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趣味计量(10)——法国统一度量衡

作者:直爽的无处可逃

 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使中国过早的解锁了“统一度量衡”的科技项目,以至于让中国过上了二千年的大一统生活,人们很难相信这是发生在封建时期的事情。

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以后,中国完整的度量衡的制度,就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方方面面。

度量衡的统一不但对赋税制和俸禄制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消除割据势力的影响,维护了中国的统一。

度量衡无处不体现着中国古人对音乐、天文、冶炼、数学、物理的理解,由此衍生出法律、契约等等。

而在全球,从未有过统一的度量衡,不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计量单位不同,一些国家内部的计量单位也不同。

一直到了18世纪末,当时欧洲的革新始于日月星辰的观测和归纳,技术则根于玻璃技艺的进步带来镜子和显微镜。库克船长寻找金子时,发现澳洲并擦肩南极,让太平洋小岛们不再与世隔绝。

那时候,欧洲的度量衡就像战国时期的度量衡一样纷繁复杂。17、18世纪的法国和欧洲使用着各种不同的计量单位,不仅日常经济生活中就是科学实验中也越来越受到不同计量单位的扰乱。

1742年,一个科学家小组仔细比较了“巴黎度量单位”和英国当时所用的度量衡单位,结果发现法国的“Pied”和“livre”分别比“英尺”和“磅”大6%和8%。

科学家们开始寻找一种适合各国通用的计量单位,启蒙时代的科学家和改革派官员尝试从自然中寻找一种理性的、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

当时的法国路易十下六下令统一度量衡,他要求科学家找到一种“可感知”的测量质量的方法,让所有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量出一公斤。

可惜他的命令还没落地,1789年春,革命风暴来临。路易十六皇还没统一计量制度。自己的脑袋就落到了他自己设计的断头台上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个路易·奥古斯特,法兰西波旁王朝的第五位国王,就像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宋徽宗一样不靠谱。

说起宋朝的宋徽宗。人们都知道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的赵佶。按照事情的正常发展,本应该每天练字、画画、踢足球,过着逍遥王爷的生活,但上天偏偏给他开了玩笑。莫名其妙的当了皇帝,然后提拔高俅,对高俅言从计听。把国家搞的一摊糊涂,然后自己沦金国的阶下囚。

这个路易十六皇帝也和宋徽宗一样,是被皇帝这个职业耽误的科学家。路易十六皇帝多才多艺,他擅长拉丁语和英语,对历史地理知识颇有兴趣,才艺俱佳?有着超越君王的科学精神,

在路易十六还是王储时,就已显露出锁具研究方面的天赋。他曾在凡尔赛宫里专门建造了一间全法国最高级的五金作坊,在房间内挂满了自己制造的最复杂、最精美的锁。

当上国王后,他无心朝政,经常与各式各样的锁为伍。他的锁极富创意、形状各异,几乎每一把都是一件艺术品。他曾把锁制成活泼可爱的鲤鱼、松鼠或鸭子形状,扭动“松鼠”的钥匙,“松鼠”会频频点头,摇尾乞怜。有一把“蝾螈”锁,把钥匙插进后转动三圈,“蝾螈”的嘴中就会喷出水来。

为迎合国王嗜“锁”如命的爱好,人们纷纷用各种各样的锁来巴结国王。在一次为庆祝王子出生的游行中,有人甚至抬出了一把特制的“大锁”,当人们打开“大锁”的门,竟从里面走出一位可爱的“小王子”,这让路易十六龙颜大悦,他特意命令手下将自己制作的锁赏赐给游行者。

更要命的是他的王后玛丽·安托瓦不懂政治,却喜欢干涉朝政,路易十六对她也像宋徽宗对高俅一样,言从计听。王后玛丽,喜欢奢侈华丽的享受,比如化妆、买衣服、买首饰、开舞会、装修别墅、布置花园。使法国专制制度陷入严重危机,宫廷大臣互相争权,社会矛盾尖锐,国库空虚,债台高筑。对比起法国政治经济状态,经受不起如此奢华。

据说当大臣告知玛丽,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玛丽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

路易十六皇帝召开“显贵会议”,试图向特权等级征税,遭贵族抵制而失败。路易十六十分愤怒。

于是路易十六皇帝暗中调集军队,企图驱散制宪议会,终于激发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革命广场(今协和广场)被自己设计的断头台处决,他成了法国历史上唯一被执行死刑的国王,也是欧洲历史中第二位被执行死刑的国王。

在法国大革命后,革命党建立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政策法令。1789年8月初,在通过“八月法令”的同时颁布了另一些法令,如取消行会制度、粮食自由买卖、废除内地税卡、统一度量衡和币制等。

法国大革命中的革命人士立志要在永恒不朽且尺度恒定的地球上创造出统一的度量衡单位。

革命者充满自信,试图改变人类生活的每个层面。或许他们效果最持久的干预——也可以说是他们最温和的干预——是规定从今往后的基本度量单位将是‘米’。

外交官泰莱朗特于1790年正式向国民议会提出以秒摆的长度建立长度单位的建议。

由于秒摆的长度依赖于重力加速度,而重力加速度又随地球的纬度与海拔高度而异。因而,这一建议未被采纳。

当时人们认为地球子午线长度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决定选取地球子午线作为米的定义。关于米的名称,则是选取古希腊文metron(度量)一词,后来则演变为meter。

法国在17世纪后期就开始地球弧长测量,1683-1718年,天文学家卡西尼父子(G.D.Cassini & J.Cassini)在通过巴黎子午线圆上,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弧幅8°20′的弧长,并推算地球椭圆球的长半轴的扁率。

法国科学界在接受牛顿力学时,对地球的形状产生争议。1735—1741年,巴黎科学院派出两支测量队,用传统测地技术测定当地经线的一度弧长。克莱罗率领的南美秘鲁远征队于1735年出发,莫培都率领的极地拉普兰考察队次年出发,全部工作于1744年结束,两地的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略扁的椭球。

1754年,天文学家拉·卡伊首次测量南部非洲的地球子午线弧长。天文学家们在测量实践中要求选用合适的尺度单位并建立标准。

1791年,法国科学家把地球子午线四千万分之一的长度定为一米。换言之,一米等于从地球极点到赤道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也就是今天所称的1米)。

 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掌握政权之后,开始国内改革,实行一系列加强统治的经济措施。采用十进制计量单位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法国科学家根据1米的标准长度,采用10进制,得出1公升的标准容量和1千克的标准重量。

  就这样,米制单位的建立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第一个科学成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