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敬畏馬拉松,賽場猝死:大多數人并不适合跑馬!

作者:瓜爸愛跑步
敬畏馬拉松,賽場猝死:大多數人并不适合跑馬!

文/瓜爸愛跑步

剛剛看到一個令人難過的消息,3月26日,在廣西桂林舉行的馬拉松賽事中,一名69歲的參賽選手,不幸在比賽中倒地。

今天當地醫院向記者證明了消息,說是心髒驟停,最後搶救無效去世了。網上還有網傳視訊,,一個穿綠色T恤的男子躺在地上,有從業人員在做心肺複蘇。

從各方消息看,這位選手跑了一公裡左右就出事了。目前當地正在和家屬協商。

敬畏馬拉松,賽場猝死:大多數人并不适合跑馬!

對于當地來說,這件事有點棘手。本來主辦馬拉松賽事,是一家歡歡喜喜的事,結果出了誰也不想看到的事故。

敬畏馬拉松,賽場猝死:大多數人并不适合跑馬!

我注意到的資訊是,按照當地賽事的規定,超過65歲的選手參賽需要直屬親屬簽字,這名選手履行了這個程式。

從這些資訊來推斷,當地的賽事主辦方搶救是及時的,程式上也應該沒有瑕疵。是以隻能說,這是一個悲劇了。對于去世的大爺、家人來說,這都令人難過。

這件事對我觸動不小,有幾句話如鲠在喉,不得不說。

首先,我認為這幾年中國馬拉松的火爆,是一擁而上,是一種大躍進,急需降溫,理性發展。

最近幾年馬拉松在中國攻城略地,到處開花,一年比賽近千場。對于喜歡跑步的人來說,這當然是一件大好事,有大把的比賽可以選擇。對于主辦城市來說,也可以宣傳城市,拉動經濟。

敬畏馬拉松,賽場猝死:大多數人并不适合跑馬!

雖然賽事數量上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比還有差距,但對我們目前的階段來說,已經足夠了。而且這些比賽明顯是一種催熟,大呼隆。

尤其是一些小城市,舉辦賽事的經驗不豐富,組織也不專業。兩年前甘肅白銀山地馬拉松事故21人遇難,還仿佛是在昨天。

其次,随着馬拉松火爆,許多跑者大大低估了它的風險。

随着馬拉松賽事越來越多,我注意到有許多令人不安的現象也在出現。比如,很多跑者不顧自身身體狀況,幾乎沒有跑步基礎,就去跑半馬、全馬,美其名曰挑戰自我。

我在很多次比賽中,甚至看到有穿牛仔褲跑馬的。還有人原來報的是10公裡,但是受現場氛圍一感染,就去沖半馬、全馬了。

敬畏馬拉松,賽場猝死:大多數人并不适合跑馬!

最後,我想說,自媒體時代,很多宣傳平台需要注意導向問題。

馬拉松噱頭多。幾乎每一場比賽,都有“60歲、70歲”老大爺完成全馬、“寶媽帶1歲孩子跑馬拉松”之類的新聞。對這一類,自媒體平台在資料推送支援上,不應該傾注太多。

從新聞宣傳的角度來說,這些當然都是賣點,可以吸引眼球。

但是從專業性來講,這些其實都大謬不然。

就拿“寶媽帶1歲孩子跑馬拉松”來說,這顯然是違規的。馬拉松比賽是有年齡要求的,最低不能低于多少,最高不能超過多少,都有相關的規定。

敬畏馬拉松,賽場猝死:大多數人并不适合跑馬!

那些帶一兩歲孩子跑馬的,發朋友圈好看是好看,心願也了了。但對孩子風險其實很大,從組織方來說,也應該是違規,需要明令禁止,不提倡的。

以廣西這次69歲大爺不幸事故而論,當地的主辦方要求了“超過65歲的選手參賽需要直屬親屬簽字”,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規定,是對選手負責,也是對賽事安全持續發展負責。

最近這些年,我有一個強烈感受,那就是随着參賽的人越來越多,各地主辦方都有一種如臨大敵的感覺,最怕的就是賽事出傷亡事故。

十來年前,我跑馬的時候,一路志願者、醫護人員看到的都不多。現在呢則天翻地覆。以我最近跑的蘇州環金雞湖半馬、常州西太湖半馬來說,幾乎每100米就有一個志願者、安保人員。全程随跑的還有醫護跑者。

敬畏馬拉松,賽場猝死:大多數人并不适合跑馬!

最後想說,需要牢記,馬拉松是一項極限運動,雖然門檻沒有鐵人三項之類的項目高,但也需要至少三四個月,乃至半年的訓練,才可以參加。冒冒然然去挑戰自我,沒事當然最好,有事那就是天塌了。

尊重馬拉松的風險,認真訓練,也是最大程度降低傷害,愛護自己,愛護家人。願這位大爺,一路走好。在天堂可以無憂無慮一直奔跑。