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非鼹鼠:Tachyoryctes macrocephalus
一种啮齿动物科鼠类。
也被人们叫做大头鼹鼠、巨根鼠、埃塞俄比亚非洲鼹鼠或巨型鼹鼠。
大致分布:
它们是埃塞俄比亚贝尔山脉的特有种,自然栖息地为亚热带或热带高海拔草原。喜山地草原和灌木丛。
在该地,密度可达每平方公里/2600只。
大致外貌:
大头鼹鼠的体型很大。顾名思义,尤其是头部。
重量大致为160~930g,长度约为160~313mm。寿命约1~3岁。
性别二态性,该物种的雄性明显要大于雌性。
它们毛发柔软,呈斑驳的金棕色。有小爪子和短而有力的腿。
尾巴很长,通常覆盖着毛皮。
生活习性:
大头鼹鼠是独居的穴居动物,领土意识很强。
它们的地下洞穴,包括本体巢穴、食物储藏间和厕所。
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约79%,都在地下巢穴中度过。可以躲蔽卡拉哈里沙漠极端的高温。
这些鼹鼠白天很活跃,不会冬眠。
虽然其他鼹鼠不仅在地下生活而且还在地下觅食,但该物种主要在地面上觅食。
由于掠食者的威胁。
特别是埃塞俄比亚狼,它们专门以各种鼹鼠为食。会在鼹鼠建造了一条新的隧道后,通过伏击来捕捉它们。
大头鼹鼠们保留了挖掘隧道的专长。它们一般会通过挖掘一条新隧道,来到达一片新草地。
此外,大头鼹鼠也已经进化出不同的防御方式。它们非常谨慎,并且时时刻刻都在准备着,用大门牙进攻潜在的捕食者。
觅食方面:
大头鼹鼠是草食性动物(全叶动物)。
它们主要以球茎、草和药草为食,也有个体主要以根为食的。
因为它们的唇长在门牙的后面,这可以让他们在挖掘的时候,不会吞进沙子。
但是这也让它们无法喝水。所以它们必须要从球茎中吸取所需的水分。
繁殖方面:
人们对大头鼹鼠的交配系统知之甚少,仅知道它们为一夫多妻制。
因为雄性和雌性相遇只是为了繁衍。
繁殖季节为常年,多在雨季达到高峰期。
会产下1到2只幼崽(偶尔为1到4只),幼崽约在雌性哺育50天后,开始完全独立。
年幼的大头鼹鼠在4~6个月大时,就可以达到生殖成熟。
保护状态:
受到因家畜过度放牧,而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威胁。
目前,该物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EN)物种,其数量正在减少。
真的是丑萌丑萌啊...
笑死,肉嘟嘟的一脸呆滞。
我是奇怪的云隐风物志,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