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人际知觉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人际知觉准确性作为人际知觉特征的重要衡量指标,对个体具有

作者:心理学神奇小小

心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人际知觉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人际知觉准确性作为人际知觉特征的重要衡量指标,对个体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同伴关系作为青少年社会关系的主要构成,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信息来源,为青少年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对青少年的适应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高质量的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发展和适应价值。研究者提出存在友谊、同伴接纳两种不同类型的同伴关系。

友谊是指向个体的概念,表现为两个个体间自愿的、互惠的亲密关系。友谊是儿童与同伴最亲密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到青春期,友谊变得更加亲密和独特。

与友谊不同,同伴接纳则是指向群体的概念,反映了儿童或青少年在多大程度上融入同伴社交网络,是衡量个体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交地位的重要指标。

假定相似性与情绪适应的关系

关于假定相似性与情绪适应的关系,个体联结感需要的满足为二者关系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根据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Ryan和Deci自我决定理论,归属感或联结感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和主要行为动机。

当个体认为他人和自己相似时,产生与他人的联结感,进而体验到情绪的愉悦状态,否则人们会感到紧张压力,导致抑郁、焦虑以及痛苦等负性情绪的产生。

因此,假定相似性可能通过满足个体与他人联结感的需要,进而促进个体良好的情绪适应。

此外,当知觉到他人和自己相似时,个体的自我概念获得确认,内在一致性感得以维持。

根据Swan的自我验证理论,这种自我验证信息作为积极内在奖赏,使得个体产生积极情绪体验。

目前关于假定相似性与情绪适应关系的直接研究较少,且关于二者关系的因果关系方向尚不清楚。

例如,有研究基于社会准确性模型的分析,发现心理适应良好的个体假定相似性水平更高,即适应良好的个体更倾向于认为他人和自己相似。

但是,由于横断问卷研究的局限性,是否在人际知觉中假定相似性高的个体心理适应水平更高或者二者存在双向关系尚未可知。

同伴关系与情绪适应的关系

Sullivan的人际理论指出,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有别于与父母或其他长辈之间的等级关系,是儿童第一次真正的人际关系体验。

根据Sullivan的说法,友谊中互惠性和交换性的体验有益于提升儿童的幸福感。

同伴关系对情绪适应的影响原因可能是因为同伴关系满足儿童青少年的社交需求,给他们提供社会支持和情感滋养,为儿童青少年更好地、更安全地探索和发展提供足够的心理资源和信息资源,从而有利于减少情绪问题的发生。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与青少年积极的情绪适应有关。

有研究者通过同伴提名法和自我报告法对知觉到的受欢迎程度和同伴实际提名的受欢迎程度与青少年的适应关系的研究发现,对青少年来说,在同伴中的受欢迎程度与心理幸福感呈曲线关系,即知觉到的和实际的受欢迎程度为中等水平时,心理幸福感水平最高。

Jung与Han对21名高职女生进行一个周期的MBTI同伴关系提升训练,前后测分析发现,经过训练后被试的自尊水平显著提升,抑郁和愤怒水平显著下降,表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具有重要价值。

国内一些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郑维廉和姚舟对六年级儿童抑郁症状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发现,同伴关系质量能显著预测儿童的抑郁水平。

牛凯宁等对27篇涉及青少年友谊质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文献进行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友谊质量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水平。

陈子循等对留守青少年进行间隔6个月的两次追踪调查,发现同伴侵害这一消极的同伴关系可以预测青少年半年后较低的主观幸福感。

总之,同伴关系可能通过给青少年提供足够的社会和情感支持,满足个体关系需要,缓解负面事件或压力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促进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

参考文献:

六年级小学生的抑郁症状及与教师评价, 同伴关系的相关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

同伴侵害对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自尊和社会支持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

青少年友谊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项元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

心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人际知觉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人际知觉准确性作为人际知觉特征的重要衡量指标,对个体具有
心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人际知觉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人际知觉准确性作为人际知觉特征的重要衡量指标,对个体具有
心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人际知觉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人际知觉准确性作为人际知觉特征的重要衡量指标,对个体具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