此归入植物园乃是实至名归。我上世纪八十年代春游去过这里,当时它还是独立的一处风景。从沟口只能踏着石头走进去,到了尽头有一座退翁亭,上书“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今这里有步道相通,顺着步道走进去,看一路风景,悠然自得。

约会、溜娃、阖家欢,闲游网红打卡地:植物园樱桃沟

樱桃沟这个名字是后起的,最早这里没有名字,只是一条山间的山沟而已。如果不是有人来居住,那么可能一直就是一个山沟,无论山沟里长了什么树,也不能成为风景。没有人住进来,就没有风景。像这样的风景区,从中国传统上说,一是有众人居住于此,于是人们会根据这个地方与人的关系,给出一个名字,方便人们记忆。另一种情况是这里有著名人物筑室居住,并且活动于此,继而这个人物的室名、别号之类就成了这个地方的名字。

约会、溜娃、阖家欢,闲游网红打卡地:植物园樱桃沟

这里的得名我们现在可以从京城历史文献中直接看出来。《天府广记》中有“退谷”一条,专门记载“樱桃沟”的创始之迹。书中首先描述了“樱桃沟”的地理位置,北京西面的山脉,是太行山山脉的“第八陉”,山从西南蜿蜿蜒蜒伸展而来,进入北京地界就形成了香山群峰。山与山,一座座向东北方延伸,到了一处有水源的源头,这个源头最深,退谷(樱桃沟)就在这里,它的身后有高岭作为它的屏障,而它的前面则有卧佛寺等环绕遮蔽于前。“冈阜回合,竹树深蔚。”孙承泽六十一岁的时候,在这里修建了“退翁亭”及其私人住宅。从此,这个山沟沟有了人气,有了人文,有了诗意。清人有诗描述这里说:“卧佛廊西去,深岩小径平。地因荒刹旧,亭得退翁名。旷野凭栏出,幽泉绕谷生。柿林修竹里,随处作秋声。”

约会、溜娃、阖家欢,闲游网红打卡地:植物园樱桃沟

孙承泽还专门为此撰写了一篇关于退谷的文章,以之作为纪念。“谷口甚狭,乔木荫之,有碣曰退谷。谷中小亭翼然,曰退翁亭,亭前水可流觞……万木森森,小房数楹,其西三楹则为退翁书屋,一榻一炉一瘿樽,书数十卷,萧然行脚也。”诗情画意跃然眼前。退谷,在古代的意思指退隐,士大夫不得志,往往会选择过退隐生活。

比如人人皆知的陶渊明。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士大夫都像陶渊明。退隐其实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特色,以退为进,以隐为显。士人不得志时不是走得远远的无踪无际,而是选择一处离京师最近的山林隐居起来,退隐不是一个人独自在隐居之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是总要邀请其他士大夫前来聚会,或谈诗、或论文、或把酒、或品茗。渐渐声名传入朝廷,说不定就会重新获得重用。孙承泽在退谷经常邀请其他为官的士人来此相聚,无形中无意中造就了这里的人文景观与文化传说。

约会、溜娃、阖家欢,闲游网红打卡地:植物园樱桃沟

孙承泽(1592-1676),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一号退谷逸叟、退谷老人、退翁、退道人;北京人,生于明朝,明末进士,清军入京后投降清朝,做官,后因得不到重用,退隐,从事著述,喜欢收藏书画。从著书立说的角度上说,孙承泽可谓著作等身,尤其是他的经学,虽然没有得到后世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但是其所著的两部有关北京历史的作品,却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引用,甚至有人认为,要了解明末北京的历史和掌故,孙书是必读之作。卒年八十五。孙氏可算是老北京,大凡弄北京过去事的人,都知道他,都爱读他的那几部书,更爱从其书中拿来一些传说记载,真当那么回事的自话白话。

约会、溜娃、阖家欢,闲游网红打卡地:植物园樱桃沟

如果孙承泽真的只是一个老北京的文人,我是多么希望他仅仅是一个文人,一个靠着卖文为生的明末清初的文人,这样的话,不论后世哪朝哪代,说起他来,都不会有人再去一边利用其留下的文字,一边还要诟病其为人。不幸的是他前边在明末崇祯朝当官,李自成来了,皇上上吊,死在了景山上那棵歪脖树上,而孙氏却当了李的高层管理,可能连李自成自己也没想到,在北京没待多少天。孙氏还真没有沾上什么实惠边。

约会、溜娃、阖家欢,闲游网红打卡地:植物园樱桃沟

再后来清朝人来了,孙氏自己心里也觉得不是个滋味,孙氏也曾把心一横,都知道当贰臣最难受,干脆一死了之。于是在书房弄了根绳子也学着崇祯上吊,心想这回是死了干净,跟着皇上去了。没承想,家人一见老爷上吊了,赶紧过来三下五除二,给救了下来。孙氏一拍大腿,心说不行,还得死,乘着家人不备,孙氏又来了一个二进宫,愣是拉着长子,一歪身子下井里去了,家人都没走远,心里还琢磨哪,这老爷今儿个是怎么了,跟水井又干上了,又是一阵忙乱,孙氏又给救上来了。他仰天长叹,罢了!看来不当贰臣是不行了。于是又给清朝打工。

约会、溜娃、阖家欢,闲游网红打卡地:植物园樱桃沟

孙承泽写了两部很有名的关于北京明清历史的书,一部名字就叫《京华梦余录》,另一部就是前文所说的《天府广记》。最早的时候,据说孙承泽在这里题有两个字曰“退谷”,算是命名。后来这两个字不知何故没有了,实在可惜。樱桃沟中景物众多,“周家花园”“鹿岩精舍”“五华寺遗址”“退谷亭”“水源头”“一二·九运动纪念亭”“石上松”“元宝石”,等等,传说中的“曹雪芹小道”也在这里,为樱桃沟平添了不少神奇色彩。

约会、溜娃、阖家欢,闲游网红打卡地:植物园樱桃沟

传说,当年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就常到这里来遛弯,《石头记》的构思和其中的人物就是受到这里乱石头与松的启发,于是有了“木石姻缘”的灵感。这里有“石上松”,松树长在石头上,这不是天赐姻缘吗?这种木石奇缘,孙氏在世的时候亲眼得见,并把它记载在《春明梦余录》中,“独岩口古桧一株,根出两石相夹处,盘旋横绕,倒挂于外,大可数百围。色赤如丹砂,夫人不能拊虬龙而谤视之,使得谛视,当如此桧矣。是又岩中之奇者也。”

约会、溜娃、阖家欢,闲游网红打卡地:植物园樱桃沟
约会、溜娃、阖家欢,闲游网红打卡地:植物园樱桃沟

樱桃沟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巨大石头上的四个鲜红的大字“保卫华北”。抗日战争时期“平西樱桃沟抗日救国军事夏令营”就开办在这里。如果就公园的历史内涵的丰富而言,樱桃沟当列翘楚。

得了退谷名之后,大概是到了康熙的时候,人们因这里主要为樱桃树多,于是用“樱桃”命名此处,从此“樱桃沟”名闻天下。如今成为植物园中独具特色的园中园。

文|元尚

【文章来源:《北京纪事》3月刊】

约会、溜娃、阖家欢,闲游网红打卡地:植物园樱桃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