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敬畏马拉松,赛场猝死:大多数人并不适合跑马!

作者:瓜爸爱跑步
敬畏马拉松,赛场猝死:大多数人并不适合跑马!

文/瓜爸爱跑步

刚刚看到一个令人难过的消息,3月26日,在广西桂林举行的马拉松赛事中,一名69岁的参赛选手,不幸在比赛中倒地。

今天当地医院向记者证实了消息,说是心脏骤停,最后抢救无效去世了。网上还有网传视频,,一个穿绿色T恤的男子躺在地上,有工作人员在做心肺复苏。

从各方消息看,这位选手跑了一公里左右就出事了。目前当地正在和家属协商。

敬畏马拉松,赛场猝死:大多数人并不适合跑马!

对于当地来说,这件事有点棘手。本来主办马拉松赛事,是一家欢欢喜喜的事,结果出了谁也不想看到的事故。

敬畏马拉松,赛场猝死:大多数人并不适合跑马!

我注意到的信息是,按照当地赛事的规定,超过65岁的选手参赛需要直属亲属签字,这名选手履行了这个程序。

从这些信息来推断,当地的赛事主办方抢救是及时的,程序上也应该没有瑕疵。所以只能说,这是一个悲剧了。对于去世的大爷、家人来说,这都令人难过。

这件事对我触动不小,有几句话如鲠在喉,不得不说。

首先,我认为这几年中国马拉松的火爆,是一拥而上,是一种大跃进,急需降温,理性发展。

最近几年马拉松在中国攻城略地,到处开花,一年比赛近千场。对于喜欢跑步的人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有大把的比赛可以选择。对于主办城市来说,也可以宣传城市,拉动经济。

敬畏马拉松,赛场猝死:大多数人并不适合跑马!

虽然赛事数量上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但对我们当前的阶段来说,已经足够了。而且这些比赛明显是一种催熟,大呼隆。

尤其是一些小城市,举办赛事的经验不丰富,组织也不专业。两年前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故21人遇难,还仿佛是在昨天。

其次,随着马拉松火爆,许多跑者大大低估了它的风险。

随着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多,我注意到有许多令人不安的现象也在出现。比如,很多跑者不顾自身身体状况,几乎没有跑步基础,就去跑半马、全马,美其名曰挑战自我。

我在很多次比赛中,甚至看到有穿牛仔裤跑马的。还有人原来报的是10公里,但是受现场氛围一感染,就去冲半马、全马了。

敬畏马拉松,赛场猝死:大多数人并不适合跑马!

最后,我想说,自媒体时代,很多宣传平台需要注意导向问题。

马拉松噱头多。几乎每一场比赛,都有“60岁、70岁”老大爷完成全马、“宝妈带1岁孩子跑马拉松”之类的新闻。对这一类,自媒体平台在数据推送支持上,不应该倾注太多。

从新闻宣传的角度来说,这些当然都是卖点,可以吸引眼球。

但是从专业性来讲,这些其实都大谬不然。

就拿“宝妈带1岁孩子跑马拉松”来说,这显然是违规的。马拉松比赛是有年龄要求的,最低不能低于多少,最高不能超过多少,都有相关的规定。

敬畏马拉松,赛场猝死:大多数人并不适合跑马!

那些带一两岁孩子跑马的,发朋友圈好看是好看,心愿也了了。但对孩子风险其实很大,从组织方来说,也应该是违规,需要明令禁止,不提倡的。

以广西这次69岁大爷不幸事故而论,当地的主办方要求了“超过65岁的选手参赛需要直属亲属签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规定,是对选手负责,也是对赛事安全持续发展负责。

最近这些年,我有一个强烈感受,那就是随着参赛的人越来越多,各地主办方都有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最怕的就是赛事出伤亡事故。

十来年前,我跑马的时候,一路志愿者、医护人员看到的都不多。现在呢则天翻地覆。以我最近跑的苏州环金鸡湖半马、常州西太湖半马来说,几乎每100米就有一个志愿者、安保人员。全程随跑的还有医护跑者。

敬畏马拉松,赛场猝死:大多数人并不适合跑马!

最后想说,需要牢记,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虽然门槛没有铁人三项之类的项目高,但也需要至少三四个月,乃至半年的训练,才可以参加。冒冒然然去挑战自我,没事当然最好,有事那就是天塌了。

尊重马拉松的风险,认真训练,也是最大程度降低伤害,爱护自己,爱护家人。愿这位大爷,一路走好。在天堂可以无忧无虑一直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